王艳 作品数:8 被引量:2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蛋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尿微量白蛋白(UMA)、尿β2-微球白蛋白(β2-MG)的价值。方法:入选T2DM患者224例(T2DM组),健康体检者197例(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HbA1c、hsCRP、UMA、尿β2-MG,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组HbA1c[(5.24±0.75)%比(8.72±0.92)%]、hsCRP[(1.13±0.89)mg/L比(6.21±1.31)mg/L]、UMA[(14.9±9.24)mg/L比(72.5±15.6)mg/L]及尿β2-MG[(0.18±0.05)mg/L比(1.24±0.28)mg/L]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Al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r=0.415,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王艳 李毅 彭涛 熊辉 韩松 王琴关键词:血红蛋白A 糖基化 C反应蛋白质 载脂蛋白M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对HBV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是脂蛋白中的蛋白成分,主要由肝细胞合成,是正常脂蛋白颗粒的装配和分泌所必需的。载脂蛋白M(apoM)是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HDL的合成和分泌[1]。研究表明HBV感染患者apoM血清学水平升高[2],但apoM能否影响HBV的复制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构建apoM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apoM对HBV复制的影响。 刘兴晖 祝成亮 宋惠 王艳 李毅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HBV复制 M基因 HBV感染患者 肝细胞合成 APOM 乙型肝炎病毒对驱动蛋白家族成员4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有慢性HBV感染史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驱动蛋白家族成员4A(KIF4A)表达的差异,了解HBV对KIF4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KIF4A的表达;将浓度分别0、0.2、0.4、0.6和0.8μg/mL的HBV感染性克隆pHBV1.3与KIF4A基因启动子共转染HepG2细胞,并测定荧光素酶的活性;检测HepG2细胞转染pHBV1.3后KIF4A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KIF4A在癌组织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HBV能激活KIF4A基因启动子的活性,且随着pHBV1.3浓度的增加,荧光素酶活性也不断增强,分别为(126.8土13.4)、(219.8±16.7)、(387.6±21.5)、(586.5±228.9)和(657.6±35.5)RUL//ag蛋白,转染不同剂量的空白对照组,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123.6±13.8)、(131.8±14.6)、(129.7±13.5)、(135.3±13.4)和(127.1±12.7)RUL/μg蛋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5,P=0.006);HBV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调KIF4A的表达,且这种激活作用随着pHBV1.3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KIF4A表达水平升高,HBV能上调KIF4A的表达。 刘兴晖 祝成亮 宋惠 邬开朗 王艳 李毅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驱动蛋白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检测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AAAD的患者病历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64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n=56)和死亡组(n=8)。应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查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T-proBNP预测AAAD预后的价值。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吸烟史、发病季节、意识障碍、误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C肽(FC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NT-proBNP、平均动脉压(MAP)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意识障碍、高LDL-C、高cTnI、高NTproBNP、低MAP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T-proBNP预测AAAD患者围手术期死亡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7(P〈0.05,95%CI:0.643~0.733);其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75.85%、70.07%;NT-proBNP取909.69pg/mL时,AAAD预测价值最佳,以该临界值为界,将患者分为临界值以上组和临界值以下组,则临界值以下组患者围手术期存活率[98.18%(54/55)]显著高于临界值以上组[22.22%(2/9)](χ2=7.211,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与AAAD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NT-proBNP检测有助于AAAD高危风险的评估。 刘艳丽 李婷婷 王艳 丁莉 宋亚君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进展至血管性痴呆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进展至血管性痴呆(Va D)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性队列研究,纳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于2014年6月14日~2015年10月1日期间初次收治、尚处于VCIND阶段的患者为观察队列,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以确认预后转归,确诊Va D后,采用修订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R)评定痴呆程度。分析进展至Va D与未进展至的Va D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差异性;按基线NSE水平对其进行四分位数分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NSE水平对于进展至Va D的预测价值;以随访时MMSE-R量表为因变量,以NSE等其他临床指标为自变量,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线NSE水平对进展至Va D的影响。结果 (1)观察队列中所有患者均至少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最终纳入66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患者于随访期内进展至Va D(实验组)、50例患者于随访期未见病情进展(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年龄、BMI、吸烟史所占比、TC、NS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ptide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依照基线NSE水平行四分位分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高四分位分组进展至Va D的风险是最低四分位分组的1.43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最高四分位分组进展至VCIND的风险依然为最低四分位分组的1.21倍。(3)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基线NSE水平与随访时MMSE-R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依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一年为随访周期,NSE含量每升高1ng/m L,Va D患者的MMSE-R评分降低0.368分。结论VCIND患者的NSE水平增加是其进展至Va 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刘艳丽 李婷婷 王艳 宋亚君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代谢相关指标检测意义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铁蛋白(SF)、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血清铁(SI)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A 组为微量蛋白尿组45例(mAlb30-300 mg/24 h),B 组为正常蛋白尿组85例(mAlb<30 mg/24 h),另选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 C 组。各组均取空腹晨血5 ml 离心取血清检测铁调素,SF,sTfR 和 SI 含量。结果A 组患者血清铁调素和 SF 水平(42.27±32.12 ng/ml,211.6±107.2 ng/ml)均显著高于B 组(26.12±18.36 ng/ml,179.1±109.7 ng/ml;P 均<0.05)和 C 组(9.47±1.65 ng/ml,84.41±47.10 ng/ml),(P 均<0.01);B 组患者铁调素和 SF 水平显著高于 C 组(P 均<0.01)。各组之间 SI 水平(15.26μmol/L,18.65μmol/L,17.71μmol/L)和 sTfR 水平(1.12μg/L,1.05μg/L,1.16μ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469-1.176,P 均>0.05)。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铁调素与 SF 呈显著正相关(r=0.329,P <0.05),铁调素与 sTfR,SI 无显著相关性(r=0.169,P >0.05;r=-0.149,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以血清铁调素、SF 增高为主的铁超负荷和铁代谢紊乱,并与尿微量清蛋白的排泄呈正相关。因此,检测血清铁调素和 SF 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预测因子。 段发兰 李亚新 杨飞翔 王艳关键词:铁调素 铁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 血清铁 hsCRP与WBC联合检测对门诊患者诊疗的价值分析 2012年 选择本院2011年4月至8月门诊就诊1871例患者的hsCRP和血液分析WBC联合检测的EDTA-2K抗凝血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患者病史及其他实验数据和最后的临床诊断,表明凭单一的白细胞对细菌感染炎症性病患或相关急诊患者的筛查远不能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二者联合检测更有利于对炎症疾病的鉴别和诊断, 王艳 刘兴晖 阮红刚 刘艳丽 王琴关键词:HSCRP 门诊患者 临床诊疗 WBC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_2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明确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含量(LP-PLA2)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关联性。方法测定126例CHF患者入院时的血浆LP-PLA2水平,出院后常规随访12个月,依据随访期内出现心血管事件(CE)与否,将CHF患者分为CE组与非CE组,分析2组临床资料及血清LP-PLA2对于CHF的检测价值。结果包括LP-PLA2在内,CE组与非CE组之间有9项组间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水平升高、NT-pro BNP水平升高、LVEF降低、LVDD增加、BMI升高是CHF患者12个月内发生CE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判定LP-PLA2预测CHF患者12个月内发生CE的概率,LP-PLA2水平5.12 ng/m L时预测价值最高,灵敏度为76.07%,特异性为67.89%。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LP-PLA2水平≥5.12 ng/m L时,CHF患者CE发生率增高。结论血浆LP-PLA2水平升高是CHF患者12个月内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P-PLA2水平可对CHF患者的预后转归进行有效预测。 刘艳丽 李婷婷 王艳 厉薇 宋亚君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慢性心力衰竭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