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勇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染色
  • 2篇微生物
  • 2篇聚磷
  • 2篇聚磷菌
  • 2篇恶臭
  • 2篇恶臭假单胞菌
  • 1篇氮磷
  • 1篇靛蓝
  • 1篇靛蓝染色
  • 1篇多聚磷酸盐
  • 1篇原位净化
  • 1篇振荡培养
  • 1篇生态
  • 1篇生物菌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方法
  • 1篇强化法
  • 1篇染料
  • 1篇微生物菌
  • 1篇微生物菌种

机构

  • 4篇常州大学
  • 1篇常州市环境科...

作者

  • 4篇尹勇
  • 3篇张文艺
  • 3篇胡林潮
  • 2篇陈晶
  • 2篇陈萍
  • 2篇周静
  • 1篇于整健
  • 1篇徐圃青
  • 1篇刘明元
  • 1篇冯国勇
  • 1篇刘子辉
  • 1篇李爱权
  • 1篇戴中华
  • 1篇邱滔
  • 1篇田华
  • 1篇张晟
  • 1篇吕新宇
  • 1篇石剑虹

传媒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态强化法原位净化村镇污水微生物特性被引量:5
2015年
为揭示生态强化法原位净化村镇污水机制与微生物特性,以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前桥污水治理示范工程底泥中微生物为研究考察对象,通过倒置显微镜镜检、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镜检显示底泥中含有原生动物、轮虫以及菌藻.PLFA分析表明,底泥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为丰富,占76.97%;其次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占19.07%;最少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96%.以脂肪酸生物标记量为指标,表明底泥的生态群落中是以假单胞杆菌、好氧细菌为主导.生态强化法原位净化村镇污水可能主要通过微生物的分解、水生植物的吸收以及藻类-水生动植物-细菌的协同作用实现对污染物的去除.
尹勇冯国勇周静刘明元胡林潮张文艺
关键词:显微镜镜检
靛蓝染色废水中染料回收技术开发与应用
邱滔徐圃青戴中华田华刘子辉吕新宇石剑虹尹勇张晟于整健李爱权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涉及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主要研究内容:牛仔布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产污环节来自于经纱的靛蓝染色工艺,靛蓝染料对棉纤维仅有中等程度的直接(上染)性,有20%的染料不能被纤维吸收,随...
关键词:
关键词:污染治理废水处理方法
一种反硝化聚磷菌(B8)菌剂种子液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硝化聚磷菌(B8)菌剂种子液制备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经鉴定B8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sp.),并将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
张文艺陈晶陈萍胡林潮尹勇周静
文献传递
一种聚磷菌(B8)的多聚磷酸盐染色培育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磷菌(B8)的多聚磷酸盐染色培育方法。培育的菌株命名为B8,现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9168。经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
张文艺陈晶陈萍胡林潮尹勇周静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