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郁

作品数:29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内障
  • 10篇白内障
  • 9篇超声
  • 9篇超声乳化
  • 8篇手术
  • 6篇植入
  • 6篇晶状体
  • 5篇翼状胬肉
  • 5篇人工晶状体
  • 5篇胬肉
  • 4篇细胞
  • 4篇近视
  • 4篇角膜
  • 3篇植入术
  • 3篇前房
  • 3篇人工晶体
  • 3篇囊袋
  • 3篇囊袋张力环
  • 3篇晶状体半脱位
  • 3篇干细胞

机构

  • 14篇广东省中山市...
  • 11篇中山大学
  • 9篇中山市人民医...
  • 4篇深圳市南山区...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林郁
  • 13篇黄玉敏
  • 10篇俞晓艺
  • 9篇陈毅华
  • 7篇林碧娟
  • 7篇王星
  • 6篇赵岐
  • 4篇张雨霞
  • 4篇王冲
  • 4篇任亚琳
  • 3篇郑丹莹
  • 3篇张振平
  • 3篇赵岐
  • 2篇曾骏文
  • 2篇梁立群
  • 2篇李乃洋
  • 1篇杨文辉
  • 1篇朱晓玲
  • 1篇雷少强
  • 1篇胡婷欣

传媒

  • 8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湖北省卫生职...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边缘形状的人工晶状体与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观察直角边缘和弧形边缘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探讨手术因素 ,以及人工晶状体材料和边缘形状等因素对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影响。方法 观察 14 0例 (14 0只眼 )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囊袋内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晶状体囊袋和人工晶状体情况。直角边缘组 90只眼 ,术中植入疏水性丙烯酸酯直角边缘人工晶状体 ,随访时间 (14± 8)个月 ;弧形边缘组 5 0只眼 ,术中植入非疏水性丙烯酸酯弧形边缘人工晶状体 ,随访时间 (18± 8)个月。结果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直角边缘组 8只眼 (8 9% ) ,弧形边缘组 19只眼 (38 0 % )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环形撕囊口大小适中直角边缘组 76只眼 ,无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 ;弧形边缘组 4 1只眼 ,其中 10只眼 (2 4 4 % )出现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环形撕囊口过大或偏位直角边缘组 14只眼 ,其中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8只眼 (5 7 1% ) ;弧形边缘组 9只眼 ,全部发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10 0 0 %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直角边缘组 1只眼 (1 1% ) ,弧形边缘组 5只眼 (10 0 %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结论 手术操作、人工晶状?
张振平郑丹莹林郁杨晖雷少强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后发性白内障晶体囊发病机制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人工晶状体混浊的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发生混浊、引起视力障碍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原因。方法 对 19例 (2 2只眼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发生混浊的患者 ,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将取出的 2 2片混浊人工晶状体进行裂隙灯和光学显微镜检查 ;应用钙特异性茜素红染色法和vonKossa嗜银染色法进行病理学检查 ;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沉淀物的位置和形态 ;应用能谱分析法检查沉淀物中的元素成分。以透明人工晶状体作为对照。结果 在人工晶状体光学部表面和表面下可见沉淀结晶呈多种形态的不规则颗粒 ,其中光学部中央着色颗粒密集且粗大 ,周边着色颗粒稀疏而细小。这些颗粒茜素红染色和vonKossa嗜银染色均为阳性反应。能谱分析证实颗粒中含钙和磷元素。人工晶状体襻和透明人工晶状体均无相同表现。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 ,亲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混浊的原因 。
郑丹莹林郁张振平陈伟蓉杨文辉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后并发症
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分析细胞因子的性质,旨在探讨前葡萄膜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取20例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患者、20例小柳原田患者外周血和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反应(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IFN-γ,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IFN-γ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且小柳原田患者外周血中IFN-γ含量显著高于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IFN-γ含量(P<0.05)。结论:前葡萄膜炎发病机制可能和对自身抗原诱发的Th1型免疫反应过强有关。
任亚琳王冲林郁
关键词:小柳原田病细胞因子
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g laucoma,POAG)合并白内障的眼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我院近年行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的PACG与POAG的患者资料,对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完全成功率标准为手术后最终随访时不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在≤21mmHg。结果本研究共有17例(17只眼)PACG与14例(14只眼)POAG。PACG组与POAG组间的年龄、术前眼压、随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ACG组与POAG组在分别经过11.4个月与13.2个月的手术后随访后,2组的眼压均下降,PACG的最后随访眼压(10.1±4.5)mmHg低于POAG组(15.8±8.3)mmHg(P=0.025)。最后随访时,PACG组的完全成功率为100%高于POAG组(78.6%)(P<0.05)。58.8%的PACG患者与57.1%的POAG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提高。2组的并发症均较轻。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能够安全、有效控制PACG与POAG合并白内障的眼压,PACG的眼压控制优于POAG。
赵歧陈毅华林郁
关键词:青光眼眼压
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技术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采用经过改良后的方法替代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方法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可行性。方法:将2006-09/2009-01在我院治疗的晶状体半脱位患者33例34眼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改良超声乳化组16例17眼,行改良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重点在超声乳化吸出部分晶状体核后提前植入人工晶状体(部分患者酌情缝线固定)替代CTR,然后继续手术;另一组为CTR组17例17眼,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植入CTR。对两组患眼术后疗效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34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两组患者人工晶状体正位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37,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χ2改良超声乳化组=13.24,P<0.05;χ2CTR组=17.69,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无显著性差异(χ2=0.71,P>0.05)。两组患眼术中均未见严重或特殊并发症,术后反应无显著性差异(χ角2膜水肿=0.47,χ前2房渗出=1.21,χ2高眼压=0.18,χ2后囊膜混浊=0.24,P>0.05)。结论:在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状体替代CTR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成本及植入异物的风险。
俞晓艺赵岐王星林郁
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
二氯甲烷眼化学伤一例被引量:1
2007年
林郁黄玉敏林碧娟陈毅华
关键词:二氯甲烷眼化学伤
环孢霉素A在防止翼状胬肉复发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评价环孢霉素A滴眼剂对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的作用。方法:将75眼随机分为3组(A,B,C)。A组接受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术,C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后应用0.5g/LCSA。对所有眼术前、术后进行检查,评价其复发率,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平均6mo随访后,A组有11眼(44%)复发,B组未见复发,C组3眼(12%)复发。经过平均6mo的随访,结果发现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翼状胬肉单纯切除联合术后局部使用0.5g/L环孢霉素A滴眼剂可以有效防止翼状胬肉的复发。
任亚琳王冲林郁黄玉敏
关键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超声乳化手术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在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16例(17只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在超声乳化吸出部分晶状体核后提前植入人工晶状体(部分患者酌情缝线固定),替代囊袋张力环,然后继续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所有17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15只眼(88.24%)的人工晶状体均处于正位,2只眼(11.76%)轻微倾斜。手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提高(χ2=13.24,P<0.05),其中>0.8者6只眼,0.4~0.7者6只眼,0.1~0.3者3只眼,0.1以下者2只眼。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或特殊并发症。结论在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成本及植入异物的风险。
赵岐俞晓艺王星林郁
关键词: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
外伤性前房出血137例临床分析
2000年
林郁苏金爱黄玉敏
关键词:外伤性前房出血致伤原因并发症
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31例(31眼)各种原因后囊破裂或无后囊者行白内障手术联合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一期植入26眼,二期植入5眼。随访3~48月。结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1.0以上5眼(16.13%),0.5~0.9者10眼(32.26%),0.1~0.5者11眼(35.48%),低于0.1者5眼(16.13%)。发生人工晶状体偏中心者2眼(6.5%)。结论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后囊破裂或无后囊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一项有效措施。
林郁林碧娟陈毅华黄玉敏
关键词:缝线晶状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