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宝庆
- 作品数:26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际鹤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扎龙保护区春季白鹤迁徙观察被引量:16
- 2005年
- 2003年 3月 20日至 5月 31日,在扎龙保护区设了 3个观察点对迁徙停歇的白鹤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为: 2003年春季在扎龙保护区停歇的白鹤数量为 464只,迁来的时间为 4月 3日,全部迁走的时间为 5月 29日,在扎龙湿地停歇 57d;迁来时共有 5个群体,后期由于干旱缺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致使 5群群白鹤集中为 3个群体;水是白鹤选择中途停歇地的重要生态因子,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白鹤会另寻休息地和觅食地,继续补充体能,而不是立即从扎龙湿地向北迁飞;白鹤以传统的停歇地作为主要停歇地点,没有明显的采食地与夜栖地之分。由于扎龙湿地进行了生态补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近几年来在扎龙湿地停歇的白鹤种群数量逐渐上升。
- 仇福臣林宝庆蔡勇军刘胜龙逄世良
- 关键词:白鹤
- 向海湿地迁徙鸟类的调查分析与保护对策被引量:10
- 2010年
- 连续4 a对向海湿地迁徙鸟类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整体生境呈缓慢恢复态势;以2005年为调查基准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迁徙鸟类的种类分别增加了8.6%、11.4%、10.0%,种群数量分别增加了87.8%、75.5%、59.8%,迁徙鸟类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呈增加趋势。自然力作用的湿地缺水旱化和人畜活动仍是影响迁徙鸟类生境的2个主要原因。加强湿地生境保护、开展湿地功能恢复与提高技术的研究、开展迁徙伤病鸟救治、建立多方合作保护体系等是有效对策。
- 林宝庆韩晓东杨军郑振河李连山徐荣朱春伟
- 关键词:向海湿地迁徙鸟类
- 榆紫叶甲赤眼蜂基础生物学特性及其实验种群生命表被引量:6
- 2013年
- 榆紫叶甲赤眼蜂(Asynacta ambrostomae Liao)是榆紫叶甲卵期重要寄生蜂。在实验条件下对榆紫叶甲赤眼蜂生殖、寿命、性比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每粒寄主卵平均出蜂量为2.92头,雌雄比为3.64∶1,营两性生殖,孤雌产雄。不同营养条件对寿命有显著影响,其中成虫补充20%蜂蜜水和20%蔗糖水能显著增加雌雄虫寿命。组建了25℃条件下榆紫叶甲赤眼蜂成蜂补充不同营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成虫补充20%蜂蜜水、20%蔗糖水、清水、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物质)的净生殖力R0分别为74.42、65.27、56.77和44.50。可见,成蜂补充营养能提高种群生殖力。研究结果将为榆紫叶甲赤眼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王秀梅臧连生林宝庆杨军陈鹏阮长春
- 关键词:榆紫叶甲生物学生命表
- 制定向海保护区参与式社区共管计划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保护区内推行社区共管,与保护区不同利益相关者结盟合作,与社区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项目近期目标是:开始在示范村屯实施社区共管,保护区与社区关系有所改善,村民在保护区内开荒、放牧、砍树现象基本得到制止,替代生计项目初步显效,示范村群众生活有所改善,共管成效显著。本项目于2006年底完成,2009年通过省级鉴定。
- 韩晓东郑振河杨军林宝庆朱春伟刘景龙李小平徐荣刘伟马平谢敬宇何丕坤
- 关键词:社区共管保护区参与式合作伙伴关系利益相关者
- 向海保护区东方白鹳种群数量及栖息生境选择被引量:4
- 2018年
- 对2011—2017年向海保护区境内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科研监测的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方白鹳在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迁入向海保护区,将于4月上旬—中旬继续迁徙,少数在向海保护内进行繁殖;秋季东方白鹳主要集中在9月中旬迁入保护区,11月上旬基本南迁越冬。东方白鹳觅食及停歇主要选择在人为干扰小、有大面积的浅明水,且周围以沼泽或草甸类型的湿地为主。根据监测结果及数据分析,提出了向海保护区存在东方白鹳繁殖生境的破坏及觅食生境的缩小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保护东方白鹳的具体措施。
- 王洵林宝庆李连山
- 关键词:东方白鹳种群数量生境
- 鹤类农药中毒的救治程序与技术被引量:3
- 2009年
- 农药中毒是威胁野生鹤类种群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引起鹤类中毒的常用农药种类及毒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1998~2007年对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内及周边地区野外中毒的47只鹤类(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灰鹤、白枕鹤和蓑羽鹤)的救治实践和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鹤类农药中毒的救治程序和救治技术,并提出了预防鹤类农药中毒的建议。
- 林宝庆田秀华刘伟李连山
- 关键词:鹤类农药中毒救治技术
- 向海湿地景观类型与鸟类多样性季节变化的关系被引量:9
- 2012年
- 2010~2011年,在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对春秋两季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14种22 111只次,隶属于14目34科。应用逐步向后回归模型探测春、秋两季不同景观类型与鸟类香农-维纳指数、均匀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湿地鸟类群落在季节间发生种类结构的显著变化,不同景观类型对不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同,农田会显著减少湿地鸟类多样性,水域和沼泽对香农-维纳多样性有正效应,但是对均匀性和物种丰富度有负效应,距公路较近会减少鸟类春季的均匀性和香农-维纳多样性。
- 李敏利世锋李连山林宝庆包军姜广顺
- 关键词:向海湿地鸟类多样性
- 人工养殖鸿雁补充精料的营养水平和配方被引量:1
- 2015年
- 以鸿雁为对象,对饲养阶段补充精料的营养水平和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决定鸿雁增重的第一因素是饲料中的代谢能含量,补充精料中代谢能11.5 MJ·kg-1、粗蛋白17%、赖氨酸+蛋氨酸1.2%的营养水平即可满足鸿雁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试验结果配制了鸿雁养殖专用补充精饲料,与玉米秸粉按11的比例混合,对放牧归来的鸿雁进行补饲,在30 d的养殖期内,鸿雁平均个体增重为525 g,平均个体日增重为17.50 g,平均增重与饲料比为1.0014.00,并使鸿雁胴体品质达到了胸肌率14.28%、翅重率9.54%、腹脂率2.06%的水平。
- 徐荣林宝庆孙学奇刘伟高元涛胡刚
- 关键词:鸿雁补充精料营养水平
- 采用人工孵化及育雏等技术救助东方白鹳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3
- 2004年
- 20 0 0年 5~ 7月 ,在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弃巢的东方白鹳 (Ciconiaboyciana) 4枚卵进行人工孵化及育雏研究。在孵化期温度 37 4~ 37 6℃ ,湿度 4 5%~ 55% ;出雏期温度 37 2~ 37℃ ,湿度 6 0 %~ 6 5% ,同时严格了翻卵、晾卵、通风、换气等技术指标 ,孵化成功率 10 0 %。在设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及保证食物供给的条件下进行育雏 ,对 1~ 30日龄的幼雏进行连续的测量及观察 ,结果表明 。
- 林宝庆赵俊乔艾楠
- 关键词:东方白鹳人工孵化育雏生长发育动物保护
-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分布新纪录被引量:4
- 2018年
- 1993—2016年,在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戴菊(Regulus regulus)、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东方鸻(Charadrius veredus)、白眼潜鸭(Aythya nyroca)等17种鸟类新纪录种.目前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鸟类共计314种,隶属于18目52科152属.
- 李连山林宝庆刘蕾利世锋姜海波何春光
- 关键词: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