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玉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略论1935年察东事件中国民政府的对策
- 2007年
- 1935年1月发生在察哈尔省东部①的察东事件(日方称之为第一次热西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的重大步骤,此次事件使日本确信在华北推行"侧击旁敲,逐步前进"的方针是可行的。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威胁,国民政府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态度,把其作为地方事件,草草处理。
- 张保玉
- 关键词:国民政府蒋介石
- 何谓“韵目代日”?被引量:1
- 2007年
- 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专用字,这些字按其本身的含义是解释不通的。如“马日事变”的“马”字,其实与“马”这种动物无关,而是作21日讲。马日事变就是1927年5月21日反动军官何键、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的反共事变。再如我们在一些电报上时常会看到的“佳电”、“皓电”和“艳电”。则分别表示发电报的时间是9日、19日和29日。为什么要用这些字来代替日期呢?
- 张保玉
- 关键词:电报用字
- 中日关系中国民政府与民众的反应及其互动——以1935年华北事变为中心
- 1935年日本在中国华北地区制造了一连串的事件,以此将华北从国民政府的管辖下分离出来,成为日本指导下的第二个“满洲国”。日本的侵略行径,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言论、表明态度,对重要问题进行理论研...
- 张保玉
- 关键词:外交史中日关系国民政府
- 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中的民众舆论
- 2008年
- 日本于1935年5月和6月,在我国分别制造了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想以此为借口将国民党的势力逐出平津及河北省。国民政府对此依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之政策,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剿共"、严密控制民众舆论。虽然如此,民众还是在国民政府的控制下提出了各种解决事端的方法,有些对政府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张保玉
- 关键词:国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