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慧萍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催化
  • 2篇电催化
  • 2篇电催化氧化
  • 2篇酸性
  • 2篇降解
  • 2篇催化氧化
  • 1篇电催化氧化法
  • 1篇氧化法
  • 1篇氧化铜
  • 1篇氧化锌
  • 1篇酸性大红
  • 1篇炭纤维
  • 1篇膨润土
  • 1篇脱色
  • 1篇纤维负载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氧化铜
  • 1篇活性碳
  • 1篇活性炭
  • 1篇活性炭纤维

机构

  • 3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3篇孙慧萍
  • 2篇刘楠
  • 1篇解宏端
  • 1篇范文玉
  • 1篇闫晓琳
  • 1篇苏聪
  • 1篇李康
  • 1篇杨小峰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孔ZnO/膨润土臭氧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2017年
以钠基膨润土为催化剂载体,Zn(NO_3)_2为锌源,硫酸和炭粉为改性剂,采用膨润土-Zn(NO_3)_2溶液混合法制备了多孔Zn O/膨润土臭氧催化剂,通过对酸性大红模拟染料溶液臭氧进行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H2SO4质量分数、加炭质量分数、Zn(NO_3)_2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BET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H_2SO_4质量分数为10%、加炭质量分数为6%、Zn(NO_3)_2溶液浓度为1.0 mol/L和焙烧温度为500℃,对染料的降解率最大可达94.56%。
范文玉杨小峰李康何俊闫晓琳孙慧萍
关键词:膨润土氧化锌酸性大红
催化剂作用下电催化氧化法对酸性藏蓝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
2015年
选取电催化氧化法,在催化剂作用下对酸性藏蓝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并考察在不同条件下对酸性藏蓝染料的脱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槽电压为30V,初始曝氧量0.08m3/h时处理效果最佳。模拟初始浓度为40mg/L,初始COD值为1300mg/L的酸性藏蓝溶液经60min处理后,脱色率达84.8%。在电催化氧化作用下,酸性藏蓝的特征吸收峰强度逐渐减弱并基本消失,分子结构中的偶氮基团与芳香族结构的共轭体系被破坏,酸性藏蓝分子被有效降解。
刘楠孙慧萍杨雨桐
关键词:催化剂电催化氧化降解
活性碳纤维负载纳米氧化铜电催化氧化酸性藏蓝染料废水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活性碳纤维负载纳米氧化铜制备复合电极处理酸性藏蓝染料废水,考察了处理效率及机理,对染料废水处理的比能耗进行了分析,对电极的性能及结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槽电压为30V,电流为0.06A,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的酸性藏蓝溶液经60min处理后,脱色率达90.8%,COD去除率达72.8%,复合电极对染料脱色比能耗为99.1kW·h/kg.在电催化氧化作用下,酸性藏蓝的特征吸收峰(630nm)强度逐渐减弱并基本消失,分子结构中的偶氮基团与芳香族结构的共轭体系被破坏.复合电极上的纳米氧化铜颗粒粒径为12~13.1nm,循环使用5次,染料废水脱色效率均保持在90%以上,氧化铜颗粒附着良好,微观结构稳定.
解宏端苏聪刘楠孙慧萍杨雨桐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纳米氧化铜电催化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