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微
-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TEE结合2D-STI技术探讨房颤患者左心耳功能与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探讨房颤(AF)患者左心耳(LAA)功能变化与射频消融术后AF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F患者68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射频消融术前24~48 h、术后24~48 h及3月行TEE检查,术后3月再根据患者复律的情况,分为窦性心律组(A组)及AF复发组(B组),测量患者LAA充盈及排空速率(LAA-Fv、LAA-Ev),LAA最大开口内径(LAA-D),LAA最大深度(LAA-L),LAA射血分数(LAA-EF)及LAA收缩期应变率(LAA-Ssr)等。比较术前、术后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AF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24~48 h与术前相比,患者LAA-Fv、LAA-Ev、LAA-EF、LAA-Ssr、LAA-L及LAA-D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术后3月:A组(51例)与术前相比,LAA-Ev、LAA-Fv、LAA-EF,LAA-Ssr均明显增高,LAA-D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17例)与术前相比,LAA-Ev、LAA-Fv、LAA-EF,LAA-Ssr明显降低,LAA-D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另有4例患者LAA内出现血流自发显影(SEC)。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A-Ev、LAA-Fv、LAA-EF及LAA-Ssr均是AF复发的预测因子,其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4、0.817、0.803及0.887。结论:LAA-Ev、LAA-Fv、LAA-EF及LAA-Ssr均可作为射频消融术后AF复发的预测因子,且LAA-Ssr的预测效能更优。
- 姜薇刘洁孙微丁颖
-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轻中度狭窄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轻中度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ST段改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TNF-α、LA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量表总分、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轻中度狭窄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恢复,炎症因子水平降低,适合临床应用。
- 程木秋吴蔚王晓萍邵冰田鑫孙微王艾立许晓硕
- 关键词: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不稳定型心绞痛
- 超声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影像学诊断方法和声像图特征,降低该病的漏误诊率,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3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超声声像图资料,并观察诊断结果及超声表现。结果 35例胆囊腺肌症患者中,19例术前经超声诊断确诊,诊断符合率为54.3%,6例漏诊,后经增强CT和磁共振成像(MRI)确诊;10例误诊,其中6例误诊为慢性胆囊炎,4例误诊为胆囊占位性病变。本组患者超声表现分为局限型15例,占42.9%;弥漫型(又称广泛型)12例,占34.3%;节段型8例,占22.9%。结论熟练应用超声技术,掌握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特点,对正确诊断该病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价值。
- 丁颖孙微刘洁
- 关键词:胆囊腺肌增生症超声检查
- 高频线阵探头联合腔内凸阵探头诊断颈内动脉闭塞的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高频线阵探头与腔内凸阵探头联合应用诊断颈内动脉闭塞的临床价值,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490例临床怀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先以高频探头筛查出可疑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再以腔内凸阵探头进行复检,对比观察2种探头的检测结果。结果高频线阵探头筛查出可疑颈内动脉闭塞患者68例,经腔内凸阵探头复检,诊断颈内动脉闭塞者42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者19例,颈内动脉走行深在迂曲无明显狭窄者7例。结论腔内凸阵探头可作为颈内动脉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与高频线阵探头联合应用,能够更准确地诊断颈内动脉闭塞及狭窄的程度和范围,减少误诊。
- 姜薇刘洁孙微丁颖
-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颈动脉疾病诊断显像高频线阵探头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8例,分别于CRT术前1 d、术后1周行二维超声检查,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左室心尖长轴面、心尖两腔及心尖四腔面的图像,获取各切面收缩期峰值整体应变(GSL)及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平均值(GSL-Avg),并观察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s)牛眼图。结果:与CRT术前比较,CRT术后左室整体GSL、GSL-Avg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RT术前,SLs牛眼图显示大部分节段应变峰值较低,CRT术后有所改善。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客观地评价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变化。
- 孙微刘洁
- 关键词:心脏同步化治疗左室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室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apical systolic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ALS)、中间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mid-systole peak longitudinal train,MLS)、基底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basal peak longitudinal train,BL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ystolic strain,GR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ystolic strain,GLS)、整体圆周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ystolic strain,GCS),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的心肌应变参数预测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LVEF降低的价值。方法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216例,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4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Simpson's法测量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ALS、MLS、BLS、GRS、GLS、GCS。依据术后LVEF变化情况将216例患者分为LVEF降低(术后LVEF降低≥10%)组91例和LVEF未降低(术后LVEF降低<10%)组12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216例为对照组,于体检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等指标,并与LVEF降低组、LVEF未降低组进行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LVEF降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术前GLS、BLS预测LVEF正常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术后LVEF降低的价值。结果LVEF降低组、LVEF未降低组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LVEF降低组与LVEF未降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降低组、LVEF未降低组术前GLS[(-19.25±1.59)%、(-21.89±2.12)%]、ALS[(-27.72±6.38)%、(-28.12±5.05)%]均低于对照组[(-23.53±0.98)%、(-32.86±5.23)%](P<0.05),LVEF降低�
- 孙微刘洁吴玲程晓磊
- 关键词:二尖瓣反流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二尖瓣成形术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超声特征的分析和探讨,提高对该病的识别及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全面多次检查结果及诊治结果。结果 6例患者在室间隔穿孔发生12 h内均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4例患者是在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心动图全部诊断明确。其中4例患者表现为大面积的左室前壁变薄,运动明显减弱,部分近乎消失,其余2例为左室前间壁和下壁的运动减弱;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左心腔室扩大;3例患者有心尖部变薄伴有矛盾运动,超声心动图判断为室壁瘤形成,收缩功能下降;所有病例都在心尖部附近发现有室间隔的回声失落,宽度约为3.0~10.0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左向右五彩镶嵌的彩色分流血流信号,其中2例患者为两处缺损,频谱多普勒均可见左向右的高速分流血流信号;其中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和(或)三尖瓣的关闭不全改变。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超声诊断要点,超声心动图均给出明确诊断,其中2例患者经介入封堵术治疗后好转出院,复诊预后良好,2例经外科手术治疗,1例好转,1例术后并发脑出血死亡,另2例经内科治疗处理,后均心力衰竭不治死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以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特异性超声表现,在治疗与预后监测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 丁颖孙微刘洁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超声、CT的联合检查对老年性肠套叠肠道基础病因诊断的临床价值
- 目的 探讨超声与CT的联合检查在老年肠套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文对47例临床手术证实为肠套叠的老年患者(年龄68~89岁)的超声、CT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统计学X2检验对比分析超声、CT及二者联合检查对老...
- 刘洁姜薇孙微丁颖
- 关键词:超声CT病因
-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PCI治疗前后乳头肌功能的变化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定量评估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二尖瓣乳头肌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伴轻中度IMR患者72例,根据心肌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Ant-MI组)33例和下壁心肌梗死组(Inf-MI组)39例,于PCI术前48 h内及PCI术后3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I检查。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反流容积;2D-STI参数包括二尖瓣前外、后内乳头肌纵向应变峰值(APM-S、PPM-S)及值达峰时间(APM-T、PPM-T),计算达峰时间差(DT)=∣APM-T-PPM-T∣。结果2组患者LVEDd、LVEDV、LVESV、LVEF及二尖瓣反流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PCI术前相比,2组患者PCI术后LVESV降低,LVEF升高,二尖瓣反流容积减少(P<0.05);而LVEDV、LVEDd无明显变化(P>0.05)。Ant-MI组术前及术后∣APM-S∣均低于Inf-MI组,∣PPM-S∣均高于Inf-MI组(P<0.05)。与术前相比,Ant-MI组患者术后∣APM-S∣升高,DT降低(P<0.05),∣PPM-S∣、APM-T及PPM-T无明显变化(P>0.05);Inf-MI组患者术后∣PPM-S∣升高,DT降低(P<0.05),∣APM-S∣、APM-T及PPM-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2D-STI技术可较敏感地评价二尖瓣乳头肌功能,PCI可明显改善轻中度IMR患者乳头肌的功能,减轻反流程度,改善左心室重构。
- 姜薇孙微关莹莹程小磊
-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冠状动脉介入术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不同节段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技术评价不同节段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单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5.0%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86例,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常规收缩功能参数、应变参数及组织二尖瓣环位移(tissue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TMAD)参数,并与3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前壁心肌梗死组(Ant-MI)、下壁心肌梗死组(Inf-MI)的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ystolic strain,GLS)、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平均值(mean tissue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mTMAD)、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平均值(tissue mitral annular displacement of the middle point,TMAD mid)、左心室长轴缩短率平均值(TMAD mid%)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LS的绝对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呈正相关(r=0.770,P<0.001);TMAD各参数与LVEF呈正相关(r=0.644、0.649、0.719,P<0.001);TMAD各参数与GLS的绝对值呈正相关(r=0.508、0.510、0.539,P<0.001);(3)TMAD参数中,TMAD mid%的AUC最大,AUC(TMAD mid%)=0.919,最佳截断值为10.90%,敏感度96.40%,特异度75.90%。结论2D-STI技术可简便、准确评价不同节段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
- 邱高代曾峥韩芷璇孙微丁颖
-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心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