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卫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溧阳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化痰逐瘀通脉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药化痰逐瘀通脉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颈动脉斑块和中医痰瘀互结诊断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化痰逐瘀通脉颗粒(半夏、陈皮、茯苓等,1剂/d)联合辛伐他汀(10 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仅采用辛伐他汀口服,治疗6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IMT、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IMT和血脂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中药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能够起到消除或减缓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黄赛忠严立平陈卫元屠明锋孙杰于佳卫蔡斐斐
- 关键词:辛伐他汀
- 进展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与颈动脉斑块、血脂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进展性脑梗死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患者在入院以后临床症状会进一步进展,给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也容易引发医患纠纷。痰瘀阻络证是进展性脑梗死的一个常见证型。本研究对辨证为痰瘀阻络证的3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21例非进展性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各组与相关危险因素如血糖、颈动脉斑块、血脂和凝血功能等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黄赛忠严立平孙杰于佳卫陈卫元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颈动脉斑块血脂凝血功能
- 化痰逐瘀通脉颗粒联合辛伐他汀对脑梗死伴有颈动脉斑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药化痰逐瘀通脉颗粒联合辛伐他汀对伴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6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痰逐瘀通脉颗粒,两组疗程均为6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变化、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血脂变化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伴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 严立平黄赛忠屠明锋陈卫元于佳卫蔡斐斐
- 53例进展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与颈动脉斑块、血脂及凝血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与颈动脉斑块、血脂及凝血功能等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145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照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分为进展组53例和非进展组92例,入院后常规查颈动脉超声、血脂、凝血功能。比较两组在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血脂、凝血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在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方面,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血脂方面,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在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在凝血功能方面,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在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痰瘀阻络证是脑梗死的常见中医证候,无论是进展性还是非进展性均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和凝血功能等发病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进展性脑梗死与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APTT、D-D的相关性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提示我们在临床上对这类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要早识别、早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黄赛忠严立平孙杰于佳卫姜亚军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颈动脉斑块血脂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