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祥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6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研究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3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64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普通子宫平滑肌瘤类似,主要为月经量增多、腹痛腹胀、盆腔肿块及继发贫血。仅有3例在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被疑诊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术中冰冻病理多能提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肌瘤主要位于子宫体(73.4%)、阔韧带(18.8%)及子宫峡部(7.8%)。手术方式包括子宫肌瘤剥出术(4.7%)、全子宫切除术(39.1%)及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56.2%)。术后获访的50例患者的随访中位时间为28个月,仅有1例在子宫肌瘤剥出术后复发,行全子宫切除术后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术前诊断困难,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术中仔细探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需密切随访。
- 范灵玲朱瑾陶祥徐丛剑
- 关键词: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子宫肌瘤子宫
- 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类似于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病理特征,避免误诊。方法分析1例UTROSCT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基因检测,复习文献。结果本例肿瘤最大径12cm,瘤细胞呈上皮样形态,排列呈小梁状、条索状、巢状、假腺样结构,浸润周围平滑肌组织,可见血管内瘤栓。部分瘤细胞胞质呈泡沫状,部分核仁显著,可见核沟,核分裂象3个/10HPF。免疫组化:CK、CK8、CK19、vimentin、CD99、bcl-2、AR、ER和PR呈弥漫(+),CR、CD56呈灶状(+),inhibin-α、melan-A、WT-1、FOXL2、SF-1、PAX-8、CD10、CK7、CK20、CK5、CK14、CK34βE12、p16、EMA、HMB45、SMA、desmin、calponin、S-100、CD117、CD34、FLI-1、MC、CD133、CD44、Cg A和Syn均(-),p53为野生型,Ki-67增殖指数为5%;FOXL2基因第1外显子及DICER1基因第24-25外显子无突变。子宫切除术后随访4个月,健在。结论 UTROSCT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肿瘤,缺乏FOXL2和DICER1基因突变。诊断需要依靠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
- 刘晓刚陶祥刘岩张新鹏薛慧忠孔令红蔡辉
- 关键词:免疫学表型基因突变
- 卵巢透明细胞癌诊断及分子标志物的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卵巢的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的发病率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5%-25%,仅次于高级别浆液性腺癌(70%),其因病死亡率位居第二。OCCC发病有明显的人种差异,欧美地区OCCC的发病率占总卵巢癌的5%~10%;亚洲地区高发,日本报道OCCC的发病率为20%-25%。中国OCCC发病率尚未检索到报道,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1—2014年的OCCC新诊断病例占所有卵巢原发性上皮性恶性肿瘤的17.1%(72/420)。
- 陶祥顾伟勇周先荣赵澄泉
- 关键词:卵巢透明细胞癌诊断病例分子标志物CARCINOMA上皮性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
-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阴性的子宫颈癌被引量:11
- 2015年
- 子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达国家采用宫颈细胞学筛查已有60多年历史,子宫颈癌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降低,现在85%的新发病例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一般认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所以HPV检测已被广泛纳入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案.例如对细胞学诊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患者再进行HPV检测以进一步分类指导治疗;对≥30岁的妇女可以进行细胞学和HPV联合检测[1-2].
- 杨怀涛薛德彬陶祥李再波赵澄泉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子宫颈癌不典型鳞状细胞细胞学筛查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