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
- 作品数:12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对比被引量:22
- 2016年
- 目的:比较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中不同吻合方式的围手术期情况及短期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TLDG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行TLDG的49例患者,其中11例采用三角吻合(delta-shaped组),14例采用BillrothⅡ式吻合(B-Ⅱ组),11例采用Roux-en-Y吻合(R-Y组),13例采用un-cut Roux-en-Y吻合(un-cut组)。回顾分析四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吻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组间比较,un-cut组[(92.23±3.86)min]较R-Y组[(76.91±2.91)min]、delta-shaped组[(75.91±4.54)min]、B-Ⅱ组[(70.00±3.13)min]长。delta-shaped组中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1例发生吻合口漏,均保守治疗后痊愈;B-Ⅱ组中4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胃镜时发现胆汁反流,其中2例合并吻合口溃疡;R-Y组中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出现短暂的胃瘫,均经治疗后痊愈;un-cut组未发生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TLDG术中采用的四种重建方式均是安全、可行的。BillrothⅡ式吻合更符合生理,并发症较少;un-cut Roux-en-Y式吻合既可解决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容易出现的碱性反流、吻合口溃疡、盲袢综合征等并发症,又解决了Roux-en-Y吻合术后出现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Roux潴留综合征,且手术难度、吻合时间并不显著增高,可成为较好的选择。
- 邹贵军胡时栋王迪徐建邹振玉邢晓伟马跃王玲的胡子龙滕达晏阳杜晓辉
- 关键词: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
- 围手术期应用胸腺五肽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胸腺五肽对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2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胸腺五肽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除按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外自术前第1 d起给予胸腺五肽2 mg肌注,1次/d,7 d为1个疗程。比较患者术前第1 d、术后第1 d及术后第5 d时的静脉血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Ig G、Ig A和Ig M)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1 d,2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5 d时,治疗组淋巴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除外CD4^+/CD8^+)及免疫球蛋白(除外Ig 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与术前第1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仍低于术前第1 d(P<0.05)。结论行腹腔镜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胸腺五肽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
- 徐建邹振玉邢晓伟马跃王玲旳邹贵军胡时栋杜晓辉
- 关键词:围手术期直肠癌胸腺五肽免疫功能
- 73例急诊结肠癌手术诊疗策略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急诊的围手术期管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73例结肠癌急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明确诊断29例,占39.7%。一期吻合29例,切除肿瘤、腹壁造口37例,姑息性造口7例,术后死亡3例,包括一期吻合后吻合口瘘1例,35例次出现并发症。吻合口瘘4例,占一期吻合的13.8%,其余瘘口闭合痊愈出院。切口皮下积液、感染13例,占17.8%,切口全层裂开6例,占8.2%,肺部感染、肺不张4例,占5.4%,3例痊愈,1例转入呼吸内科监护室后痊愈。菌群失调致腹泻5例,占6.8%。泌尿系感染3例,占5.4%,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脑梗1例,占1.37%。7例带瘤患者中,5例存活期〈12个月,2例存活期为12~18个月。结论正确认识结肠癌急症的临床意义,详细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研读辅助检查结果,个性化制订诊疗方案,采取合理外科学处理策略,减少病死率、提升生活质量。
- 李钊宁宁邹振玉徐建马跃杜晓辉
- 关键词:结肠癌急诊手术感染性休克
- 血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值(简称L/H值)与结直肠癌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同TNM分期、N分期以及M分期患者的L/H值不同或不全相同(P〈0.05),其中,TNMⅣ期高于Ⅰ、Ⅱ及Ⅲ期,N2期高于N1和N0期,M1期高于M0期;但不同T分期患者的L/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的情况下,L/H值对结直肠癌TNM分期(OR=4.34,95%CI:2.837~6.644,P〈0.000 1)、T分期(OR=1.72,95%CI:1.175~2.512,P=0.005 3)、N分期(OR=2.15,95%CI:1.422~3.254,P=0.000 3)及M分期(OR=3.04,95%CI:1.733~5.332,P=0.000 1)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L/H值越高者其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M分期越高。结论术前血清L/H值的升高是结直肠癌TNM分期、T分期、N分期及M分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 李浩姚梦洁邹博远徐建杜晓辉
-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直肠癌肿瘤分期远处转移
- 直肠癌异时性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直肠癌异时性单纯肺转移的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4例直肠癌术后发生异时性单纯肺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别用Log-rank检验和C ox风险模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结果:14例异时性单纯肺转移患者中单侧肺转移11例,双侧肺转移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辅助化疗、肿瘤大体分型、清除淋巴结数目、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TN M分期与直肠癌患者异时性肺转移的发生有相关性,是其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示,TN 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与直肠癌术后异时性肺转移的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P<0.05)。结论:TN M分期和淋巴结有转移是影响直肠癌患者发生异时性肺转移的重要因素。
- 姚蒙洁李浩徐建邹博远李钊杜晓辉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肺转移
- 双镜联合与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部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5年
- 比较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手术与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部良恶性肿瘤中的近期疗效。收集2011年8月—2014年9月收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的胃肿瘤患者115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双镜联合组49例和单纯腹腔镜组66例。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与单纯腹腔镜组比较,双镜联合组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双镜联合手术方式治疗胃部肿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平稳的优势。
- 邹博远宁宁徐建李钊姚蒙洁杜晓辉
-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双镜联合
-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而为临床上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671例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分为两组,对年龄、性别、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术前肠道梗阻、高血压病、糖尿病、术后高血糖、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后低蛋白血症、吻合方式、病理类型、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出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48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7.1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术前肠道梗阻、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高血糖等因素与吻合口瘘发生有关( P﹤0.05),多因素分析支持以上因素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术前肠道梗阻、术后高血糖、术后低蛋白血症是行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 徐建李钊李浩姚蒙洁邹博远马跃杜晓辉
- 关键词:直肠肿瘤前切除术吻合口瘘
- 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12月至2015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9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是否有肝转移灶分为肝转移组30例和无肝转移组16例。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单核细胞计数是否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有关联。结果 103例结肠癌中26例发生肝转移,92例直肠癌中4例发生肝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最大直径、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术前单核细胞计数、T分期、N分期、肿瘤原发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直肠癌肝转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高单核细胞计数是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8.172,95%CI:3.685~18.119,P<0.01)。结论升高的术前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可能通过导致肿瘤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促进了结直肠癌肝转移。
- 胡时栋邹振玉李浩邹贵军李钊徐建王玲的杜晓辉
- 关键词:直肠癌肝转移免疫抑制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短期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于本院普通外科住院并诊断为胃癌的患者185例,男105例,女80例,年龄31~85(55±6)岁,其中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86例(腹腔镜组),开腹胃癌根治术99例(开腹组),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比较两组短期临床效果。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腔镜组手术切口直径短[(5.8±0.5)cm vs(14.1±1.3)cm,P〈0.05],手术时间长[(190.9±50.3)min vs(150.7±43.1)min,P〈0.05],术中出血量少[(107.3±70.3)ml vs(158.3±90.8)ml,P〈0.05],术后排气时间短[(3.0±0.4)d vs(3.9±0.5)d,P〈0.05],进食时间早[(3.7±0.9)d vs(4.3±0.7)d,P〈0.05],住院时间短[(9.6±3.4)d vs(12.2±6.9)d,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切除淋巴结数目[(26.4±7.5)vs(27.2±7.7),P〉0.05]、淋巴结阳性数[(3.0±1.0)vs(3.0±0.9),P〉0.05)]、切缘阳性率(1.16%vs 1.01%)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vs 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手术能够彻底切除病灶,但切口大、手术出血量大,术后恢复慢。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可获得较好短期临床效果,优势明显,但手术时间稍长。
- 王玲的胡时栋马跃徐建邹振玉杜晓辉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开腹手术
- 直肠癌Pd-L1表达相关因素分析及预后研究
-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一对免疫共抑制分子,二者在肿瘤免疫耐受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细胞表达的PD-L1可通过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表面的PD-1接触传递抑制性信号,负...
- 徐建
- 关键词:直肠癌程序性死亡配体-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