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丽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心理
  • 4篇心理学
  • 4篇理学
  • 2篇心理健康
  • 1篇档案
  • 1篇道格拉斯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学观
  • 1篇心理学观点
  • 1篇心理学史
  • 1篇学史
  • 1篇应激源
  • 1篇哲学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转型
  • 1篇身份
  • 1篇史学
  • 1篇史学家
  • 1篇情境
  • 1篇情境式

机构

  • 7篇石家庄幼儿师...
  • 5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石家庄学院

作者

  • 7篇李艳丽
  • 5篇阎书昌
  • 1篇韩布新
  • 1篇孟令勇

传媒

  • 1篇大众心理学
  • 1篇上海翻译(中...
  • 1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时代人物
  • 1篇心理技术与应...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5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唐钺:从科学传播到哲学、心理学的翻译
2025年
本文深入探讨翻译家唐钺的翻译及其传播情况,突出他的翻译实践、思想及其影响。唐钺一生从事心理学事业,早期从事科学传播,后期从事哲学、心理学引介,最终专注于心理学史的翻译工作。通过梳理其翻译的相关文献,发现他主张音译并灵活运用意译,主张译名统一,酌量采用文言文、外国语,认为翻译要服务现实需要等,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他的翻译不仅力求正确叙述,而且带有对原著的领会,并加以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他翻译的一些文本至今仍在流传和使用。唐钺是一位全心全意献身学术研究的学者,同时他的翻译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李艳丽阎书昌
关键词:哲学心理学翻译
中国不同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中国社会转型给不同职业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之下,关注不同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经济绩效的关联性是当代心理学的重要使命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当代中国20~30岁青年压力感最强;中层管理人员在职业群体中压力水平最高;职业群体应激源包括职业发展、住房问题、工作特征等九大因素.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对职业群体应激源、心理健康及其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多学科、纵向追踪研究和理论建构是近期主要发展趋势.
阎书昌李艳丽韩布新
关键词:社会转型心理健康应激源经济绩效
心理学史学家爱德温·波林吸烟吗?
2024年
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1867—1927)是心理学界响当当的“大烟枪”,曾因说“一个男人若不会抽烟,就不要指望成为心理学家”这样的话,而成为人们的谈资。毫不夸张地说,铁钦纳吸烟可能潜在地影响了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也许铁钦纳在吞云吐雾中产生了某个重要的心理学观点,然而,吸烟也有消极的影响。
阎书昌李艳丽
关键词:心理学观点吸烟
再论华生实验被试小阿尔伯特身份之争:兼谈对中国现代心理学史研究的启发
2024年
心理学家John Waston的小阿尔伯特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关于小阿尔伯特的身份确认也成为心理学界的一大历史谜团。自2009年Hall Beck等提出小阿尔伯特是梅里特以来,质疑之声不断,众说纷纭。2014年Nancy Digdon等提出小阿尔伯特是另外一个候选人,即阿尔伯特·巴杰。在Watson小阿尔伯特研究报告发表100周年之际,两个团队再次发表文章对小阿尔伯特的人选展开学术论辩,学术期刊编辑也涉入其中。这场争辩的核心是小阿尔伯特的真实身份,同时涉及Watson是否进行了严重违背道德的实验等诸多问题。小阿尔伯特研究中的“档案狂热”、“殖民史学”及“批判性研究”对于中国现代心理学史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李艳丽林玉娇阎书昌
西南联大时期的心理学系科建设及发展
2015年
西南联大哲学心理学系心理学组是抗战时期保持健全设置的心理学系科之一,从师资力量到学生培养,从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会的创建到心理学应用性实践的开拓,都反映着以周先庚为负责人的心理学组师生基础性研究和实用性研究并重的特点,尤其是军事心理学、心理服务社以及青年问题顾问处方面的工作,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李艳丽阎书昌
关键词:西南联大
互动说故事与绘画心理干预技术结合研究
2025年
本文主要探讨互动说故事与绘画心理干预技术结合在幼儿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和价值。传统心理干预手 段受语言认知发展水平制约和缺乏趣味性局限。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情感表达沟通、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自我认识心理 适应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互动说故事与绘画心理干预技术的价值。同时,提出了情境式绘画故事创作、角色扮演式绘画 故事互动、团队合作式绘画故事创作和游戏化绘画故事活动应用路径。结合这些方法,孩子们可以在自然、轻松的氛围 中学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实现更好的心理适应。
李艳丽尹徐蕾梁鑫瑞
关键词:情境式角色扮演
中职生人格、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中职生人格、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对800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结果:心理健康水平呈阴性、阳性的中职生在精神质(P)、内外倾向(E)、情绪稳定性(N)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人格维度中精神质、情绪稳定性分数高的中职生容易选择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结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敌对、抑郁是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比较常见的问题;对中职生心理健康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情绪稳定性、不成熟防御机制、精神质、内外倾向性。
孟令勇李艳丽
关键词:中职生人格防御机制心理健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