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用于尸头复制的填充剂灌注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标本灌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尸头复制的填充剂灌注装置,包括正方形的底板,所述底板一角设有电源接口,所述底板上设有灌注容器,所述灌注容器顶端设有容器盖,所述灌注容器右表面底部设有容器接口,所述灌注容器前...
- 王森黄庆原静侯哲杨楠
- 文献传递
- 3D生物打印技术在脑胶质瘤研究中的应用
- 2017年
- 3D生物打印技术是近期在国内外兴起的一项新的研究技术,已经运用到多个医学相关领域.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该病具有易复发、预后差的特点,目前仍有许多研究的瓶颈问题和关键点难以克服.3D生物打印技术在脑胶质瘤研究中的应用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肿瘤模型制作并检测肿瘤细胞对各种抗肿瘤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等方面.本文就近期3D生物打印技术在脑胶质瘤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做了初步回顾,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黄庆康慧斌张洪兵
- 关键词:脑胶质瘤
- 基于网络资源的混合式教学与反转课堂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由于神经系统知识点多、专业性强,神经外科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教学的难点。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基于网络资源的混合式教学与反转课堂成为神经外科教学的新模式^([1^4])。我院在2016—2017学年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尝试运用该模式,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黄庆曹宇王刚张洪兵杨俊王森
- 关键词:网络资源神经外科
- 血性脑脊液早期引流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早期引流血性脑脊液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6saSAH急性期患者随机分成腰大池引流组和间断腰蛛网膜下腔穿刺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和早期动脉瘤介入栓塞或手术夹闭治疗,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重症监护室住院周期、脑积水并发症发生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腰大池引流组APACHEⅡ评分、重症监护室住院周期、脑积水并发症发生率、MRS评分均优于间断腰蛛网膜下腔穿刺组。结论saSAH患者术后早期通过腰大池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可改善患者预后。
- 黄庆胡艳龙杨俊张洪兵王刚
- 关键词:血性脑脊液
- 一种用于尸头复制准备工作的固定支架
- 本实用新型涉标本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尸头复制准备工作的固定支架,包括U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前端铰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底板底板前端设有升降杆圆弧状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圆弧的圆心在底板和支撑板的铰接点,所述...
- 侯哲黄庆王森杨楠原静
- 文献传递
- 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初步应用体会
- 黄庆张洪兵胡艳龙刘建鑫杨俊王森王刚侯自明
- 表现为脑膜占位的颅内转移瘤治疗体会
- 黄庆张洪兵王刚王长江郑仕奇王浩刘东远
- 神经内镜在重症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科治疗的应用
- 郑仕奇王刚黄庆张洪兵
- 降钙素原对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致死、致残率很高的并发症,及早识别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由于应激、出血、植入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神经外科术后常伴随发热、颈抵抗阳性等表现,颅内无菌性炎性反应与感染不易鉴别,如均按感染处理,会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医疗,因此选择对感染有鉴别意义的高特异及高敏感性指标尤为重要.
- 郑仕奇黄庆张亚卓
-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降钙素原抗菌药物
- 后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治疗体会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后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例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开颅手术夹闭4例,栓塞4例,栓塞+手术3例。结果 11例术后随访1周~15个月,平均6.9个月。GOS评分5分5例,4分4例,3分1例,1分1例;总体预后良好率为81.8%(GOS评分4~5分)。结论后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应为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病因、病变部位与形态、出血程度、个体素质、家属意愿等进行综合考虑,血管内栓塞治疗与开颅手术治疗均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但高分级破裂动脉瘤预后极差。
- 胡艳龙黄庆张洪兵王刚刘建鑫侯自明杨俊王森
- 关键词:后循环动脉瘤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手术夹闭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