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

作品数:15 被引量:159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牙龈
  • 4篇单胞菌
  • 3篇血凝
  • 3篇血凝素
  • 3篇牙周
  • 3篇牙龈卟啉单胞...
  • 3篇卟啉单胞菌
  • 3篇细菌
  • 3篇多肽
  • 2篇牙周炎
  • 2篇抑菌
  • 2篇抑菌作用
  • 2篇球菌
  • 2篇慢性
  • 2篇免疫
  • 2篇菌斑
  • 2篇缓释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15篇刘颖
  • 7篇杨圣辉
  • 5篇杨秋波
  • 3篇李金陆
  • 2篇果梅英
  • 2篇耿效宇
  • 2篇刘瑞杰
  • 1篇侯本祥
  • 1篇刘立
  • 1篇李涢
  • 1篇汪丽
  • 1篇谢贤聚
  • 1篇李晓玮
  • 1篇孙晓妮
  • 1篇宋育萱
  • 1篇谢美慧
  • 1篇杨晓梅
  • 1篇苏瑞云
  • 1篇白玉兴
  • 1篇黄丽华

传媒

  • 5篇中国微生态学...
  • 4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第十届全国牙...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正畸固定矫治中釉质健康与脱矿状态下龈上菌斑真菌微生物组的比较研究
2024年
目的牙釉质脱矿是固定矫治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比较了固定矫治中釉质脱矿与健康状态下龈上菌斑真菌组的差异,探索口腔真菌与正畸釉质脱矿的关系。方法选取54名固定矫治患者,釉质脱矿组31人,健康对照组23人。收集龈上菌斑,通过转录间隔子测序比较两组真菌组差异,使用RT-qPCR分析白色念珠菌的丰度变化。结果两组真菌微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物种丰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脱矿组真菌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念珠菌属及白色念珠菌在脱矿组中富集,且白色念珠菌在脱矿组中丰度较高(P<0.05)。结论青少年固定矫治脱矿状态下龈上菌斑真菌组与健康状态存在显著差异,白色念珠菌更易富集在脱矿菌斑中,可能与釉质脱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马雁崧杨昊刘颖王红梅谢贤聚李晓玮白玉兴
关键词:固定矫治釉质脱矿
儿童型一漱宁含漱剂治疗儿童牙龈炎的临床与细菌学观察
1995年
本文应用以氨基多糖为主要成分的儿童型一漱宁含漱剂治疗儿童龈炎。经临床与实验室观察用儿童型一漱宁含漱剂为实验组的患儿23名,以0.02%洗必泰含漱剂为对照组的20名。并随机抽样取两组中各10名患儿进行龈袋中细菌学检验。临床与实验室观察证实儿童型一漱宁优于0.02%洗必泰含漱剂。该药能杀灭抑制细菌,促进组织修复,有止血止痛作用,对人体无毒害,使用方法简便。该药作为预防与治疗儿童牙龈炎的药物是较为理想的,本实验在儿童龈关的龈袋中检出产黑菌,这与成人牙周疾患的细菌是相近的,虽样本较小,但对儿童慢性牙龈关的细菌学状态初步提供了一点科学资料。
苏瑞云刘立杨晓梅宣玮杨圣辉果梅英汪丽刘颖
关键词:厌氧菌
龋活性试验——变形链球菌附着板方法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 :该研究以致龋变形链球菌为指示菌 ,寻找一个能反应龋齿活性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自制的标准塑胶板 ,浸受试儿童混合唾液 ,进行培养后观察标准板上变形链球菌附着的密度与龋数 ,龋活性的关系。结果 :标准板不同附着密度反应龋失补数、菌数、龋活性 ;附着密度“ ”时菌均数为 1 0 5,龋活性明显增加 6 1 0 % ,统计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变形链球菌附着板方法是一个简单、可靠的龋活性试验方法 ,也适於龋病防治的临床和研究中应用。
杨圣辉果梅英刘颖陈威张辉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
洗必泰W/O/W型复乳剂缓释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新研制的口腔药物——洗必泰W/O/W型复乳剂的缓释作用,为牙周炎和根尖周炎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剂型和治疗手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技术)测定该复乳剂中醋酸洗必泰含量和体外1天至13天内溶出药物...
李涢刘颖杨圣辉
关键词:醋酸洗必泰
文献传递
氯己定凝胶和氢氧化钙糊剂抑菌作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氯己定凝胶(CHX)、氢氧化钙糊剂(CH)及其混合物(CHX+CH)对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微小小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量CHX、CH及CHX+CH的抑菌圈;将以上4种细菌悬液分别稀释成1.5×10~8、3×10~8、6×10~8、9×10~8、12×10~8、15×10~8CFU/mL不同浓度,通过直接接触法比较各药物的抑菌效果,并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抑菌圈从大到小依次为:CHX、CHX+CH、CH(各药物间相比,P<0.05);对粪肠球菌的抑制效果为:CHX+CH>CHX>CH,而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及微小小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CHX>CH>CHX(各药物间相比,P<0.05)。结论:氯己定凝胶扩散作用最强,氯己定凝胶和氢氧化钙糊剂混合物直接接触抑菌作用最强。
李韶容刘颖杨子侯本祥
关键词:粪肠球菌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细菌感染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检测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生物膜上和术区牙槽骨表面细菌种属、数量,分析菌群构成特点及异同点,为开发GTR抗菌性生物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Beagle犬下颌前磨牙根分叉区做骨缺损形成二壁骨袋,行GTR术,术后8周2次取出GTR膨化聚四氟乙烯膜(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FE膜),采集术区牙槽骨表面细菌标本。洗脱生物膜上和牙槽骨表面标本中细菌,进行培养,对每种培养基进行菌落计数,计算每种菌属构成比。结果 GTR术区牙槽骨表面和GTR生物膜上检测到的细菌包括:产黑色素菌、具核梭杆菌、放线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变形链球菌,但是菌群特点并不相同,GTR术区牙槽骨区和生物膜上细菌构成比中,具核梭杆菌构成比均最大。结论应同时检测GTR术区牙槽骨区细菌种类,本研究中GTR术区牙槽骨表面和生物膜上细菌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和微需氧菌,提示抗菌性生物膜上的抗菌剂的选择应该为多种抗菌剂联合应用。
孙晓妮刘瑞杰刘颖张子路杨秋波
关键词: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细菌
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牙周炎龈下菌群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比较 2型糖尿病 (DM )慢性牙周炎与非糖尿病慢性牙周炎的龈下菌群 ,为牙周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厌氧菌培养、PCR检测技术。结果 :①糖尿病慢性牙周炎与非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别 (P >0 .0 5 )。②糖尿病慢性牙周炎的龈下菌群与非糖尿病慢性牙周炎相似 ,以厌氧菌为主 ,兼有少量口腔链球菌 ;产黑色素类杆菌、核梭杆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中间普氏菌为牙周优势菌 (P <0 .0 1)。③糖尿病慢性牙周炎的龈下菌群厌氧菌总数、口腔链球菌总数、口腔乳杆菌及核梭杆菌数量少于非糖尿病慢性牙周炎者。结论 :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与非糖尿病慢性牙周炎龈下菌群相似 ,致病菌数量低于非糖尿病牙周炎患者。
曾红燕杨圣辉刘颖
关键词:糖尿病慢性牙周炎菌群
大黄甲壳胺牙周缓释膜抑菌作用的实验室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黄甲壳胺牙周缓释膜的抑菌、缓释和解吸附功能。方法选择与牙周及龋病相关致病菌,用杯碟法进行细菌敏感稳定性试验和用附着板法观察大黄甲壳胺牙周缓释膜抑菌作用的稳定性及解吸附作用。结果大黄甲壳胺药膜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等几个菌种有明显抑菌作用;药膜4℃存放半年后,仍有明显的抑菌作用。0.16%~0.48%药膜完全溶解有抗变形链球菌附着作用。结论大黄甲壳胺牙周缓释膜对牙周致病菌有稳定的抑制作用,对变形链球菌有解吸附作用。
刘颖李金陆杨圣辉谢美慧黄丽华
关键词:甲壳胺大黄素抑菌作用
牙周炎常见菌对抗菌药物的筛选及活性测定被引量:123
2000年
目的 通过对 18种抗生素的筛选和活性测定 ,找出不同类型牙周炎治疗的最佳药物。方法 选用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国际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菌 ,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出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克林霉素、环丙沙星、二甲基四环素对各类牙周炎主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均较好 ,而二甲基四环素的抗菌谱更为理想。结论 牙周炎急性发作时 ,二甲基四环素可做为首选药 ;
任蕾杨圣辉刘颖
关键词:最低抑菌浓度药物疗法
多肽免疫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引起的小鼠感染及牙槽骨吸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血凝素2(hemagglutinin-2,HA-2)的氯化血红素结合位点多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对降低P.g感染后毒性和抑制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作用。方法将多肽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偶联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P.g国际标准菌株ATCC33277厌氧培养,皮下注射菌液,监测小鼠脓肿的大小及转归,评价多肽对P.g皮下感染的保护作用;口腔接种细菌感染小鼠,检测小鼠牙周炎牙槽骨吸收量,评价其对于P.g引起的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保护作用。结果多肽DGFPGDHYAVMISK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可减小小鼠皮下接种P.g处形成脓肿的大小,并加快皮下脓肿的愈合;可抑制口腔感染P.g后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的吸收。结论多肽DGFPGDHYAVMISK免疫小鼠对P.g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少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的吸收。为开发新的牙周病防治方法奠定基础。
赵茜耿效宇刘颖张子路杨秋波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免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