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福敏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石首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电切
  • 1篇等离子电切术
  • 1篇等离子技术
  • 1篇等离子前列腺...
  • 1篇等离子前列腺...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肾穿
  • 1篇肾穿刺
  • 1篇肾蒂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不全
  • 1篇肾切除
  • 1篇肾切除术
  • 1篇肾脏
  • 1篇肾脏切除
  • 1篇肾脏切除术

机构

  • 4篇石首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吴福敏
  • 4篇吴海涛
  • 4篇江敏
  • 3篇刘仲
  • 2篇李锋
  • 2篇毛军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微创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评价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比较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行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196例纳入研究对象,其中50例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146例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对患者术前、术后随访3个月时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等以及术中失血、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前基本情况一致。术中临床指标显示,剜除组在术中冲洗液的出血量(126.52±32vs83.26±28.65)ml、手术时间(82.26±26.2vs63.3±18.9)min、膀胱冲洗时间(47±6.2vs32±2.3)h、尿管留置时间(6.2±3.1vs5.0±1.9)d、术后尿道膀胱刺激征(58vs3)例和拔除尿管后再次留置尿管事件(8vs0)例方面均优于电切组;术后短暂性尿失禁发生与电切组相近(6vs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个月的结果显示,两组在IPSS(2.48±1.23vs2.10±1.03)、QOL(1.48±0.25vs1.45±0.15)、PVR(2.82±2.70vs2.78±2.97)和尿道狭窄(3vs2)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尿路刺激症状发生低于电切组(26v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近期手术疗效相当,且手术安全性更高,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但其远期疗效仍需大样本长期随访进一步证实。
吴福敏江敏吴海涛郭龙飞刘绪飞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等离子技术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彩色超声波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临床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波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彩色超声波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对照组40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超声波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可重复等特点,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敏吴海涛毛军刘仲李锋田丰文吴福敏
关键词:微创手术泌尿系统结石彩色超声波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肾蒂处理技巧与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肾蒂处理技巧与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5月~2014年10月间34例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重点分析肾蒂血管的解剖和处理方法,并观察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1例因肾肉瘤肾蒂血管周围严重粘连而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33例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0~245 min,平均117.2min;术中寻找肾蒂时间12~50 min,平均28 min;术中出血量30~900ml,平均156ml。术中3例输血,1例术后血压骤升致小动脉出血,经对症处理后11d治愈。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是肾蒂处理,熟悉掌握后腹腔镜下的解剖标志,合理处理肾血管是手术安全、成功的保障。
江敏吴福敏刘仲吴海涛刘绪飞
关键词:后腹腔镜技术肾脏切除术肾蒂
下尿路梗阻引起肾功能不全18例腔内治疗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下尿路梗阻引起肾功能不全患者腔内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下尿路梗阻引起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B超、腹部平片(KUB)、静脉肾盂造影(IVP)及实验室检查证实。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8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行腔内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肾功能恢复及3年肌酐清除率情况。结果:本组58例下尿路梗阻引起肾功能不全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一例中途转行其他手术。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5mL,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5.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天;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04mL,平均手术时间80min,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3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天。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及术后均无明显大出血、尿外渗、尿道穿孔、水中毒、直肠损伤等情况发生。经术后2~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列腺症状及剩余尿量较术前均明显改善,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重复、操作简易等特点,是治疗下尿路梗阻引起肾功能不全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敏吴海涛毛军刘仲李锋田丰文吴福敏
关键词:下尿路梗阻肾功能不全腔内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