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成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乌司他丁对竹叶青蛇伤致DIC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竹叶青蛇伤致DIC的影响。方法: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5例竹叶青蛇伤患者分为常规组、UTI60WU组、UTI40WU组。常规组就诊后即予清创局封、静滴抗蝮蛇毒血清、根据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症支持治疗。UTI60WU组和UTI40WU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UTI20WU+0.9%氯化钠20ml静脉注射,Q 8h及Q 12h,疗程均为1d。分别观察在治疗后0、1、3、5、7d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和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DIC评分,以及出血、肝肾功能变化等。结果:3组凝血指标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其中Fib的下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T随病程发展而延长,二者与DIC评分的变化高度吻合,均在3d时表现为最差值;D-D在入院时即升高,并在伤后1d达峰值,7d时所有指标均未恢复正常。60WU组的DIC评分及D-D值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病程极期不再有差异,40WU组无此改变。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具有减轻DIC程度的作用,但不能阻断或缩短DIC的发生,总体来说,静脉用乌司他丁对竹叶青蛇伤DIC疗效仍不理想。
- 侯杰周岁锋刘芳芳苏立成赖贵龙刘锦文
- 关键词:DIC乌司他丁
- 从外感热病评价大内科思维对医学生临床实习的价值
- 2017年
- 目的:从外感热病评价大内科思维对医学生临床实习的价值。方法:以主观、客观"二面三方"进行定量考查学生的临床实习能力。结果:入科时试卷平均分42,出科时平均分74,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入科时学生和老师的主观评分均低于60(P>0.05)。出科时学生评分71.58,老师79.97,前后对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出科时两者评分一致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着重培养大内科思维的实习是非常有成效的。强化大内科思维是对当下专科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 侯杰刘芳芳苏立成赖贵龙周岁锋
- 关键词:外感热病
- 外感热病非细菌感染临床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寻外感热病非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因外感热病住院患者,其中明确诊断325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非细菌感染相关的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4个与非细菌感染疾病相关的因素,分别为外感风寒证、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比例(N)、疾病病程。外感风寒(OR=1.613)、PCT(OR=2.944)、N(OR=1.956)、疾病病程(OR=2.813)在模型中是非细菌感染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外感风寒、PCT、N、疾病病程是非细菌感染疾病相关的影响因素,结合4个相关因素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 周岁锋侯杰赖贵龙苏立成
- 关键词:非细菌感染发热性疾病外感热病LOGISTIC回归分析
- 五炭煎剂对竹叶青蛇咬伤致DIC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观察五炭煎剂对竹叶青蛇伤致DIC的影响。方法: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2例竹叶青蛇伤患者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就诊后即予清创局封、静滴抗蝮蛇毒血清、根据需要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炭煎剂,床边急煎,温服,2次/d,于就诊时、给药后1d、3d、5d、7d 检测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问(APTT)、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D-D),并观察患者出血情况。结果:2组凝血指标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在伤后1d左右即达极值。研究组在提升Fg、降低D-D上有治疗效果,与常规组比有统计学差异;对改善PT及FDP也在一定效果,但与常规组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五炭煎剂能一定程度上减轻DIC程度,但不能阻断其发生趋势。
- 侯杰陈晓旗李馨周岁锋苏立成赖贵龙
- 关键词:DIC
- 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后津液不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津液不足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因外感热病住院患者。结果:外感热病患者津液不足证总发生率49.4%,老年组发生率64.6%,中青年组发生率31.7%,老年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因素、有慢性基础肺病、病程长、高热状态、使用激素、使用退热药的OR值分别为3.77、4.56、1.27、3.75、3.59和5.88。结论:老年患者较中青年患者易出现津液不足证,而慢性基础肺病、病程长、高热、使用激素、多次使用退热药等是发生津液不足的高危因素。
- 周岁锋侯杰赖贵龙刘芳芳刘锦文苏立成
- 关键词:外感热病津液不足辨证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