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
-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唐山市6~9岁儿童第一磨牙萌出及患龋情况调查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调查唐山市6-9岁儿童第一磨牙萌出及患龋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市区25所学校2 218名儿童,应用WHO和中国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调查该人群第一磨牙患龋率、龋均、龋面均、萌出率、窝沟封闭率、龋病的好发牙位及牙面,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磨牙总萌出率为77.91%,总患龋率40.71%,龋均1.10±1.39,龋面均1.47±1.70,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7、9岁组患龋率女生高于男生;萌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各年龄组下颌第一磨牙萌出率、患龋率均高于上颌(P〈0.05)。总窝沟封闭率为2.34%,7岁组男、女间窝沟封闭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唐山市6-9岁儿童第一磨牙患龋呈上升趋势,窝沟封闭率较低,建议7岁为唐山市开展集体窝沟封闭的最适年龄。
- 于雪杨湲波董青李琰
- 关键词:第一磨牙患龋率窝沟封闭
- 不同酸蚀粘接系统对流动树脂行窝沟封闭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酸蚀粘接系统对流动树脂行窝沟封闭的影响。方法:6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n=15):A组(Gluma、NT、3M Z350流动树脂),B组(ClearFil SE Bond、3M Z350流动树脂),C组(Gluma、3M Z350流动树脂),D组(Gluma、3M concise封闭剂)。处理牙面后封闭窝沟(n=10),1%次甲基蓝染色观察边缘微渗漏(n=8),扫描电镜下观察材料-釉质界面的形态学改变(n=2)。牙齿(n=5)近中或远中面用相应材料处理后堆积成直径3 mm、高3 mm的圆柱测试材料与牙面间的剪切粘接强度。制备直径4 mm、高4 mm的窝沟封闭剂和流动树脂圆柱各10个,测试其抗压强度。结果:4组微渗漏情况差异无显著性。电镜观察A组界面树脂突长且密集,B组界面树脂突较短而稀疏,2组局部皆有气泡、裂隙;C组树脂突长而稀疏,与牙体组织结合紧密;D组树脂突短而密集;4组在窝沟底部渗透均较差。A组剪切粘接强度最高(P<0.01),C组高于B组和D组(P<0.05),B组和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流动树脂抗压强度高于封闭剂(P<0.05)。结论:全酸蚀粘接系统处理组和酸蚀后直接结合流动树脂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和抗压强度优于自酸蚀粘接系统处理组和传统封闭剂组殷蚀后使用NT粘接可提高其剪切粘接强度和抗压强度。
- 李洁谷建琦王琳于雪董青
- 关键词:窝沟封闭流动树脂剪切粘接强度微渗漏
- 特殊教育学校智力/精神障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 2024年
- 研究特殊教育学校智力/精神障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情况。方法 抽取2022.6~2022.12期间特殊教育学校智力/精神障碍儿童100例,通过使用问卷调研以及口腔诊断,掌握其龋齿情况以及牙齿的健康状态。然后,按照儿童年纪、性别以及是否有残疾进行分组,以此来衡量其口腔健康程度。结果 在不同的年龄段中,龋齿的发病率并没有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在6~11岁的儿童中,meandmft的数值为3.76±1.57,只有少数6岁的儿童处于混合牙列阶段。相较于12~16岁的儿童,meandmft的数值4.06±0.86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16~18岁的年龄段中,meanDMFT的数值为1.98±0.34,只有极少数人处于混合牙列的阶段。相较于12~15的年龄段,meanDMFT的数值0.56±1.01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性别之间,患龋率以及meandmft、meanDMFT指数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障碍患龋率高于智力障碍患龋率,其余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保定市的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龋病问题,其牙齿状况相对较差,因此,需要高度关注其口腔健康。
- 于雪刘颖先孔中楠魏朝
- 关键词:儿童口腔健康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双波长激光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掺钕铒钇铝石榴石双波长(Nd∶YAG,Er∶YAG)激光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0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按1:1比例分为软膏组(53例,患牙89颗)和联合组(53例,患牙92颗)。两组均先行基础治疗,采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龈沟、牙周袋,软膏组向牙袋内注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同时进行根管治疗至完善根管填充;联合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处理牙周袋,联合铒钕双波长激光消毒根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术后次日、12周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术前,术后6周、12周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龈沟液生化指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Active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变化并行锥形束CT测量,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美观满意度。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2%,显著高于软膏组的70.79%(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后第6周,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评分均显著低于软膏组(P<0.05);治疗后第6周、第12周,除软膏组PLI,两组间PLI、BI、PD、CAL逐渐降低,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低于软膏组(P<0.05);治疗后第6周,两组牙槽骨高度和骨密度面积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软膏组(均P<0.05),两组MCP-1、MMP-8、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指标显著低于软膏组(均P<0.05);联合组牙周炎、牙齿叩痛、牙齿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软膏组(P<0.05),患者美观满意度显著高于软膏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双波长�
- 崔敬雅于雪王露锦刘晓敏展康茹王晶晶杨晓丹
- 关键词: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双波长激光牙周健康
- 唐山市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状况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5
- 2015年
- 目的了解唐山市7~9岁儿童患龋情况,探讨第一恒磨牙患龋与乳牙患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在唐山市51所小学中随机选取10所小学作为调查点,对被调查的1 794名7~9岁学生进行患龋情况检查。结果第一恒磨牙患龋率为47.49%(852/1 794),龋均为1.30±1.59,龋面均为1.96±3.40,龋齿充填率为2.35%(20/852)。第一恒磨牙患龋率和龋均在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面均仅在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乳牙患龋率为83.11%(1 491/1 794),龋均为4.82±3.55,龋面均为6.51±5.61,充填率为12.41%(185/1 491)。乳牙患龋是第一恒磨牙患龋的危险因素[r=0.277,OR=5.736,P=0.00,95%CI(4.175,7.881)],乳牙患龋与第一恒磨牙患龋呈显著相关(r=0.274,P〈0.001)。结论唐山市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严重,乳牙龋可作为临床及预防工作中预测第一恒磨牙龋坏的危险因素。
- 于雪王琳李洁董青
- 关键词:龋病第一恒磨牙乳牙
- 血清miR-145和miR-195在OSC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血清微小RNA(miR)-145和miR-195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确诊的102例OSCC患者为OSCC组,收集整理O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根据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43例和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59例;同期选取79例癌前病变患者为癌前病变组,86例无口腔病变的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145、miR-195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检验血清miR-145、miR-195相对表达水平对OS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 OSCC组血清miR-145、miR-195相对表达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血清miR-145、miR-195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的OSCC患者血清miR-145、miR-195相对表达水平低于肿瘤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的OSC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组血清miR-145、miR-195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45、miR-195相对表达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评估OS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95%CI:0.765~0.915)、0.832(95%CI:0.754~0.910)、0.898(95%CI:0.841~0.956),特异度分别为79.1%、88.4%、77.5%,灵敏度分别为74.6%、67.8%、87.4%。结论 血清miR-145、miR-195在OSCC患者中低表达,且与OS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可作为评估OS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
- 刘岚于雪崔敬雅魏松张丞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 保定市特殊学校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 2024年
- 目的 调查保定市特殊学校的残障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当地特殊残障儿童青少年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6—9月选取保定市特殊教育学校(保定市特殊教育中心)的残障儿童青少年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进行口腔健康信息收集,并对学生进行口腔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学生口腔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学生口腔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83名学生中男231名(60.31%),女152名(39.69%);72.06%(276名)存在口腔健康问题,其中总患龋率为67.62%,龋齿充填率为6.79%,牙龈出血和牙石检出率分别为55.87%和46.48%。不同年龄间的患龋率、牙龈出血和牙石检出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0.283)、残障类型为智障(OR=3.618)和脑瘫(OR=7.057)、每天刷牙次数(OR=0.324)、每次刷牙时间(OR=0.336)以及进食甜食频率(OR=2.633)是影响保定市特殊学校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保定市特殊学校儿童青少年学生患龋情况严重,但充填率低,且牙周情况较差,应针对影响学生口腔健康问题相关因素采取防治措施,重视特殊残障儿童青少年的口腔健康问题。
- 于雪崔敬雅马学娟崔玮刘颖先孔中楠魏朝范宏瑾
- 关键词:残障儿童青少年口腔健康龋齿
- 特殊教育残疾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保健行为调查
- 2024年
- 调查特殊教育残障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保健行为情况。方法 以2022.6~2023.11为研究时间。调查200名本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残障儿童。分析其患龋率、牙龈出血、牙石检出率,了解其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口腔保健行为情况。结果 (1)患龋率:6~11岁组、12~15岁组、16~18岁组各为74.28%、60.60%、60.93%;牙龈出血检出率:三组各为2.86%、16.67%%、46.87%;牙石检出率:三组分别为0.00%、9.09%、39.06%。16~18岁组患龋率、牙龈出血、牙石检出率最高。(2)200例患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示,92.00%知晓刷牙与口腔健康关系,其余项目知晓情况不佳,均低于25%。口腔保健行为调查发现,31.00%知晓餐后刷牙,其余项目知晓率均较低,不足30%,说明残障儿童的口腔健康知识、行为水平低,应引起重视。结论 特殊教育残障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较差,口腔保健行为不佳,需要特殊教育学校、医疗机构引起重视,定期开展口腔检查,帮助患儿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 于雪崔敬雅马学娟崔玮
- 关键词:特殊教育残障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口腔保健行为
- 负压对氧化锆陶瓷与金属托槽间粘接强度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研究负压对氧化锆与金属托槽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8个试件随机分为6组(n=8),A组用Transbond^(TM)XT进行粘接,B组喷砂处理后用Transbond^(TM)XT进行粘接,C组喷砂后的试件涂布Transbond^(TM)XT负压处理后进行粘接,D组使用Clearfil SAC进行粘接,E组试件喷砂处理后使用Clearfil SAC进行托槽粘接,F组喷砂处理的试件涂布Clearfil SAC给予负压处理后进行粘接。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形貌。测试各组的剪切粘接强度,体式显微镜观察粘结剂残留指数。结果喷砂后的试件表面粘接面粗糙,经负压处理后的表面粘接剂分布更加均匀。剪切强度(SBS)结果显示F组和C组的粘接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剂残留指数结果显示F组粘结残留指数最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技术与喷砂及Clearfil SAC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氧化锆陶瓷与金属托槽间粘接强度。
- 崔玮马永平魏朝刘颖先孔中楠于雪马学娟柴勇
- 关键词:负压氧化锆粘接强度金属托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