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超低渗透裂缝介质储层应力敏感性定量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为量化表征微裂缝对超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特征的影响,通过引入单一裂缝介质渗透率应力敏感的数学理论模型,从裂缝介质变形的机制上定量分析裂缝性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特征;然后采用巴西试验制备的拉张应力微裂缝岩芯,实施微裂缝岩芯应力敏感性试验,进行应力敏感性评价;最后对比模型计算的理论曲线与试验数据。结果表明:(1)理论模型定量解释了裂缝介质的应力敏感特征及其与微裂缝含量、表面粗糙程度等的关系。理论模型的应力敏感曲线具有裂缝储层的应力敏感特征;(2)制备的微裂缝岩芯能够近似地模拟微裂缝介质储层的真实情况,能够用于微裂缝岩芯应力敏感试验;(3)对岩石进行应力敏感性评价时,应以地层压力条件下的渗透率为初值,否则会夸大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微裂缝岩芯渗透率应力敏感滞后程度不明显,应力卸载后渗透率恢复程度高,不存在强的应力敏感性;(4)理论曲线与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理论模型能够比较准确的定量揭示裂缝储层的应力敏感特征。
- 张海勇何顺利栾国华焦春艳莫邵元刘浩
- 关键词:裂缝介质应力敏感性
- 微裂缝超低渗储层的应力敏感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为了评价应力敏感对微裂缝超低渗透储层渗流的影响,采用微波炉加热方法,制备热应力微裂缝超低渗岩心(钻井取心很难取到微裂缝岩心),近似模拟实际成岩、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微裂缝;通过微裂缝岩心的应力敏感性室内实验,进行应力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制造的微裂缝能够近似地模拟地层在成岩、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微裂缝;微裂缝岩心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滞后程度不明显,应力卸载后渗透率恢复程度高,不存在强应力敏感;对岩石进行应力敏感性评价时,应以地层压力条件下的渗透率为初值,否则会夸大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在微裂缝低渗透岩心中,随着微裂缝所占导流能力的增加,微裂缝岩心的渗透率滞后恢复程度越高;应力敏感性对微裂缝超低渗储层的产能影响很小。
- 张海勇何顺利栾国华门成全莫邵元刘浩
- 关键词:应力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