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凌越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冻土
  • 3篇多年冻土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2篇暖期
  • 2篇全新世
  • 2篇全新世大暖期
  • 2篇大暖期
  • 1篇盛冰期
  • 1篇全球变暖
  • 1篇全球变暖背景
  • 1篇末次冰盛期
  • 1篇末次盛冰期
  • 1篇变暖
  • 1篇LGM
  • 1篇冰期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刘耕年
  • 3篇王凌越
  • 1篇孙才奇
  • 1篇易朝路
  • 1篇崔之久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变化预测被引量:14
2016年
根据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温度数据和多年冻土分布,模拟2099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与各类多年冻土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区在年均温升高1.8oC的情况下,大片多年冻土在高原西北部收缩至76.6°E以东,岛状多年冻土在高原东南部大面积消融,高山多年冻土在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地区收缩明显,多年冻土总面积是现代的83.4%;在年均温升高4oC的情况下,大片多年冻土收缩至77.4°E以东,岛状多年冻土中部小范围退缩,高山多年冻土在祁连山地区消融明显,仅在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山脉、祁连山山脉、横断山脉等高海拔山地发育,多年冻土总面积是现代的73%;在年均温升高6oC的情况下,大片多年冻土收缩至78°E,岛状多年冻土仅在中西部发育,高山多年冻土在部分极高山地区零星发育,多年冻土总面积是现代的50.8%。
焦世晖王凌越刘耕年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全球变暖
青藏高原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多年冻土边界变化的探讨被引量:6
2015年
位于中低纬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是第四纪高原隆升和冰期气候叠加的产物,与高纬多年冻土相比,具有厚度薄和不稳定的特点,对全球变化反应敏感.因此,评价冰期-间冰期多年冻土扩张-收缩过程和其范围重建,是研究高原环境变化的重要工作.本文依据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温度数据和《中国冰川冻土沙漠图》,对青藏高原现代大片多年冻土、岛状多年冻土和高山多年冻土分布进行恢复.依据来自冰川、冰缘和湖泊等证据,采用末次盛冰期气温较现代低7℃,全新世大暖期气温较现代高4℃,进行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多年冻土分布重建.重建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多年冻土扩张明显,面积约为现代冻土面积的195%;末次盛冰期大片多年冻土几乎覆盖整个高原,岛状多年冻土向东扩张明显,向西范围逐渐收缩变窄,高山多年冻土在喜马拉雅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等地区扩张明显.全新世大暖期多年冻土明显收缩,面积是现代多年冻土的73%;大片多年冻土收缩幅度较小,岛状多年冻土在高原东南部收缩明显,高山多年冻土在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等高海拔山地发育.
焦世晖王凌越孙才奇易朝路崔之久刘耕年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末次盛冰期全新世大暖期
重建青藏高原LGM和Altithermal多年冻土边界及环境
以青藏高原77个气象站点30年温度数据为基础,利用补点、插值等方法绘制了青藏高原地区等温线图.并结合《中国冰雪冻土图》,将青藏高原冻土第一次以大片多年冻土、岛状多年冻土和高山多年冻土三种类型进行区分恢复.通过研究现代气象...
焦世晖王凌越孙才奇刘耕年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全新世大暖期末次冰盛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