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佳丽

作品数:17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莪术
  • 4篇HPLC
  • 3篇药材
  • 3篇药效
  • 3篇四逆
  • 3篇四逆汤
  • 3篇蓬莪术
  • 3篇含量测定方法
  • 3篇和厚朴酚
  • 3篇厚朴
  • 3篇厚朴酚
  • 3篇厚朴酚与和厚...
  • 3篇GC-MS
  • 2篇药效成分
  • 2篇配伍
  • 2篇香附
  • 2篇挥发油
  • 2篇甘草
  • 2篇Α-香附酮
  • 2篇醋制

机构

  • 17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四川新绿色药...
  • 1篇四川工商职业...
  • 1篇香港大学
  • 1篇四川省骨科医...

作者

  • 17篇余佳丽
  • 14篇傅超美
  • 5篇廖婉
  • 5篇汪蕾
  • 4篇郑勇凤
  • 3篇彭伟
  • 3篇张慧敏
  • 3篇何瑶
  • 3篇王世宇
  • 3篇罗妮妮
  • 3篇任虹
  • 3篇刘芳
  • 2篇季宁平
  • 2篇卢君蓉
  • 2篇蒋燕萍
  • 2篇傅舒
  • 1篇涂禾
  • 1篇高天慧
  • 1篇朱力阳
  • 1篇严鑫

传媒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药与临床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成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2013年“...
  • 1篇“好医生杯”...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HPLC含量测定方法及厚朴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溶媒对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影响,研究其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提取液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色谱柱DiamonsilTM C18(250×4.6 mm,5μm),甲醇-水(78:2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4 nm;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70%乙醇热回流提取效果最佳。结论:不同提取溶媒对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有影响,70%乙醇热回流提取法最好,为厚朴及其复方制剂提取工艺的规范化奠定基础。
任虹何瑶刘芳傅超美王世宇张慧敏余佳丽
关键词:厚朴厚朴酚和厚朴酚
四逆汤中甘草与其它药味配伍药效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研究四逆汤中甘草与其他药味配伍后药效成分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异甘草素含量的变化.以甘草单煎液、甘草附子合煎液、甘草干姜合煎液、四逆汤为供试品,采用HPLC测定甘草中4种药效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甘草配伍不同药味之后...
彭伟蒋燕萍傅超美杨欢刘哿吚余佳丽
关键词:四逆汤甘草配伍机制药效成分
文献传递
印尼姜黄对刀豆球蛋白A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影响TGF-β1/Smad通路的机制探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印尼姜黄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药组及印尼姜黄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2 h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一次性尾静脉注射Con A 30 mg·kg^(-1)诱导小鼠肝损伤,禁食不禁水8 h后称量体重,摘眼球取血并脱颈椎处死动物,计算小鼠的肝脏、脾脏指数,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盐脱氢酶(LDH)活性及肝组织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3,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脏、脾脏指数、血清中ALT,AST,LDH及肝匀浆MDA,NO的水平显著升高,肝匀浆T-SOD水平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中TGF-β1,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的肝脏病变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印尼姜黄与联苯双酯均可明显降低肝炎小鼠的肝脏、脾脏指数,降低血清中ALT,AST,LDH及肝匀浆MDA,NO的水平,肝匀浆T-SOD水平明显升高;印尼姜黄高剂量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印尼姜黄高剂量组的小鼠肝脏组织中TGF-β_1,Smad3的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印尼姜黄对Con 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通过多位点影响肝组织TGF-β_1/Smad通路可能是其阻断肝损伤进程的机制。
汪蕾Nuriza Rahmadini高天慧余佳丽甘彦雄廖婉傅超美
关键词:刀豆球蛋白A肝损伤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HPLC含量测定方法及厚朴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溶媒对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的影响研究其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HPLC法测定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色谱柱DiamonsilC(250×4.6mm,5μm),甲醇-水(78:...
任虹何瑶刘芳傅超美张慧敏罗妮妮余佳丽
关键词:厚朴厚朴酚和厚朴酚
文献传递
香附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建立香附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方法测定香附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的特征性成分香附烯酮、圆柚酮、α-香附酮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附烯酮、圆柚酮、α-香附酮的含量。结果:共得到11个不同产地香附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建立了香附药材中香附烯酮、圆柚酮、α-香附酮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结论:本文建立了较完善的香附药材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了现有标准,可为更好地控制香附质量提供参考。
卢君蓉李文兵傅超美季宁平王世宇周莉江刘哿咿余佳丽
关键词:香附Α-香附酮
三七二醇皂苷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及其固有稳定性研究
2018年
目的:采用HPLC建立同时测定三七二醇皂苷提取物(PDS)中人参皂苷Rb_1和Rd两种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影响PDS固有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初步探索。方法:以乙腈-水系统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PDS主要成分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考察PDS主要药效成分在不同pH值溶液中以及在高温、高湿和强光照射条件下的固有稳定性。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b_1和Rd分别在0.1502~1.5020mg·mL^(-1)、0.0202~0.2022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5%、98.94%。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PDS主要药效成分人参皂Rb_1和Rd在pH 1.2的溶液中均迅速降解,24h内含量降低了90%以上;在高温、高湿和强光条件下含量降低幅度不大。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PDS含量测定及过程质量控制;溶液pH值会影响PDS的稳定性。高温、高湿和强光对PDS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该研究可为三七二醇皂苷新制剂的辅料与剂型的选择、处方设计及工艺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
余佳丽唐晓章周菲林美斯林大胜曹科
关键词:HPLC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稳定性
四逆汤中甘草与其他药味配伍药效成分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2
2015年
研究四逆汤中甘草与其他药味配伍后药效成分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异甘草素含量的变化。以甘草单煎液、甘草附子合煎液、甘草干姜合煎液、四逆汤为供试品,采用HPLC测定甘草中4种药效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甘草配伍不同药味之后4种药效成分含量均降低,且4种药效成分的含量均为甘草单煎液>甘草干姜合煎液>甘草附子合煎液>四逆汤。其中甘草苷质量浓度分别为11.18,9.89,9.67,9.17 mg·g-1;甘草酸质量浓度分别为20.76,15.58,11.30,8.52 mg·g-1;甘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66,0.57,0.45,0.24 mg·g-1;异甘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14,0.07,0.03,0.01 mg·g-1。因此,甘草配伍干姜后甘草中药效成分含量明显降低,为甘草可缓干姜之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甘草配伍附子后甘草中药效成分含量大幅度降低,为甘草解附子之毒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撑;甘草与附子、干姜共同配伍后甘草中药效成分含量进一步降低,说明四逆汤方中3味药相互依存相互牵制以共奏药效,体现了四逆汤药味之间相畏/相杀、相须/相使配伍的科学内涵。
彭伟蒋燕萍傅超美高飞杨欢刘哿吚余佳丽
关键词:四逆汤甘草配伍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HPLC含量测定方法及厚朴提取工艺研究
:比较不同提取溶媒对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的影响研究其提取工艺参数.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HPLC法测定厚朴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色谱柱DiamonsilTMC18(250&#215;4.6mm,5μm)...
任虹何瑶刘芳傅超美张慧敏罗妮妮余佳丽
关键词:厚朴酚和厚朴酚
附子不同炮制品对四逆汤质效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不同附子炮制品对四逆汤药效、毒性成分控制及药效学的影响,揭示国家药品标准中使用淡附片炮制品的科学性。方法:取生附片、淡附片、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分别制备成四逆汤1、2、3、4、5,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四逆汤中单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甘草酸、甘草苷和6-姜辣素的含量;采用小鼠急性抗脑缺氧模型,以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为药效指标,对比不同四逆汤的药效学差异。结果:不同附子炮制品制备的四逆汤中,单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4>四逆汤2>四逆汤1>四逆汤5>四逆汤3;双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5>四逆汤1>四逆汤3>四逆汤4>四逆汤2;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3>四逆汤5>四逆汤1>四逆汤4>四逆汤2;6-姜辣素的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1>四逆汤4>四逆汤3>四逆汤5>四逆汤2;且不同附子炮制品制备的四逆汤中,只有四逆汤2(淡附片)对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的影响均具有显著差异,有明显的脑缺氧保护作用。结论: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初步揭示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明确规定四逆汤方中使用淡附片炮制品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林美斯周菲陈雅兰傅超美彭伟杨晓琴余佳丽傅舒
关键词:四逆汤药效
三七药材-三七二醇皂苷指纹图谱及其物质群量值传递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同时适用于三七药材及其乙醇提取液、树脂洗脱液、三七二醇皂苷(PDS)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分析PDS制备的主要工艺环节物质群量值传递情况。方法:采用HPLC,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了三七药材及其中间产物,PDS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制备过程各关键工艺环节多批次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进行物质群的量值传递分析。结果: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能有效分离三七药材、中间产物及PDS各组分,标定了12批三七药材的16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5个主要色谱峰;各批次样品与其相应的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O.9;工艺过程较好地去除了药材中三七三醇皂苷类成分,而三七二醇皂苷类药效成分完整传递至PDS。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能充分展示三七药材、中间产物及PDS物质群变化及其量值传递情况,为中药新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精准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新模式;现有PDS主要工艺流程科学合理。
余佳丽唐晓章周菲林美斯林大胜邓义红
关键词:指纹图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