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美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vaspin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7例(SAP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51例(ACS组),另外选择50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血清vaspin水平,Gensini积分方法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并分析。结果 ACS组血清vaspin水平显著低于SAP组和对照组,ACS组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各组血清vaspin水平与Gensini积分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r=-0.762^-0.812;P<0.001)。多支病变组血清vaspin水平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和2支病变组。结论血清vaspin水平可作为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的新的血清标记物。
- 陈楠楠王加红龚群林姚建华张文佳吴文美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VASPINGENSINI积分
- 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方法 32例伴有上尿路梗阻与34例不伴有上尿路梗阻腺性膀胱炎的病理切片,光镜观察病理类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结果 2组病理类型主要为移行上皮型,其次为肠上皮型,其他类型较少,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泌尿上皮型与混合型相比,COX-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病理类型腺性膀胱炎之间免疫组化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具有不伴有上尿路梗阻的腺性膀胱炎相同的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目前尚难通过免疫组化测定p53、Ki67、p21、MMP-9、MUC1、MUC2、COX-2的表达来预示腺性膀胱炎的癌变趋势。
- 刘思宽李爱华左晓明吴文美陆鸿海张峰李威武方炜张炳辉
-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上尿路梗阻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
- 超高龄BPH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生存状况
- 2013年
- 目的评估85岁以上超高龄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RP)的手术风险和术后生存状态.方法55例85岁以上施行TUVRP患者(A组)与228例80岁以下患者(B组和C组)进行回顾性比较.A组55例85~97岁,平均年龄(87.91±2.70)岁;B组137例71~80岁;C组91例60~70岁.结果美国麻醉学会(ASA)评分A组高于B组和C组,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A组为(40.03±18.90) min,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4例存活者日常生活和行为能力(Barthel)指数(66.0±17.46),其中18例(52.94%)评分〉60;10例(29.41%)评分41~60;6例(17.65%)评分〈40.A组31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1.35±7.04,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具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QoL)1.23±0.76,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5岁以上BPH患者手术风险高于80岁以下.大部分患者术后可获得满意排尿功能和保持较好的日常生活能力.一次安全的TUVRP手术能够改善85岁以上BPH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 张晔李爱华吴文美陆鸿海张峰刘思宽王晖钱小强张炳辉方炜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生活质量
- 妇科术后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接受妇科术后发生下肢DVT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过妇科手术,但没有发生下肢DVT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职业性质、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恶性肿瘤及月经时期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DVT发病与年龄、体质量、职业性质、手术方式、恶性肿瘤、并发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恶性肿瘤、职业性质、并发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影响DVT发病的独立因素(P<0.05),其中并发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恶性肿瘤是危险因素,但职业性质中的体力劳动是DVT发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并发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妇科恶性肿瘤是妇科术后引起下肢DVT的危险因素,体力劳动是妇科术后引起DVT的保护因素。
- 瞿昌晶杨力郭旋俞申燕吴文美
-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妇科手术
- 基于机器学习分类判断算法构建心力衰竭疾病分期模型被引量:10
- 2014年
- 背景:早期发现心力衰竭及心力衰竭分期的正确诊断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但由于缺乏简单有效的心力衰竭分期诊断模型,使临床诊断心力衰竭较为困难,导致心力衰竭的确诊率和控制率都比较低。目的: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判断算法,建立心力衰竭分期模型,提高心力衰竭诊断和分期准确度。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共194例,以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分期为依据,采集与心力衰竭分期密切相关的特异性临床特征参数指标,对参数进行筛选,参考专家的临床确诊结果,采用Adaboost模型和SVM模型训练心力衰竭诊断和分期模型,获得诊断模型。结果与结论:采用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N末端B型利钠肽原、心率变异性等指标,Adaboost模型的灵敏度很高,达到了100%,而特异性为94.4%;同时SVM模型也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5%和89.4%。Adaboost分类模型可准确诊断心力衰竭症状,准确率达到89.36%。而在进一步确诊为心力衰竭的基础上,SVM分类模型能对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进行有效分期,B分期和C分期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6.49%和81.48%。说明结合Adaboost和SVM两种机器学习模型,能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分期提供较准确的模型。
- 苏枫张少衡陈楠楠王加红姚建华唐静辉吴文美陈德
- 关键词:实验动物心力衰竭诊断支持向量机疾病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