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静

作品数:19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市巴蜀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学业
  • 4篇学业评价
  • 4篇品德
  • 4篇课堂
  • 3篇学生学业
  • 3篇学生学业评价
  • 3篇社会
  • 3篇小学品德
  • 3篇教育
  • 2篇德育
  • 2篇心灵
  • 2篇学科
  • 2篇品德课
  • 2篇品德学科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1篇德育工作
  • 1篇德育工作者
  • 1篇队员
  • 1篇新课程改革

机构

  • 12篇重庆市巴蜀小...

作者

  • 12篇李明静
  • 1篇潘南

传媒

  • 3篇课堂内外(教...
  • 2篇中小学德育
  • 1篇进展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教师
  • 1篇师资建设
  • 1篇新课程(教研...
  • 1篇课外语文(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破解学生行为评价难题——基于小学品德课程的尝试
2016年
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结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分年段设计观测点,细化评价内容;激活多元主体积极性,创新评价方式,构建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行为评价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实现社会性发展。
李明静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品德破解教育质量
创新评价方法 凸显年段特色
2014年
重庆市巴蜀小学课题组在低、中、高各学段,将行为评价过程融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建立特色的评价体系,探索出了一套学生行为评价的新机制,创出了特色,取得了实效。
李明静
让队员在“三色”教育活动中快乐成长
2014年
培养具有合格公民素质的新一代四好少年是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定向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主要途径。但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萌发他们对真善美,对卓越的追求呢?我根据国情的需要和少先队组织的属性,结合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爱党、爱祖国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活动,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教育活动,以科学艺术为主题的蓝色教育活动。现对活动过程作个梳理。
李明静
关键词:教育活动少先队工作队员少先队组织公民素质心灵世界
建立学生行为评价的基本模式 走向深度的学业评价研究
2015年
对于行为评价模式的建构研究,重庆市巴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从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行为评价人手,将评价过程融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建立特色的评价体系,探索出了一套学生行为评价的新机制,创出了特色,取得了实效。
李明静
关键词:学业评价社会课堂
小学品德学科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学业评价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重大难题。小学品德学科开设以来,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突破口,以期末试卷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全期学业成绩的状况普遍存在。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严重背离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无法实现课程的价值追求。我们认为,评价不仅是为了儿童的学习,其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描述活动过程、解释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
陶元红李明静
关键词:学生学业评价纸笔测试活动课过程化
建设“真实·思辨·轻松”的品德学科课堂文化
2014年
一、建设品德学科律动课堂文化的基础 品德学科在学校专任教师少,以前主要是通过赛课为平台进行研究,培养出了多名在全市乃至全国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尤其是近三年来进行了持续的律动课堂研究:1.通过2010年全市教学技能大赛,形成了品德学科备训团队——支持续关注和讨论学科教学的骨干力量;2.通过2011年开始的学科组建设,组长带领5位专任教师为工作主体,逐渐形成常态的大组教研和小学校日常研讨机制;3.通过重庆市“品德课学生学业评价”课题,日常课堂教学有了科学的方法来指导.
李明静
关键词:课堂文化品德课思辨学生学业评价学科组建设
开放的语文课堂展现育德魅力
2014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开放的语文课堂,是指在教学上打破上课时老师和教材的约束,多多参加社会的体验活动,不局限于课程本身,做到每个学科之间互相贯通。
李明静
关键词:育德教学
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现场实施机制的探索
2024年
重庆市巴蜀小学在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上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的实施机制。通过加强多元主体协调、整合多源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内容阐述及善用大思政理念四个方面的努力,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实现了课程思政的全面融入。学校采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教育资源与育人方式,打造教育数智平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展示优秀教学案例和生动案例,引导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潘南李明静
以“一体化课堂”育人实现儿童“知行合一”
2019年
一个儿童的生活有三重:上学时过的是学校生活,散学后过的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如何避免教育与生活脱节,使儿童在三重生活的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已成为德育工作者绕不开的话题。"学科+生活"的德育实践主张回归儿童完整真实的生活,以实践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小中大课堂一体化"的育人方式,即依托"教室小课堂"、拓展"学校中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解决知识与生活分离的问题,促使儿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李明静刘跃平
关键词:知行合一德育工作者育人方式小课堂社会大课堂
在和谐交往中敞开心灵之门
2013年
一、初识 “上课。” “起立。” “同学们好!” “报……告……”声音细长而无力。
李明静
关键词:和谐交往心灵上课同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