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峰

作品数:2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牙种植
  • 2篇牙龈
  • 1篇牙种植体
  • 1篇义齿
  • 1篇硬组织
  • 1篇术后
  • 1篇前牙
  • 1篇种植体
  • 1篇临时冠
  • 1篇美学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2篇吴敏节
  • 2篇邹立东
  • 2篇张相皞
  • 2篇梁峰

传媒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临时冠成型术后1年牙龈稳定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经临时冠牙龈成型后的上前牙种植修复负重1年后的牙龈形态学变化,探讨临时冠对牙龈组织进行干预的可靠性。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间因上前牙缺失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78例(男37例,女41例),在行种植上部修复前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进行牙龈形态的诱导,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修复即刻及1年后测量近、远中牙龈乳头及唇侧龈缘水平高度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经过牙龈成型后再进行种植上部修复,修复1年后近、远中牙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16±0.58)mm和(0.10±0.53)mm,唇侧牙龈水平变化仅为(0.10±0.41)mm。经临时冠诱导成型后的牙龈形态在种植修复1年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在前牙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对软组织的成型技术临床可行,近期美学效果可靠。
吴敏节张相皞邹立东梁峰
关键词:牙种植体牙龈义齿美学
前牙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修复2年后软、硬组织稳定性比较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比较前牙区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两组病例在修复2年后其软、硬组织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就诊的拟在前牙区1~2颗不相邻的牙位进行种植治疗的健康患者38名,共植入43颗种植体。在行种植上部修复前均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进行牙龈形态的诱导,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修复即刻及2年后测量近远中牙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高度以及种植体近远中侧骨水平的变化。结果:前牙即刻种植组完成16例,植入种植体17颗;常规种植组完成22例,植入种植体26颗。两组病例在永久修复前种植体稳定性系数值(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在修复2年后近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15±0.42)mm和(0.06±0.65)mm,远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06±0.50)mm和(0.02±0.57)mm;唇侧龈缘水平平均丧失分别为(0.15±0.23)mm和(0.15±0.46)mm;种植体骨吸收量在近中侧分别为(0.67±0.35)mm和(0.69±0.49)mm,远中侧分别为(0.73±0.31)mm和(0.75±0.48)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病例在修复后2年内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软、硬组织均很稳定,提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可靠的修复效果。在严格掌握适应征的前提下,前牙区的即刻种植与常规种植在修复后的近期效果相当,但即刻种植在缩短疗程方面显然要优于常规种植。
吴敏节张相皞邹立东梁峰
关键词:牙种植牙龈前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