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华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言尽意
  • 2篇知识
  • 2篇年级
  • 2篇走出课堂
  • 2篇尽意
  • 2篇课堂
  • 2篇教学活动
  • 1篇学记
  • 1篇一波三折
  • 1篇知识网
  • 1篇知识网络
  • 1篇知识网络图
  • 1篇人教版教材
  • 1篇数学
  • 1篇数学文化
  • 1篇思考题
  • 1篇文化
  • 1篇考题
  • 1篇课堂教学

机构

  • 5篇瑞安市马鞍山...

作者

  • 5篇李晓华
  • 2篇夏瑞雪

传媒

  • 2篇教学月刊(小...
  • 1篇小学数学教师
  • 1篇小学教学参考...
  • 1篇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在实践操作中完善想象——对一道思考题的两次探索
2013年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7页,有一道组合图形的复习整理后的思考题,题目如下:
李晓华
关键词:思考题人教版教材
一波三折悟推理——例谈类比推理在教学中的或然性
2018年
不完全归纳和类比推理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常常运用这两种推理方法得出结论,而这也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存在错误的思维定势,认为不完全归纳和类比推理得出的规律都是正确的,以至于我们的教学缺少质疑精神。本文通过三次剪绳子活动,建立规律又打破规律,然后重新建立规律,再打破规律,一波三折,层层推进,不断质疑、不断探究,感悟类比推理的或然性。
李晓华夏瑞雪
关键词:一波三折或然性
例谈计数器在三年级口算乘、除法中的运用
2016年
计数器的使用范围大多是在教学认识数的时候,借助计数器来体会十进制计数单位,包括数的组成、读数和写数。其实在三年级口算乘、除法时也可以使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完成从生活世界到数学世界的数学化过程。
李晓华夏瑞雪
关键词:计数器
言尽意未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2014年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的缺乏;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习惯性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老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李晓华
关键词:言尽意教学活动知识教室学记
言尽意未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2013年
《礼记·学记》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会习惯性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老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李晓华
关键词:言尽意教学活动数学文化知识网络图课堂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