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丽贤

作品数:9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凶险
  • 2篇孕妇
  • 2篇妊娠糖尿病
  • 2篇胎盘
  • 2篇前置胎盘
  • 2篇子宫
  • 2篇疗效
  • 2篇后出血
  • 2篇产后
  • 2篇产后出
  • 2篇产后出血
  • 2篇出血
  • 1篇蛋白
  • 1篇动脉置管
  • 1篇多巴
  • 1篇凶险型前置胎...
  • 1篇血管

机构

  • 9篇深圳市妇幼保...
  • 4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丽贤
  • 3篇许曼
  • 2篇廖义鸿
  • 2篇秦薇
  • 1篇张丽
  • 1篇江丽萍
  • 1篇陈彬
  • 1篇陈敦金

传媒

  • 3篇中国生育健康...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中华产科急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严重产后出血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2023年
严重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累积出血量达到或者超过1000 ml[1]。严重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一直居全球包括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改变,高龄孕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性疾病及妊娠合并症增加,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亦逐年升高。严重产后出血可在短时间内引发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微循环障碍、感染等并发症,甚至会直接导致孕产妇死亡[2]。此外,严重产后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还会出现其他脏器的损伤和机能紊乱,其中肠道微生态紊乱不容忽视。早在上世纪60年代,Ravin等[3]就提出了肠道可能是外科病人全身感染的细菌来源的设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来源的成分可以通过肠道屏障进入全身循环系统并调节免疫稳态,肠道菌群失调及内毒素血症可加速病情的进展,导致不良预后。现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严重产后出血患者的肠道屏障、肠道菌群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确定此类患者菌群失调的原因和后果,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干预策略提供新的视角。
李丽贤秦薇王施元陈敦金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孕产妇死亡原因外科病人高龄孕妇
术前子宫动脉置管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寻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最佳临床干预手段。方法回顾分析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共12例病历资料,均经子宫动脉置管,分娩后即时给予子宫动脉栓塞,将胎盘剥离后进行子宫切口缝合。同时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输血率及输血量,子宫切除率,感染及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输血率为41.67%,对照组输血率为60.8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发现胎盘植入4例,胎盘粘连1例,所有观察患者中有11例患者介入治疗后成功保留子宫,1例在胎儿娩出时瞬时出现大量子宫出血,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未产生作用,进行全子宫切除,占总数的8.33%,对照组中子宫切除率为17.39%,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4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在新生儿评分中有所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前应用子宫动脉置管,并且在胎儿娩出后马上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综合手术治疗方法,降低治疗危险性,造福广大孕产妇和胎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丽贤许曼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置管
妊娠糖尿病脂联素、炎性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同炎性因子表达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妊娠糖尿病患者45例为 A 组,另选同期进行规律产检的健康妊娠妇女51例为 B 组,健康未孕妇女56例为 C 组,测定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炎性因子相关指标、胰岛素水平,并对其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 C 组脂联素(APN)高于 A、B 两组,血清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 A、B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 Fins外,A、B 两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 相关分析表明,妊娠期妇女 APN 同炎性因子 IL-6、TNF-α及 HOMA-IR 指数均呈负相关(P <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会出现显著下降,从而导致炎性反应,并加重胰岛素抵抗,三者具有密切相关性。
许曼李丽贤廖义鸿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炎性反应
甲基多巴及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对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44
2017年
目的探讨甲基多巴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叭1年3月—2014年9月本院共收治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综合征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甲基多巴及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6.1%,总有效率97.6%,均高于对照组(31.7%、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脏指数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AP,24h pro、TRP和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6%,显著低于对照组(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基多巴及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综合征效果好,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许曼李丽贤廖义鸿
关键词: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疗效安全性
家庭医师服务模式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家庭医师服务模式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定期门诊体检的婴儿4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00例,干预组接受家庭医师服务模式干预措施至18月龄,对照组接受传统儿童保健门诊服务至18月龄。记录两组婴幼儿1、3、6、9、12和18月龄时身长和体质量,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两组婴幼儿1、18月龄进行测试,记录两组婴幼儿1、18月龄时营养性疾病发病情况。结果干预组婴幼儿6、12和18月龄时身长和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18月龄时婴幼儿各能区发育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婴幼儿(P<0.05)。干预组18月龄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及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婴幼儿(P<0.05)。结论家庭医师服务模式促进了婴幼儿的身心发育,降低了婴幼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病,值得在国内进行推广。
许伟红胡晓周李丽贤吴昕杰
关键词:家庭医师婴幼儿生长发育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正常孕妇妊娠结局差异比较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并行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0例为糖尿病组,同期选取健康孕妇75例为对照组,观察并统计两组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 的发生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剖宫产率也显著升高(P<0.05);妊娠糖尿病孕妇中出现巨大胎、早产、胎儿窘迫、高胆红素血症者显著增加.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显著增加了孕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剖宫产率,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必须加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护理管理,改善母婴结局。
李丽贤江丽萍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
Bakri球囊填塞术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Bakri球囊填塞术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球囊组与对照组,球囊组采用Bakri球囊填塞术治疗,对照组采用B.Lynch缝合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球囊组均成功止血,但两例患者出现复发产后出血(PPH),对照组止血失败9例。球囊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为(12.9±3.0)g/L,术后24h出血量为(36.5±6.1)ml,止血成功率为95.5%,术后产褥病发生率为0;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为(20.4±5.9)g/L,术后24h出血量为(160.3±10.6)ml,止血成功率为80%,术后产褥病发生率为13.3%。球囊组在术后24h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术后产褥病发生率、止血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kri球囊填塞术治疗难治性PPH疗效明显,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李丽贤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2B基因和妊娠糖尿病的关系
2017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2B基因(CDKN2A/2B)和妊娠糖尿病(GDM)的相关性,为GD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GDM患者56例(GDM组)进行研究,同时选取正常糖耐量孕妇108例(正常组)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98例(T2DM组)进行对比,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清晨空腹采血后进行DNA的提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观察三组受试者CDKN2A/2B基因分布频率情况,并对CDKN2A/2B基因多态性与GDM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三组受试者中CDKN2A/2B基因rsl0811661位点均存在于TT、TC、CC三种基因型。TT基因分布频率,GDM和T2DM组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GDM组和T2D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CC分布频率显著高于GDM组和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组和T2DM组CC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TC分布频率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等位基因T的分布频率(34.3%)显著低于GDM组(58.9%)和T2DM组(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GDM组与T2DM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相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发现,rs10811661危险等位基因T与GDM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4.227,P<0.05)。结论 CDKN2A/2B基因rs10811661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其等位基因T可能为GDM的风险最高的等位基因,CDKN2A/2B基因可能是GDM的易感基因之一,可能为GDM和T2DM共同的易感基因。
李丽贤许曼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相关因素以及围产期结局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病相关因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2月1日-2018年2月28日于某医院接受治疗并进行分娩的27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根据胎盘植入的情况,分为植入组65例,非植入组205例,对比2组临床特点与分娩相关情况。结果植入组与非植入组在平均年龄、分娩孕周、孕次、产次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植入组高龄孕妇、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以及前次剖宫产未经阴道试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植入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植入组术中出血量为2846.3±435.2ml、术中术后输血率为60%、子宫切除率为6.2%以及转入ICU发生率为44.6%,均显著高于非植入组术中出血量743.6±167.3ml、术中术后输血率22.4%、子宫切除率0%及转入ICU发生率3.4%,2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植入组新生儿早产发生率为60%,显著高于非植入组25.9%,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与高龄、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以及前次剖宫产未经阴道试产之间密切相关。此外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较多,子宫切除率较高,且极易发生新生儿早产。
陈彬张丽秦薇李丽贤
关键词:子宫切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