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层螺旋CT对焊工尘肺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早期焊工尘肺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7例我院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Ⅰ期及Ⅱ期电焊工尘肺分析其42次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27例常规CT扫描显示了特征性的表现,其中23例(23/27,85.2%)表现为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央磨玻璃微结节,其中12例(12/23,52.2%)伴有分支状细线影;1例(1/27,3.7%)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3例(3/27,11.1%)仅为分支状细线影。结论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叶磨玻璃密度微结节和分支状细线影是焊工尘肺的常见表现。
- 刘云峰荣光生王宝春高大圣周晓秋操啸王晶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前列腺动脉CTA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前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1年
- 探讨在进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前使用前列腺动脉CTA对其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共计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根据患者术前是否进行前列腺动脉CTA检查作为分组依据,对照组术前未采用CTA检查,研究组术前接受CTA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症状与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升,P<0.05;两组患者IPSS评分与QO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前采用前列腺动脉CTA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建议广泛应用。
- 管云王国亮胡茂能刘云峰杨艳
- 关键词:手术时间
- 螺旋CT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研究胃癌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 spiral,MSCT)的影像特点,探讨其对胃癌TNM分期的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方法分别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9例胃癌患者进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影像特点并对其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临床术后病理分期进行对比分析,分期的准确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T1期准确率为66.7%(4/6);T2期准确率为72.7%(8/11);T3期准确率为75.0%(36/48);T4期准确率为100%(4/4)。总准确率为75.4%(52/69),总一致性Kappa=0.558,P=0.000;N分期准确率分别为N0期88.2%(15/17),N1期46.9%(15/32),N2期83.3%(10/12),N3期100%(8/8),总N分期准确率为69.56%(48/69),敏感性63.5%,特异性88.2%,一致性Kappa=0.579,P=0.000;M分期中M0期准确率均100%,M1期准确率76.9%(10/13),一致性Kappa=0.844,P=0.000。结论 MSCT在胃癌患者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有较好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王宝春周晓秋汤厚阔刘云峰操啸高大圣王晶
- 关键词:胃癌分期病理分期多层螺旋CT
- 头颈部CTA联合毛细血管指数评分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毛细血管指数评分(CIS)对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我院106例MCA狭窄闭塞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均行头颈部CTA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完成CIS,根据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n=49,mRS评分>2分)与预后良好组(n=57,mRS≤2分)。比较两组CTA特征、CI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A特征、CIS对MCA闭塞ACI患者预后的影响,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斑块类型、软斑块表面伴钙化环的混斑钙化环厚径、软斑厚径及侧支循环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P-CIS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软斑或混斑、侧支循环分级为不良、P-CIS均为MCA闭塞AC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斑块类型、侧支循环分级、CIS联合预测MCA闭塞ACI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802,高于单独预测。结论头颈部CTA联合CIS可有效评估MCA闭塞ACI患者预后情况,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 高大圣胡茂能王晶刘云峰卫伟
-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大脑中动脉闭塞预后
- 吉西他滨、顺铂动静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吉西他滨、顺铂结合吉西他滨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晚期NSCLC初治病例行GP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BAI d1,顺铂50 mg/m^2BAI d1;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d8)治疗。结果在可评价的60例患者中,CR 3例,PR 35例,SD 17例,PD 5例,总有效率63%。其中腺癌22例,有效率45%;鳞癌38例,有效率74%(P<0.05);中央型37例,有效率73%;周围型23例,有效率48%(P<0.05)。结论 GP方案经动静脉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效果确切,疗效与肿瘤的解剖部位、病理分型有明显相关性。
- 含笑曹建民史东宏刘云峰
- 关键词:非小细胞性肺癌吉西他滨顺铂近期疗效
- 16层螺旋CT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Br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对76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横断面扫描及MPR、VR。并对累及后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进行Sanders分型。结果 76例病例共显示91侧跟骨骨折,其中关节外骨折15侧,包括前突骨折3侧、载距突骨折2侧、跟骨结节骨折8侧、鸟嘴型骨折2侧;关节内骨折76侧,累及后跟距关节面62侧、跟骰关节面35侧,对62个累及后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Ⅰ型10侧,Ⅱ型26侧,Ⅲ型17侧,Ⅳ型9侧。发现8处X线漏诊的骨折。结论术前MS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可以准确的对跟骨骨折进行分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提供很大的帮助。
- 周晓秋王宝春操啸刘云峰高大圣
- 关键词:跟骨骨折
-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病理特征,包括病灶的数目、形态、密度、边界、强化度、邻近结构改变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并比较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结果甲状腺良性病变37例(滤泡性腺瘤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单发结节20例,多发17例,共67个病灶;7例恶性病变(甲状腺癌)8个病灶,单发6例,多发1例。甲状腺良性病灶形态不规则6个(9.0%)、边界不清楚18个(26.9%)、钙化17个(25.4%)、包膜不完整19个(28.4%);恶性病灶形态不规则7个(87.5%)、边界不清8个(100%)、钙化5个(62.5%)、包膜不完整8个(100%);4例恶性病变伴颈部淋巴结转移(57.1%),37例良性病变均无淋巴结转移。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在结节形态、边界、微小钙化、包膜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良恶性结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结节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97.3%,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94.7%,准确率93.2%。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一定的CT特征性,CT在其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周晓秋王宝春刘云峰王晶操啸高大圣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 16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MSCTU)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理2010年10月—2015年5月临床资料完整的95例泌尿系统疾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获得平扫、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图像,将原始资料传至工作站中进行后处理,获得MPR、CPR、MIP和VR图像。结果泌尿系结石31例、膀胱病变25例、输尿管病变14例、肾盂旁囊肿及肾盂源囊肿9例、先天性发育异常12例,其他肿瘤性病变7例。95例患者CTU三维重建图像均可清晰显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大小、形态、位置,高密度结石影及泌尿系肿瘤的软组织肿块,管壁增厚与管腔狭窄情况。结论 CTU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重建功能强大、后处理图像清晰等优越性,能提高双肾、输尿管及膀胱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 刘云峰周晓秋王宝春高大圣操啸王晶孔婧婧
- 关键词:尿路造影术泌尿系统疾病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 螺旋CT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分析CT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手术证实的消化道穿孔病例,术前行立位腹部平片检查者41例,腹部CT扫描者51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41例X线片检出游离气体26例,CT检出50例,CT检出率高于普通X线检查(P<0.05)。CT显示腹内游离气体呈新月状或小气泡影(50例),胃肠穿孔处周围局限性积液或蜂窝织炎(34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肠梗阻(5例),胃肠壁增厚(25例),胃肠壁肿块(2例),胃肠壁缺损(4例),腹水(30例)。CT对穿孔病因的诊断符合率为68.6%(35/51),对穿孔部位的诊断符合率为88.2%(45/51)。结论螺旋CT诊断胃肠道穿孔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且对穿孔部位和病因的诊断也具有重要价值。
- 周晓秋王宝春操啸刘云峰
- 关键词:腹部胃肠穿孔
- 造影剂动脉达峰时间及强化峰值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造影剂动脉达峰时间(PT)及强化峰值(PA)影响因素。方法:搜集29例螺旋CT实时监控技术(Smart Prep)动态增强患者的扫描参数,采用单因素相关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研究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体重用药量对PT及PA的影响程度。结果:29例患者PT与体重、身高、BMI正相关,与患者的年龄、心率、血压、体重用药量不相关;PA与体重、BMI、患者舒张压负相关,与体重用药量正相关,与患者年龄、身高、心率、收缩压无关。女性PT快于男性,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根据患者的BMI及舒张压适当调控患者注射对比剂的体重用药量及延时扫描时间,以期用最少造影剂,获得最佳诊断图像。
- 杨艳王晶刘云峰王全帮蔡国新
- 关键词:CT动态增强达峰时间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