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龙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5篇水稻
  • 7篇防效
  • 5篇田间
  • 4篇稻瘟
  • 4篇稻瘟病
  • 4篇瘟病
  • 3篇杀菌剂
  • 3篇田间防效
  • 2篇稻秸
  • 2篇稻瘟病菌
  • 2篇药剂
  • 2篇增产
  • 2篇生长发育
  • 2篇施用
  • 2篇水稻产量
  • 2篇水稻稻瘟病
  • 2篇水稻秸秆
  • 2篇咪鲜胺
  • 2篇秸秆
  • 2篇枯病

机构

  • 18篇黑龙江省农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北大荒垦丰种...

作者

  • 18篇王小龙
  • 15篇李洪林
  • 12篇宋伟
  • 2篇段晓明
  • 2篇吴亚晶
  • 2篇崔伟
  • 1篇刘凤艳
  • 1篇台莲梅
  • 1篇吴红
  • 1篇高红星
  • 1篇贺海生
  • 1篇刘玲雪
  • 1篇杨丽颖

传媒

  • 8篇现代化农业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新农民
  • 1篇新农业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农药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现代农药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除草剂组合对水稻杂草防效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明确不同除草剂配方组合对水稻生长影响及杂草防除情况。通过比较杂草鲜质量、株防效与水稻产量,分析除草剂配方防除效果。[结果]试验田第1次封闭使用丙炔草酮+吡嘧磺隆、第2次封闭使用丁草胺+吡嘧磺隆对杂草防效最好,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为83.3%、96.1%,鲜质量防效分别为86.1%、97.9%,显著高于对照。[结论]在寒地水稻种植地区,推荐使用除草剂组合第1次为丙炔草酮、吡嘧磺隆和第2次为吡嘧磺隆、丁草胺。
宋伟李洪林王小龙张苗森吴亚晶
关键词:水稻除草剂杂草防效
咪鲜胺和氟硅唑混配对水稻褐变穗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明确不同药剂对水稻褐变穗的防治效果、持效期,为该病害防治提供依据。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调查不同药剂处理后褐变穗的病情指数、水稻的农艺性状、稻粒中健康粒与变色粒来确定试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15d防效最好的是75%拿敌稳处理,防效分别为62.16%、65.19%,6个药剂处理都随着时间的增加防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处理中健康饱满谷粒最重、变色瘪粒最少的是75%拿敌稳处理;产量最高的是75%拿敌稳处理,产量为11866.7kg/hm^2。
李洪林台莲梅张苗森王小龙宋伟
关键词:水稻褐变穗药剂病情指数
2018年侧深施肥肥料对比试验总结
2019年
本试验通过侧深施肥技术不同种肥料之间的对比,意图寻找出适合本地区的侧深施肥专用肥料,淘汰产量不好或施用不畅的肥料。结果表明希林索及硝基复合肥产量过低,不能满足本地产量需求,善绿福、炭基肥和化农纳米三种肥料虽然产量上可以满足本地需求,但是肥料颗粒硬度不足,需改进后方可应用于侧深施肥。
王小龙
关键词:水稻侧深施肥
粳稻秸秆加速腐熟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5年
针对黑龙江省秋季温度低、时间短,当年水稻秸秆不能完全熟化,第2年稻田生态不良等特点,开展初期秸秆还田土壤环境演化特点及水稻生长发育状态研究;开展稻草加速腐熟技术的研究,对相关性的秸秆腐熟剂进行筛选。
崔伟刘凤艳李洪林张苗森王小龙
关键词:水稻秸秆腐熟技术粳稻稻田生态生长发育
香粳水稻“三江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1年
水稻“三江6号”具有优质、抗倒、抗病、香粳等特点,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6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500℃左右。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130.1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21增产9.2%。针对该品种穗长、抗倒、抗病、喜肥等特性创建并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对水稻优质高产品种安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段晓明吴红贺海生王小龙李洪林
关键词:水稻栽培
水稻应用华米360有机纳米育秧材料试验总结
2019年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进行试验,研究水稻应用华米360有机纳米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华米360有机纳米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为543.7kg/667m^2,比对照增产25.7kg/667m^2,增产率为4.96%。
王小龙
关键词:水稻
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三江地区主栽品种龙粳31和空育131不同插秧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地区,龙粳31最适合的插秧密度为30 cm×12 cm,产量为10 506.0 kg/hm2;空育131最适合的插秧密度为30 cm×14 cm,产量为10 506.0 kg/hm2。
王小龙李洪林吴亚晶张苗森
关键词:水稻插秧密度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015年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基肥、蘖肥、穗肥分别施尿素78.0、97.5、58.5 kg/hm2时,水稻株高、分蘖、干物质积累好于其他处理,产量增产率最高,达到3.7%。
张苗森刘玲雪王小龙杨丽颖
关键词:水稻氮肥施用量产量性状增产率
不同壮秧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病害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研究种衣剂与不同壮秧剂搭配对水稻的影响,进行了亮盾种衣剂与7种壮秧剂搭配使用的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提供的7种壮秧剂与亮盾种衣剂搭配使用能减少苗床病害、提高秧苗素质、改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促进水稻产量增加。其中益农壮秧剂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9.81%,苗必壮、银达、沃地佳的增产效果也较好,增产率分别为7.21%,6.56%,6.43%。
宋伟李洪林张苗森王小龙
关键词:壮秧剂秧苗素质
稻瘟酰胺和咪鲜胺不同配比对水稻稻瘟病菌的联合作用及田间小区防效
2016年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稻瘟酰胺、咪鲜胺不同配比对稻瘟病菌的联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稻瘟酰胺和咪鲜胺的EC50值分别为7.5007、0.0340mg/L,稻瘟酰胺和咪鲜胺按1∶1、1∶3、1∶5、1∶7、1∶9混配,测定结果为1∶3效果最好,其EC50值为0.0799mg/L,协同作用率为1.6783,表现为增效作用。
李洪林宋伟王小龙张苗森
关键词:稻瘟病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