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涛
- 作品数:17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共南京市委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中华民族精神与统一战线工作
- 2005年
- 中华民族精神与统一战线工作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 苏海涛
-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统一战线
- 从南京《静海寺》到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 1997年
- 提到南京的《静海寺》,大家都知道:1842年8月,清政府的代表在这里屈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至此,它成为腐败的清政府使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和巨大屈辱的历史见证。但静海寺的建立,却是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功绩。一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8年),中华民族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导庞大的远洋船队,七次远涉重洋,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万倾碧波之上。在近三十年里,经历了亚洲、非洲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航程遍及东南亚、孟加拉湾、阿拉伯海、红海及东非沿岸。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创举,是明朝永乐鼎盛时代的标志,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明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 苏海涛
- 关键词:邓小平郑和下西洋对外开放政策清政府历史唯物主义不平等条约
-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与思想解放
- 1998年
-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原理之一,历来是我们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理论都是社会的思想和历史的思想,每个时代思想家的理论也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总结出来的。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思想正是时代和中国社会现实呼唤的产物。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方针和任务,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 苏海涛
- 关键词: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统一战线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中华民族精神与统一战线工作被引量:1
- 2004年
-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群体意识 ,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与统一战线工作有一定的联系 ,彼此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广泛社会基础 ,统一战线工作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苏海涛
-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统一战线工作思想品格道德规范
- 和谐文化与统一战线构建和谐社会被引量:1
- 2007年
-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的战略任务。和谐是进步社会的精神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包容性,有着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独特优势。和谐是统战工作的精神内涵。发挥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其作用的途径、方式、载体,实现统一战线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弘扬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使社会创造活力充分涌现;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方面的作用充分体现。
- 苏海涛
- 关键词:统一战线和谐社会
-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南京统一战线
- 2005年
- 南京统战工作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与整合的功能,发挥统一战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的独特资源优势。团结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和各界人士共同致力于“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创造活力充分涌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方面的意愿得到充分表达,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各方面代表人士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体现,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和谐。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认真贯彻落实,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化解,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加强南京海外统战工作,营造中华儿女致力于统一祖国和振兴中华的新局面。
- 苏海涛
- 关键词:统一战线
- 两岸和平统一的新纲领——学习胡锦涛同志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主张和建议被引量:3
- 2007年
- 近年来,胡锦涛同志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主张和建议,针对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构建了新时期对台工作的战略框架,是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思想的重要创新,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思想,丰富了对台方针政策的内涵,是开创两岸和平发展的新纲领,对于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苏海涛
- 关键词:两岸关系
-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 邓小平关于现在世界上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的论述,是对现时代本质特征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概括,宣告了以争取和平与发展为两大主题的这一新时代的来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论的确立。...
- 苏海涛
- 关键词:邓小平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 文献传递
- 知识分子的希望所在──江苏高等院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初探
- 1994年
- 知识分子的希望所在──江苏高等院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初探苏海涛高等院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高校知识分子中,党外知识分子占大多数。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就是要最大地调动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人尽其才,使他们在各项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
- 苏海涛
-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党政领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社会实践活动
- 知识分子的希望所在——江苏高等院校知识分子工作的理论初探
- 1995年
- 高等院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是生产精神产品、推动物质生产的大本营,高校中的知识分子作为人类智慧的载体的传播者,他们最大的要求是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最大的愿望是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地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人尽其才,用其所长,使他们在各项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做好高校知识分子工作有着深刻的实践与理论的内涵。本文试图从江苏高校知识分子工作的角度探讨知识分子工作的理论,从而实现促进发展社会科技文化生产力的愿望。
- 苏海涛
-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高校知识分子民主党党政领导文化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