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洋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PEG-PLA-PGL/RGD涂层支架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PEG-PLA-PGL/RGD涂层支架置入后对猪冠状动脉内皮化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以PEGPLA-PLG聚脂肪酸为载体,通过载体接枝精氨酸-甘-天冬氨酸三肽聚合物(RGD),制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载RGD冠脉支架。实验分为裸支架组、紫杉醇涂层支架组、PEG-PLA-PGL/RGD涂层支架组,每组实验小型猪6只,将相应支架分别置入到每组猪的冠状动脉损伤段,分别4周及12周后处死,取出支架段血管行病理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管腔面积(lumen area,LA)、内弹力膜面积(internal elastic membrane area,IEMA),并根据LA及IEMA计算出新生内膜面积(neointima area,NA)及面积狭窄百分数(percentage of area stenosis,%AS)。结果 PEG-PLA-PGL/RGD涂层支架组内膜增生面积较裸支架组明显减低(P<0.05),PEG-PLA-PGL/RGD涂层支架组内膜增生面积与紫杉醇涂层支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PEG-PLA-PGL/RGD涂层支架较裸支架,可明显加速内皮修复,明显降低再狭窄的发生,是一极具前景研究方向。
- 张基昌宋春莉刘斌赵卓李倩刘佳刁鸿英鲁洋于雲鹏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内皮祖细胞
- 创新驱动下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继续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实践领域和研究范畴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文章重点阐述了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教育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差距,以及我国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 宋春莉刘佳刘建根鲁洋刘一航张小昊
- 关键词:继续教育
- 恶性心律失常危险性指标筛选研究
-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容易判断、简单易行的指标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做一比较,以筛选出最有效地预测因子.方法 患者均为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
- 鲁洋刘斌杨东辉史永峰刘建根
- 一种新型具有内皮祖细胞捕获能力的冠状动脉支架涂层材料体外血液相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材料表面RGD修饰PEG-PLA-PGL共聚物涂层体外血液相容性,为该聚合物作为冠状动脉内支架涂层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裸钢片、PEG-PLA-PGL聚合物涂层钢片为对照组,通过体外溶血实验、血小板吸附数量测定、抗凝血时间测定及蛋白吸附评价RGD修饰PEG-PLA-PGL共聚物(PEG-PLA-PGL/RGD)涂层钢片的体外血液相容性。结果裸钢片、PEG-PLA-PGL组、PEG-PLA-PGL/RGD组三组钢片溶血率均<5%,无溶血作用;与标本血比较,三组钢片APTT均表现出明显差异(P=0.047、0.044、0.036),均能改善标本血抗凝血性能;PEG-PLA-PGL涂层与裸钢片相比,在各项所测指标中未表现出明显差异;接枝RGD后PEG-PLA-PGL/RGD涂层在血小板吸附及白蛋白吸附方面优于裸钢片,有统计学差异(P=0.046、0.04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裸钢片的血液相容性。结论与裸钢片相比,RGD在聚合物表面的接枝提高了其血液相容性,PEG-PLA-PGL/RGD有望成为广阔发展前景的EPC捕获支架生物活性涂层材料。
- 李倩蔡丹刁鸿英刘建根张基昌鲁洋李莹宋春莉
-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RGD血液相容性
- T型分叉中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三肽涂层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聚谷氨酸共聚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稳定性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T型分叉血管对RGD肽对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在涂层材料聚乙二醇-聚乳酸-聚谷氨酸共聚物(PEG-PLA-PGL)表面黏附稳定性的影响。为该材料作为冠状动脉内支架涂层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材料(PEG-PLA-PGL)分为两组:RGD组(表面共价接枝人工合成的RGD三肽)、对照组(共聚物组),然后在两组材料表面种植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EC,并在固定常流条件下观察比较在T型管不同位置、不同流速下RGD肽对材料表面细胞黏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作用4 h后,在共聚物组及RGD组T型管分叉前(A)、分叉后(B)、分叉(C)三处位置上EC细胞残余率在最大流速(0.8 m/s)下分别为(14.98±1.45)%vs.(17.38±2.52)%、(10.06±2.12)%vs.(14.25±2.03)%、(11.08±2.18)%vs.(13.27±1.89)%。发现三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共聚物表面结合RGD后,细胞残余率明显增加。但是无论在对照组还是在RGD组,T型分叉前A位置EC细胞残余率都要比分叉及分叉处的细胞残余率高(P<0.05)。结论 RGD可以提高EC在共聚物材料表面的黏附稳定性,但是T型分叉对EC的黏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 宋春莉刘建根刁鸿英蔡丹鲁洋张基昌李倩李莹
- 关键词:内皮细胞细胞黏附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