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兆杰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美论
  • 2篇中国文学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审美
  • 2篇审美意识
  • 2篇水浒
  • 2篇水浒传
  • 2篇情节
  • 2篇文学
  • 2篇文学研究
  • 2篇文艺
  • 2篇文艺理论
  • 2篇美学思想
  • 2篇美意
  • 2篇国文
  • 2篇国文学
  • 2篇《水浒传》
  • 1篇当代西方美学
  • 1篇学术话语
  • 1篇研究方法

机构

  • 6篇曲阜师范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篇马兆杰
  • 1篇汪涌豪

传媒

  • 1篇现代语文(高...
  • 1篇兰州学刊
  • 1篇齐鲁学刊
  • 1篇学术月刊
  • 1篇语文学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3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味美论要
马兆杰
关键词:美论当代西方美学美学范畴感受力艺术构思中国传统美学
酒不醉人人自醉——《水浒传》的饮酒描写
2002年
马兆杰
关键词:《水浒传》饮酒情节描写
早期儒家诗教的理论与实践——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被引量:1
2016年
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各派中,儒家的"诗教"活动最有理论特色和实践价值。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以诗为教的理论与实践,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一是积极有为、重视实践的诗教精神。早期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积极入世、奋发有为,当从事诗教时,他们也是立足于人生,立足于社会,扎根于实践。二是亲师重友、广取博收的诗教思路。早期儒家诗教思想的涵盖面很是广阔,它与其他各家在思想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与孔子等大师善于学习并善于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自己的思考有密切关系。三是有教无类、真诚民主的诗教态度。孔子开创儒家的私学,坚持"有教无类"的主张,以真诚坦白的态度和民主平等的作风教育弟子;孟子和荀子沿着孔子的教育态度在不同路线上发展。儒家诗教的理论和实践给后世以有益的启迪。
马兆杰
关键词:早期儒家诗教孔子荀子
味美论要
中国古化美学的泛文化色彩沈重,其美学思想积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尤其是文 艺理论中,本身缺管严格的理论体系,更没有系统论述'美是何物'的美学家.古代中国人善于用表示美与审美的范畴组成网络体系,以此申说自己的审美意识,'...
马兆杰
关键词:美学思想文艺理论审美意识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志在与古人结心--汪涌豪教授访谈被引量:1
2008年
在中国文学研究的传承统序中,依蒋寅先生“古典文学研究四代人”的说法,您属于“学科寄予希望”的第四代学人。请问您是如何走上治学之路的?在此过程中,什么因素对您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学术薪火代代传承,我能忝列其中,殊感幸运。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少年恰逢社会动荡,读书的时间和机会很少,父母对我将来的发展也没什么明确的规划,或许是强烈的喜好让我走到今天。
汪涌豪马兆杰
关键词:古人中国文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社会动荡传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世纪古代文学论争研究
2007年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进程相一致。在探讨这一问题时,要注意对待文学遗产、政治与文学关系、关于现实主义三个论争要点,从中可见研究方法与学术话语的演进,这就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相结合,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学体系提供了研究视角。
马兆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学术话语
醉里乾坤大 壶中日月长——《水浒传》饮酒描写的文化阐释被引量:4
2006年
《水浒传》的饮酒描写溶入了整个社会的饮食文化之中,并带动整个故事的方方面面,既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又加剧了小说的冲突与矛盾,使故事情节既扣人心弦又妙趣横生。《水浒传》以酒始,以酒终。英雄好汉、平民百姓的饮酒行为,众口流传,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
马兆杰
关键词:《水浒传》故事情节酒文化
中国文学研究问题争鸣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
本论文选取20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研究中获得广泛关注并时常引起争鸣的五个问题构成研究框架,每个问题专设一章,每章三节,每节两个层面。在论述中注重将这些问题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联系,于厘清马克思主义...
马兆杰
关键词:中国文学问题争鸣文学研究政治取向
味美论要
中国古化美学的泛文化色彩沈重,其美学思想积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尤其是文 艺理论中,本身缺管严格的理论体系,更没有系统论述"美是何物"的美学家.古代中国人善于用表示美与审美的范畴组成网络体系,以此申说自己的审美意识,"...
马兆杰
关键词:美学思想文艺理论审美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