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华伟

作品数:29 被引量:308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骨折
  • 7篇关节
  • 6篇腰椎
  • 5篇入路
  • 5篇疗效
  • 5篇老年
  • 4篇远端
  • 4篇远端骨折
  • 4篇置换术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椎间盘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内窥镜
  • 4篇窥镜
  • 3篇腰椎管
  • 3篇腰椎管狭窄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28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8篇宋华伟
  • 15篇蒋毅
  • 12篇吴磊
  • 11篇王东
  • 9篇石岩
  • 9篇张丛笑
  • 5篇杨明连
  • 5篇黄承
  • 4篇魏更生
  • 4篇王艺伟
  • 2篇刘新房
  • 2篇李斌
  • 1篇周君琳
  • 1篇刘洋
  • 1篇王东
  • 1篇陈占昆
  • 1篇付静
  • 1篇顾兵

传媒

  • 3篇北京医学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allis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的初步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较多,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增生及黄韧带增厚是其主要原因。因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保守治疗有效率仅为15%~43%[1],融合手术是目前的金标准。但腰椎的融合率和临床满意率不成正比[2],同时融合后有导致相邻节段加速退变的可能[3]。自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我科应用Walli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蒋毅宋华伟王东杨明连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初步疗效椎间盘突出融合手术
利多卡因对关节软骨培养模型中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类似于体内生理环境的关节软骨器官培养模型,评估利多卡因对关节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材料取自女性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中切除的残余正常股骨髁,用环钻获取直径4mm的圆形新鲜全层厚度正常软骨,将其放置在培养液中1周,检测关节软骨器官培养模型的完整性。然后,通过不同临床相关浓度(0%、1%、2%)以及作用时间(30、60、120 min)的生理盐水和利多卡因溶液处理关节软骨,通过组织学HE染色和MTT方法定量测定关节软骨的组织学和细胞活性的变化,评估利多卡因对关节软骨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新鲜关节软骨在培养液中经体外器官培养1周,软骨细胞的组织结构及细胞活性仅发生轻微的改变。相比较生理盐水组的软骨细胞活性改变为90%而言,时间效应组中1%利多卡因作用30、60、120 min后软骨细胞活性分别下降为79%、70%、56%。浓度效应组中当药物作用时间固定为1h,0.9%生理盐水、1%和2%利多卡因作用下的软骨细胞活性分别为92%、78%和70%。结论人关节软骨经体外器官培养1周,可维持组织学和细胞活性的完整性。仿生理状态下生物学特性和结构均完整的关节软骨经利多卡因作用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和浓度增加,软骨细胞的活性明显降低,因此,临床相关浓度的利多卡因对人关节软骨有毒样作用。
雷昌斌王东陈占昆付静宋华伟蒋毅
关键词:关节软骨器官培养细胞活性利多卡因
瞄准器辅助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瞄准器辅助克氏针张力带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髌骨骨折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的57例患者,其中20例是在瞄准器辅助下完成(瞄准器组),37例采用徒手克氏针固定技术(对照组)。术中记录克氏针打入次数、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并于内固定完成后拍摄正侧位X线片,测量正侧位片上2枚克氏针成角的角度。结果瞄准器组术中克氏针打入次数、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克氏针成角的角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瞄准器辅助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能够减少术中克氏针打入次数、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打入内固定的精确性。
吴磊许猛子张丛笑宋华伟李敏马元
关键词:瞄准器髌骨骨折克氏针张力带
一种手术工具以及手术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手术工具以及手术机器人,包括:穿刺针;灌注套管,该灌注套管活动套设在穿刺针上;跟踪器,该跟踪器连接在穿刺针的尾端,跟踪器用于检测穿刺针的首端所在位置,且通过外部显示设备显示首端所在...
许猛子石岩宋华伟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合并糖尿病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合并糖尿病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疗效。方法 将168例合并糖尿病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予以利伐沙班10mg口服,1次/天;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华法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均持续用药14d。分别于术后第7、14、21、28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患肢深静脉血流和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D-二聚体水平及出血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第7天即有患者发生DVT,总发生例数7例(8.75%),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例(2.23%)。观察组术后7d D-二聚体水平已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则在术后第14天D-二聚体水平才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总出血例数1例(1.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例(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较华法林可更有效地预防合并糖尿病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形成,出血风险显著降低,更为安全与方便。
左如俊宋华伟吴京亮
关键词:利伐沙班华法林髋部骨折老年
骨科胫骨平台压缩骨折顶起器
一种骨科胫骨平台压缩骨折顶起器,包括:顶筒,所述顶筒的头部为半圆球形状,顶筒的中心设有供导向针插入的直通通道;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顶筒的筒侧壁上,并且把手到顶筒的头部的距离大于把手到顶筒的尾部的距离;导向针,所述导向...
吴磊许猛子张丛笑宋华伟
文献传递
髋部骨折术后内科并发症的评估及预测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327例入住骨科并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住院期间是否出现内科并发症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54例)和非并发症组(273例)。平均年龄(75.1±15.6)岁,其中女性213例(65.1%),股骨颈骨折129例(39.4%),粗隆间骨折198例(60.6%).记录许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术前内科合并症情况和手术相关指标。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出髋部骨折术后出现内科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单因素比较显示,年龄(t=2.85,P=0.007)、骨折前的活动能力(x^2=12.86,P=0.00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x^2=9.45,P=0.000)、冠心病病史(x^2=10.67,P=0.000)、心力衰竭病史(x^2=15.85,P=0.000)、糖尿病病史(x^2=3.22,P=0.024)、脑血管病病史(x^2=4.21,P=0.008)、麻醉方式(x^2=8.67,P=0.018)、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3级(x^2=2.01,P=0.042)和手术延迟时间(t=4.24,P=0.037)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继而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湿示,年龄(B=0.030,OR=1.030)、骨折前卧床(p=2.303,OR=10.716)、COPD病史(p=0.831,OR=1.995)、冠心病病史(p=0.858,OR=2.392)、心力衰竭病史(B=1.971,OR=7.333)和ASA分级≥3级(p=0.809,OR=2.230)为髋部骨折术后内科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骨折前卧床、COPD病史、冠心病病史、心力衰竭病史和ASA分级≥3级等因素会增加髋部骨折术后内科并发症的风险。
吴磊蒋毅吴京亮张丛笑魏更生王东宋华伟
关键词:髋骨折手术后并发症内科并发症
经皮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局部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一项前瞻随机对照性研究
目的 应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析经皮椎间孔入路全内窥镜下摘除髓核同时联合局部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伴有坐骨神经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价意义.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纳入应用全内窥镜治疗的伴有坐骨神经...
蒋毅宋华伟王东
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PVP,根据辅助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机器人辅助,35例)和对照组(C臂透视辅助,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椎体Cobb角,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隐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椎体Cobb角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椎体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选择机器人辅助下高选择穿刺技术进行PVP,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降低腰痛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石岩魏志凌孟令鑫宋华伟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一种改进的医用引导套筒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改进的医用引导套筒,包括:第一定位件,构造为筒状结构且侧壁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开口和定位孔;第二定位件,可沿轴向移动地安装于第一定位件,包括可分离地配合于开口的拼接部以与第一定位件的...
石岩许猛子宋华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