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艳芳

作品数:24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贮藏
  • 7篇保鲜
  • 4篇葡萄
  • 3篇温度
  • 3篇红提
  • 3篇红提葡萄
  • 2篇亚硫酸钠
  • 2篇生理品质
  • 2篇浓缩汁
  • 2篇气调
  • 2篇贮藏保鲜
  • 2篇贮藏品质
  • 2篇焦亚硫酸钠
  • 2篇红地球
  • 2篇红薯
  • 2篇防腐保鲜
  • 2篇采后
  • 1篇带鱼
  • 1篇淀粉
  • 1篇熏蒸

机构

  • 24篇天津科技大学
  • 8篇天津捷盛东辉...
  • 2篇衢州市柯城区...
  • 1篇新疆农垦科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国家农产品保...
  • 1篇长融汇通(天...

作者

  • 24篇潘艳芳
  • 21篇李喜宏
  • 7篇王威
  • 6篇刘霞
  • 4篇张文涛
  • 3篇赵鹏宇
  • 3篇张亚洲
  • 3篇张瑞
  • 2篇郝晓磊
  • 2篇张彪
  • 2篇张路
  • 1篇赵志永
  • 1篇陈欢欢
  • 1篇赵晓燕
  • 1篇高凯
  • 1篇马文
  • 1篇李丽梅
  • 1篇赵亚婷
  • 1篇乔丽萍
  • 1篇王鹏翔

传媒

  • 5篇食品科技
  • 5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食品工业
  • 3篇包装工程
  • 2篇中国果菜
  • 2篇中国果树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饮料工业
  • 1篇保鲜与加工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成熟度猕猴桃贮藏保鲜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试验采用0.5μL/L 1-MCP保鲜剂+PE保鲜袋包装,研究3种成熟度[采收硬度分别为(15±0.5)、(12±0.5)、(9±0.5)kg/cm2]猕猴桃果实在-1℃贮藏效果,进而确定猕猴桃长期贮藏适宜采收成熟度。结果表明:当猕猴桃采收硬度为(12±0.5)kg/cm2时,贮藏120天后,果实腐烂率3.9%,失重率2.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0%,维生素C含量820.0 mg/kg,可滴定酸含量1.12%,果实正常后熟,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采收硬度为(15±0.5)、(9±0.5)kg/cm2猕猴桃果实贮藏期不应超过90天。
潘艳芳刘霞李喜宏陈化友陈欢欢
关键词:猕猴桃成熟度果实硬度贮藏
适合加工浓缩汁的红薯品种筛选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了3种红薯主栽品种的贮藏加工特性,通过对其淀粉含量、出汁率及榨汁后还原糖含量等主要加工指标的比较,筛选适合加工红薯浓缩汁的品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遗字138的保水性较好,但淀粉含量高且平均出汁率仅为21.51%;龙薯9号可溶性蛋白含量居三者之首,但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快,适于短期贮藏加工;而红香蕉出汁率显著高于遗字138和龙薯9号,且整体淀粉含量较低、糖含量较高,适宜加工红薯浓缩汁。
张继明潘艳芳李喜宏李丽梅张彪
关键词:红薯浓缩汁
焦亚硫酸钠浸泡处理对红提葡萄贮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以红提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焦亚硫酸钠(Na2S2O5)浸泡处理对其贮藏过程中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2O5浸泡处理对葡萄贮藏过程中的失重、腐烂、呼吸强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降解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在实验范围内Na2S2O5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另外,Na2S2O5浸泡处理可降低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因此,Na2S2O5浸泡处理对红提葡萄具有较好的贮藏效果。
潘艳芳王威张亚洲
关键词:红提葡萄焦亚硫酸钠浸泡处理采后生理
欧李醋饮料加工工艺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以欧李为主要原料,果葡糖浆和蜂蜜等为辅料,采用液态发酵工艺,对原料进行烫漂处理以降低单宁含量,然后打浆,再经酶解、发酵及调配工艺,制得色泽鲜亮、口感协调、味道柔美的营养保健果醋,钙含量和Vc含量分别高达27.13mg/100m L和12.76mg/100m L。实验从酒精发酵工艺,醋酸发酵最适温度、酒精度、最适接种量及欧李醋饮的最佳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为B处理;醋酸发酵最佳工艺为: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温度30℃、初始酒精度6%、120r/min摇床发酵6d;欧李醋饮的最佳配方为:欧李汁30%、欧李果醋20%、果葡糖浆20%、蜂蜜5%。
潘艳芳王威郝晓磊张亚洲赵鹏宇张路
关键词:欧李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抗性淀粉对复合营养强化米质构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精选五谷杂粮为原料,抗性淀粉作为主料,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根据其营养成分和食品加工学特性,调节配方和比例混合配比,研究抗性淀粉添加量对复合营养强化米品质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抗性淀粉添加量为55%时,复合营养强化米断面比较平整;加热吸水率和膨胀率最大,分别为282%、2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蒸煮品质较优;质构特征最佳,硬度、弹性、黏聚性、胶着度、咀嚼度、回复性值分别为869.159 g、0.891 mm、0.473 g·s、546.458 g、536.389 g及0.106 g·s;感官评价最优。综合各种测定指标结果显示,抗性淀粉含量在55%时复合营养强化米品质最优。
商金颖张博李喜宏张新潘艳芳冷俊才贾晓昱卢宇航汤尧
关键词:营养强化结构特征抗性淀粉
壳聚糖果蔬保鲜复合涂膜的制备与保鲜效果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8年
壳聚糖涂膜可以控制果蔬的失重率,减少腐烂,达到保持贮藏品质和延长货架期的效果;但是,单纯的壳聚糖涂膜因其抗菌性能不甚理想,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壳聚糖基复合涂膜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壳聚糖-酸、壳聚糖-提取物、壳聚糖-精油、壳聚糖-纳米材料和其他类型的复合涂膜的制备方法,分别探讨了复合涂膜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了复合涂膜的抗菌性能、保鲜机制及其发展趋势,为其在果蔬保鲜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李喜宏郭训练李文秀邢亚阁许青莲刘霞潘艳芳毕秀芳
关键词:壳聚糖涂膜保鲜果蔬复合涂膜
红提葡萄中乙烯利残留动态及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以延庆县红提葡萄为试材,于谢花后1周进行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研究乙烯利在葡萄果实生长过程中残留量的动态变化及对生长及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发育30 d后,400,800和1 600 mg/L乙烯利残留量均低于国标限量(1 mg/kg),葡萄采收时不存在乙烯利摄入过量风险;果实生长过程中,乙烯利可促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积累,加快果实成熟,但对单果重影响无差异;采后贮藏中,乙烯利处理降低了果实硬度,激发POD活性,对贮藏品质不利。故适用于葡萄果实的乙烯利处理浓度及时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潘艳芳赵鹏宇李喜宏赵亚婷张文涛
关键词:红提葡萄乙烯利残留量发育贮藏
焦亚硫酸钠浸泡对红地球葡萄颜色及抗氧化成分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本实验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焦亚硫酸钠(Na2S2O5)浸泡处理对其贮藏过程中颜色及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2O5对红地球葡萄果实亮度和颜色饱和度的下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a2S2O5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另外,Na2S2O5可促进红地球葡萄抗氧化成分总酚含量的积累,贮藏第28d时,Na2S2O5浓度为4%的处理组总酚含量达到0.44 OD280/g,高于对照组0.08 OD280/g;而不同浓度Na2S2O5浸泡处理对抗氧化成分类黄酮含量的影响不大。
潘艳芳张路赵鹏宇
关键词:红地球葡萄焦亚硫酸钠抗氧化成分
热处理协同臭氧对沃柑贮藏品质调控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针对柑橘采后贮藏易霉变腐烂的问题,以浙江省衢州市沃柑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热水、臭氧、热水+臭氧处理柑橘,研究热水协同臭氧对柑橘采后贮藏效果。结果表明,较对照组,其他3组处理均能够降低柑橘的腐烂率,保证柑橘商品价值;降低糖酸比(total soluble solid/titratable acid,TSS/TA),保持柑橘成熟度和风味品质;提高柑橘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延缓成熟衰老。并且热水+臭氧处理对柑橘采后保鲜效果显著优于热水处理(P<0.05)和臭氧处理(P<0.05)。贮藏75 d,热水+臭氧处理的腐烂率分别比对照组、热水处理和臭氧处理减少0.49倍(P<0.05)和0.58倍(P<0.05);TSS/TA分别比热水处理和臭氧处理降低9.75和5.94;POD活性为31.12 U/g·FW;SOD活性分别比热水处理和臭氧处理升高2.63 U/g和2.01 U/g。由此可见,热水、臭氧和热水协同臭氧处理能够保持沃柑风味和商品品质,且热水协同臭氧处理对沃柑的保鲜效果最佳。
陈晓彤潘艳芳郑桂霞杜美军叶先明李喜宏
关键词:热水处理臭氧处理采后贮藏
红薯的高氧前处理对其浓缩汁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明确高氧前处理对浓缩红薯汁品质的影响,以空气处理为对照(CK),分别测定了12℃下经100%O2处理12、24、48 h后的红薯,制得的浓缩清汁的理化品质、感官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高氧处理24 h的红薯制得的浓缩汁综合评价最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和澄清度分别为(59.21%±0.96%)和(93.07%±0.3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感官品质和风味也优于其他处理。高氧处理12 h和48 h的红薯所制得浓缩汁的综合评价也优于CK,但两处理间理化品质差异不显著。
张文涛李喜宏潘艳芳贾晓昱刘霞姜南宋新飞
关键词:红薯浓缩汁挥发性风味物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