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男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爆裂
  • 2篇胸腰椎爆裂骨...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爆裂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置钉
  • 2篇徒手
  • 2篇缺损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钉
  • 2篇椎弓根置钉
  • 2篇椎骨
  • 2篇爆裂骨折
  • 2篇META分析
  • 1篇电钻
  • 1篇胸椎

机构

  • 6篇云南省第二人...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李俊男
  • 3篇杨克敏
  • 3篇徐永清
  • 3篇文虹杰
  • 3篇李光全
  • 2篇高薇
  • 2篇李灿章
  • 1篇杜金芬
  • 1篇陈仲
  • 1篇杨华刚
  • 1篇陆晓涛
  • 1篇朱守艳

传媒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云南医药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第十届西部骨...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PRISMA原则的对比Masquelet技术与骨搬运修复下肢大段骨缺损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Masquelet技术与骨搬运技术修复下肢骨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CBM数据库,收集1950年1月至2019年10月国内外正式刊物发表的有关Masquelet技术与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骨缺损病例对照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提取相关资料,运用RevMan5.3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包含325名患者。资料分析显示,在Paley骨愈合优良率(RR=0.99,95%CI:0.85,1.15,P=0.93)、肢体功能优良率(RR=1.23,95%CI:0.90,1.67,P=0.19)、Iowa膝关节评分(SMD=0.45,95%CI:-0.05,0.94,P=0.08)、Iowa踝关节评分(SMD=0.10,95%CI:-0.39,0.59,P=0.69)等方面,Masquelet组与骨搬运组无显著性差异。与骨搬运组相比,Masquelet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RR=0.55,95%CI:0.38,0.79,P=0.001),感染控制率较高(RR=1.15,95%CI:1.03,1.30,P=0.02),手术次数较少(SMD=-0.47,95%CI:-0.81,-0.14,P=0.005),治愈时间较短(SMD=-1.19,95%CI:-2.15:-0.22:P=0.02),术后SF-36评分较高(SMD=2.33,95%CI:1.81,2.85,P<0.01)。结论与骨搬运技术相比,Masquelet技术修复下肢大段骨缺损在并发症发生率、感染控制率、手术次数、治愈时间、术后SF-36评分方面可能更有优势,而在Paley骨愈合优良率、肢体功能优良率、Iowa膝踝关节评分方面两者并无差异。有待多中心、高质量、长期随访的研究进一步评估。
文虹杰陈仲杨华刚李俊男徐永清
关键词:骨缺损
电钻引导徒手椎弓根置钉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探讨电钻引导徒手椎弓根置钉技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5例新鲜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经后路切开,应用电钻引导徒手置钉技术,固定节段内,全椎弓根钉固定。伤椎置钉对伤椎推挤,达到脊柱冠状位及矢状位序列复位目...
杨克敏李俊男李光全高薇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胸椎腰椎椎弓根钉
电钻引导徒手椎弓根置钉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2014年
目的探讨电钻引导徒手椎弓根置钉技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5例新鲜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例,经后路切开,应用电钻引导徒手置钉技术,固定节段内,全椎弓根钉固定。伤椎置钉对伤椎推挤,达到脊柱冠状位及矢状位序列复位目的,同时恢复伤椎椎体高度。结果 65例共置钉407枚,置钉节段T10-L5,非伤椎置钉274枚,伤椎置钉133枚,无神经、血管、硬脊膜损伤,内脏损伤。结论电钻引导徒手椎弓根置钉技术是一种有效椎弓根置钉技术,全椎弓根置钉固定分散应力,增加固定稳定性,有利于固定节段融合。
杨克敏李俊男李光全高薇杜金芬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
应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利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35例实施治疗,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固定治疗,治疗组采取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其治疗效果为优、良、差,患者依次为30例、4例、1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71%,其中优15例、良8例、差12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01,P<0.05)。结论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通过切开复位双钢板平行固定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之后,患者可在早期进行锻炼,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杨克敏陆晓涛李俊男李光全
关键词: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微血管吻合器与手工缝合在游离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中的对比研究:一项基于PRISMA原则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比较游离皮瓣修复术中应用微血管吻合器(MAD)与手工缝合(HS)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NKI、万方、CBM和维普等数据库,收集1950年1月至2019年10月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在游离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中采用MAD与HS对比的研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提取相关资料,运用RevMan 5.3软件统计分析所有相关数据。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包含5539例患者。资料分析显示,与HS组相比,MAD组静脉吻合时间明显较短(SMD=-5.46,95%CI:-7.50,-3.41,P<0.001),动脉吻合时间较短(SMD=-5.16,95%CI:-9.61,-0.71,P=0.02),血管危象出现率较低(RR=0.49,95%CI:0.34,0.70,P<0.001),皮瓣坏死率较低(RR=0.52,95%CI:0.32,0.86,P=0.01),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游离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应用MAD与HS相比,在动脉和静脉吻合时间、血管危象以及皮瓣坏死率方面可能有优势。
文虹杰李灿章李俊男徐永清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游离皮瓣
骨科治疗中七大矛盾问题的解决思路被引量:1
2019年
从临床骨科医生角度,借助哲学理论分析探讨骨科治疗中常见七大矛盾问题: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预防与出血风险的矛盾、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手术与全面评估后手术的矛盾、外支架与内固定的矛盾、制动与运动的矛盾、偏心固定与中心固定的矛盾、严重肢体损伤保肢与截肢的矛盾、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的矛盾。这些问题无法根据相关指南找到最佳答案,它需要结合专业知识、经验以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理论,综合、全面分析得出答案,借助哲学理论可以提高医学理论认识,从而更容易透过事物现象看到本质规律,进而找到更合理、更有效的方法服务患者。
文虹杰朱守艳李灿章李俊男谭洪波徐永清
关键词:创伤骨科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