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澍
- 作品数:28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春市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视角被引量:1
- 2005年
- 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将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增长方式、增长质量、结构调整的发展变化 ,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稳定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成为新时期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
- 林澍
- 关键词:以人为本中国经济社会
- 论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及管理者收购问题
- 2006年
- 裴小革林澍
- 关键词:国有企业市场经济经济学界
- 服务型政府资源的整合与配置被引量:2
- 2007年
- 改革开放出现的矛盾和失序,在于公共资源配置的非均等化、公共财政分配的非公平化以及改革不到位引发的过程不公平。政府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上,还表现在资源整合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要做好行政资源、经济资源和民主资源的整合和配置。
- 林澍林莘祉
- 关键词:政府资源
- 改革深化期需要实现资源配置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 2007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经济资源、生态资源和公共资源不合理流动与不合理分配的问题,改革深化期需要在国家、组织、人的发展层面建立完整的创新体系,实现资源配置方式更大格局、更高层次上的变革。
- 林澍
- 关键词:市场经济
- “形成人的能力”的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点:穷人经济学的解读被引量:2
- 2005年
-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构想中,必须注重“形成人的能力”的公平,走出传统的轻徭薄赋模式,赋予公民以平等、公正的政治经济权利。让人权摆脱物权的依附关系,让公民权益得到更大的张扬和保障,把脉其质变趋势,消弭阻隔。
- 林澍
- 关键词:经济主体公平
- 制度供给的路径依赖和程序化蕴含被引量:1
- 2005年
- 制度作为一种克己力量所引发的转型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和观念的诸多变迁日益彰显。一个大国的力量不必是某种程度上特定文明形态的原始者,在更深刻含义上讲,它必须创造出更加建设性的制度文明,有效合理的制度供给必将成为中国社会战略转型的基本动力。
- 林澍
- 关键词:赖和社会政治文化结构文明形态制度文明基本动力
- 中国产权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
- 2005年
- 我国现阶段产权制度变迁真正市场化的方式还太少,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则比较大,现实的和潜在的社会经济效应并不能掩盖产权制度变迁的“非效率”和高扬的交易成本,产权制度变迁存在的失衡因素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的转型。
- 林澍
- 关键词:产权制度变迁
- 振兴长春老工业基地问题研究
- 2004年
- 长春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对加快调整和改革吉林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步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紧紧捉住历史机遇,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把长春建设成为一个新型工业化基地。
- 林澍刘继学闫敏赵延芳徐亚军郑立敏
-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
- 东北地区国有资本整合的政策调整
- 2006年
- 计划经济退出最迟、国有经济份额高、运作模式非市场化商业化的特点,表明东北地区国有资本整合政策的调整不仅需要妥善处理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保证权力归位,而且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共同推动,求解“双重飞跃”要素供给问题。
- 林澍赵丽
-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府
- 坚持以人为本是国家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被引量:1
- 2004年
- 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时期关于现代化战略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实践上要搭建两个平台,稚动以人为本的改革。
- 林澍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