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惠娟
-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头痛宁与卡马西平联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头痛宁与卡马西平联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头痛宁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给予头痛宁与卡马西平联合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56.7%;研究组住院时间(8.1±2.0)d短于对照组(20.1±3.5)d;研究组患者临床满意度92.3%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头痛宁卡马西平联合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黄晓安惠娟
- 关键词:卡马西平三叉神经痛
-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行左乙拉西坦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9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09%;治疗过程30例患者发生轻度不良反应(31.91%),25例患者未采取措施症状自行消失,5例采取减量措施后症状消失;添加治疗后患者的脑电图(EEG)异常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成人癫痫部分性发作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安惠娟
- 关键词:癫痫部分性发作
- 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s-CRP及IL-6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究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缺损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相关的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入10 mg瑞舒伐他汀钙连续用药6个月,1次/晚。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hs-CRP、IL-6水平、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之后,瑞舒伐他汀组的血清hs-CRP、IL-6水平比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炎性因素,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助于快速恢复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安惠娟李莹莹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 A型肉毒毒素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针对A型肉毒毒素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80例老年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5.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中,A型肉毒毒素的应用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将其广泛的应用。
- 安惠娟李莹莹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老年人
- NRG1联合MRI总负荷量对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分析探究神经调节蛋白1(NRG1)与磁共振成像(MRI)总负荷评分对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标准的124例脑小血管病(CSVD)高危人群及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血管性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血管性痴呆(VD)组、认知功能正常(CN)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NRG1表达水平;根据MRI检查结果,计算CSVD影像学标志物总体负荷评分。将血清NRG1表达水平、MRI总负荷评分与CSVD认知功能障碍进行相关性分析。用NRG1与MRI负荷量构建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模型。结果 VD组患者血清NRG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分析显示三组患者血清中NRG1表达水平、MRI总负荷评分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RG1、MRI总负荷量均是CSVD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RG1和MRI总负荷值单独和联合检测对CSVD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AUC=0.923)。结论 血清NRG1检测联合MRI总负荷量对CSVD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张慧慧张云张瑜李克家范心华安惠娟
- 关键词:神经调节蛋白1认知功能障碍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S-100B蛋白(S-100B)和髓鞘碱性蛋白(MBP)]、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lβ(IL-I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NHISS、mR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NSE、血清S-100B和MB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IL-Iβ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降低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安惠娟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丁苯酞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神经内分泌因子神经功能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液中长链非编码RNA相关竞争内源性RNA网络的整合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血液相关内源性竞争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s,ceRNA)网络综合分析,寻找诊断治疗的新方向。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AD患者血液相关芯片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筛选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基因;利用miRcode,TargetScan,miRTarBase和miRDB数据库对lncRNA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进行预测并取对应数据的交集来构建ceRNA网络;使用Cytoscape的cytoHubba插件筛选ceRNA网络关键lncRNA;通过临床数据计算各关键LncRNA的AUC值来评估各关键LncRNA的诊断性能;使用STRING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再使用MCODE插件筛选关键基因模块;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模块中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结果共筛选出9个关键lnc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因子(X inactive 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XIST)、RNA聚合酶2亚基J4(RNA polymerase II subunit J4,POLR2J4)、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反义RNA1(Poly C binding protein-1 antisense RNA1,PCBP1-AS1)、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RNA1(Opa interacting protein 5 antisense RNA1,OIP5-AS1)、核旁斑组装转录本1(Nuclear paraspeckle assembly transcript 1,NEAT1)、母系表达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3,MEG3)、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etastasis 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钾电压阀门通道,混合器相关亚家族,β成员1反义转录物1(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subfamily Q member 1 opposite strand/Antisense transcript 1,KCNQ1OT1)、DnaJ热休克蛋白家族成员C27反义RNA1(DnaJ 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member C27 antisense RNA1,DNAJC27-AS1)],计算各lncRNA的AUC值发现MALAT1(AUC=1.000),NEAT1(AUC=0.878),XIST(AUC=0.967)、PCBP1-AS1(AUC=0.889)的诊断性能较好;对蛋白互作网络的关
- 张亚恒魏冕于亚亮吕建周安惠娟王志涛余晓斐韩亚马丹徐品丽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液长链非编码RNA
- 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后循环缺血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67%VS75.00%,x2=5.63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NIHSS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够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安惠娟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前列地尔神经功能疗效
- 机械取栓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究机械取栓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利用SPSS 25.0软件并以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机械取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峰流速(Vp)、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血清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结局评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上述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p、Vm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对氧磷酯酶–1(PON–1)水平高于同组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PON–1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S、NIHSS评分都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ACI患者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脑流动力学,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与炎症反应。
- 张云张慧慧职慧苗安惠娟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
- 超早期溶栓联合早期降颅压用于房颤致完全前循环型脑栓塞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探讨超早期溶栓联合早期降颅压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F)致完全前循环型脑栓塞(TA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6例AF致T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超早期溶栓联合脱水剂降颅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凝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出血转化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14.6%,出血性脑梗死转化率为25.0%,对照组死亡率为33.3%,观察组死亡率和出血性脑梗死转化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F致TACI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早期溶栓联合早期降颅压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安惠娟王慧
- 关键词:房颤早期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