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
- 作品数:24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生成与演进逻辑——从法治概念到评测指标的过程性解释被引量:12
- 2015年
- 当前中国的法治评估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对国外经验的模仿与参照,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之间仍处于"断裂状态"。提出建构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模型,将中国法治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分解为"法治概念"、"法治制度维度"、"法治测量指标"三个阶段,并依照评估进路对中国法治评估指标体系作出过程性的阐释。其中,在法治概念阶段,提出法治"操作定义"的类型化及法治评估的制度性进路;在法治制度维度阶段,提出法治制度维度的操作准则与维度范围;在法治测量指标阶段,提出法治测量指标的设计原则,作出法治测量指标的操作试验以及建立法治测量指标筛选的数理模型,进而为中国法治评估活动的普遍推行提供理论层面的有力支持。
- 张德淼李朝
- 关键词:指标体系
- 法治评估的类型构造与中国应用——一种功能主义的视角被引量:19
- 2016年
- 法治评估类型化是国内学界研究的焦点,但已有的划分标准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在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中,可构造"法治环境评估"、"法治实施评估"与"法治价值评估"三种理想类型。三类法治评估在评估主体、评估进路、评估内容及评估方法上存在较大的不同。以往中国评估实践中习惯于忽视法治评估的类型,并多以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实施评估混淆三类法治评估的内在差别,产生了结构性要素混同、功能期待错位及法治价值评估"实质隐退"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法治评估应建立"三类一体"的评估模型,既要进行功能分化,保证不同评估功能的合理使用与精准定位,同时又要对不同法治评估进行功能整合,建立法治评估多类型之间的合作关系,促使法治评估在中国法治进程中落地生根,并成为支援中国法治建设的有力工具。
- 李朝
- 由邓玉娇案看媒体与司法的冲突与契合
- 2014年
- 在信息化社会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议题,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影响力诉讼案件引发的公众舆情热潮而常忆常新。邓玉娇案作为一起经由媒体监督,使普通刑事案件上升为社会公共事件的案件典型,使得二者的冲突关系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发媒体界和司法界的广泛探讨和反思。本文以邓玉娇案为切入点,引出新闻媒体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冲突现状,通过对造成二者冲突的原因分析并域外关于解决此类冲突的立法和实践的经验借鉴,提出一些尚不成熟的合理化建议,试图勾勒出足以调和二者冲突的协调机制的蓝图。
- 李朝康兰平
- 关键词:新闻媒体司法公正
- 中国“法治传播”评估的价值与实现路径被引量:3
- 2014年
-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变法之后的普法运动成为中国法治现阶段的主题。普法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法治传播,而由此展开的"法治传播"评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是中国法治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中国法治地方性需求的必然选择。"法治传播"评估在中国的开展具有可行性,其可行性既有来自法治评估系统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有来自法治评估技术的支持与保证。中国"法治传播"评估的实现路径重点在于做好法治传播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法治传播评估内容的丰富化及法治传播评估方法与技术的多样化。
- 李朝
- 论夫妻一方出售房屋的效力认定
- 2014年
- 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出售用于共同居住的房屋是否有效,在司法实践的认定中各地均有分歧。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向第三人出售用于共同居住的房屋应属于无效。对于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向第三人出售用于共同居住的房屋共有房屋自有房屋,如果承认善意取得,则可能造成部分人丧失居住权,丧失基本的生存条件。对于用于共同居住的一方所有房屋。如果承认所有权人有任意处分权,承认其出卖有效,将会使物权法用益物权在婚姻法不能得到贯彻。应当尽快完善法律或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向第三人出售用于共同居住的房屋,都应当认定无效。
- 李朝
- 关键词:房产
- “案例指导审判”研究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路径(1986—2018)——基于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的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案例指导审判"研究成果丰硕,但众多智识资源却处于无序集合状态,亟须进行知识管理。运用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工具,对1986—2018年CNKI数据库中1572篇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在知识结构上,"案例指导审判"研究形成以"司法统一""规范运行"等聚类主题的知识网络。在历时演进上,"案例指导审判"研究经历了"观念孕育"—"制度生成"—"规范运作"的知识转型。在前沿问题上,"案例指导审判"研究体现出重则恒重、稳中有变的特征,"规则发现""案例验证"等传统热点因其"可成长性"仍处于前沿位置,"案例适用"正在成为新的知识增长点。但同时也存在泡沫性研究较多、研究发现滞后于制度实践等问题。立足司法需求侧,从审判经验中汲取新鲜知识资源,反哺案例指导规则优化,丰富案例指导的类型、范围与方法技术,提升案例产品的适用效益,"案例指导审判"研究在未来还有很大的知识跃升空间。
- 李朝
- 关键词:科学计量学核心知识知识图谱
- “越位”与“归位”:司法审判中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
- 2014年
- 当前新闻媒体与司法审判的关系较为混乱,新闻媒体呈现出一种"越位"的"媒体审判"状态,甚至左右司法审判工作的展开。事实上,新闻媒体本应当承担审判监督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不仅可以监督司法审判,也不会干预司法审判。因此,对司法审判中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应由现在的"越位"状态回归原有位置,正确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促使司法审判在独立的前提下得以实现。
- 李朝康兰平
- 关键词:新闻媒体司法审判舆论监督法律规制
-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未成年人犯罪治理模式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趋显性化和严重化。借助美国学者赫希提出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恋"、"奉献"、"卷入"和"信念"维度与布莱克的"法律合作"和"法律个人"分析框架,通过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种类型未成年人治理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犯罪治理模式在犯罪预防、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矫正以及犯罪后果消除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陷,而这些问题在传统家族治理模式下却得到较好的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治理机制,既要保证现代性的社会治理模式的适用,也要兼顾传统家族治理模式中的地方性经验,关键在于建立未成年人法律合作组织、延伸未成年人矫正机构的职能、加强知行结合的未成年人道德品行教育以及补充完善未成年人法律规范等。
- 张德淼李朝
-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犯罪预防
- 新闻敲诈的刑法归责:一种刑罚最小化的社会控制被引量:1
- 2015年
- 当前新闻敲诈事件频出,此类事件的处理往往采用惩罚为主的刑事归责,而这种方式在刑事罪名选用上尚显混乱,整治成效也不显著。从刑法视野中新闻敲诈的概念界定出发,提炼出新闻敲诈可能涉及的刑事罪名与犯罪构成,限定新闻敲诈的犯罪类型,并指明现有法定罪行的不周延性以及刑罚打击模式的弊病。新闻敲诈刑罚处理的实质是禁止权力寻租,而过度强调新闻敲诈的刑罚将可能损害新闻自由权的行使。采取刑罚最小化的社会控制策略,提出"扩大私法惩罚适用"、"发挥行业协会监管功能"、"合理应用主管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增强民意监督与加强队伍建设"四项措施,保证新闻敲诈治理的合理成效。
- 李朝
- 关键词:刑罚权力寻租
- 交往理性视阈下媒体舆论与司法裁判的关系探析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大量热点案件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并参与到案件定性和裁判的讨论,甚至影响到部分案件的最终裁判结果,而媒体舆论在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的角度出发,以许霆案为切入点,论证在生成司法裁决的过程中,法官应在社会大众自由平等地参与司法论辩的基础上,遵从法律至上的原则,独立地作出裁决,使司法论辩程序尽可能地保证其结果符合理想言谈情境的要求,且具有道义上的可接受性。
- 李朝
- 关键词:舆论交往理性司法裁决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