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凡
-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绵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红薯中重金属Cd Pb等污染物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测定红薯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方法: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2-I2-8中的镉含量最高,达0.1499mg/kg,万紫56中的Pb含量最高,达4.510mg/kg,4种红薯铅含量全部超过国家《粮食卫生标准》。为食品安全、红薯品种的选育和环境污染的控制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 王小波何志坚丁凡张思思
-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红薯重金属元素
- 甘薯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的测定与食用安全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为确定不同品种甘薯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9种甘薯块根及相关土壤中7种重金属与4种农药残留含量。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绵粉1号含Pb达到692μg/kg,分别是其他品种的57.6~6.4倍;绵薯5号含Cd量是110μg/kg,分别是其他品种的6.87~1.38倍,是土壤含Cd量的17.9%;南紫薯008吸收六六六、滴滴涕、甲氰菊酯的量超过其他8个品种,分别是土壤相应农残含量的63.6%、125%、111%。根据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绵粉1号与绵薯5号、绵薯8号、绵薯4号分别Pb、Cd超标。考虑食用安全,应优选较少吸收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品种食用和综合开发。
- 何志坚李大春余金龙丁凡顾小春张思思
- 关键词:甘薯重金属农药残留食品安全土壤修复
- 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 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被引量:1
- 2007年
- 一、脱毒马铃薯的优点
马铃薯退化是由病毒侵染及其在薯块内积累引起的,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30余种,危害最严重的有5~6种,还有类病毒1种,在我国主要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7种。马铃薯品种生产过程中容易退化,是马铃薯生产上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已经退化的薯块作种,
- 丁凡侯锡学
-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病毒侵染马铃薯品种马铃薯生产类病毒
- 不同营养方式对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叶面营养在马铃薯种薯生产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种薯生产上只喷叶面营养液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了充分了解叶面营养对种薯生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3种不同营养方式对雾培法生产脱毒种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营养方式在前期对马铃薯生长影响较小,但块茎形成后,采用叶面营养与根系营养相结合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种薯产量,只喷叶面营养也能形成马铃薯,但是数量很少。这说明叶片对营养的吸收效率较根系高,但是有一定量的限度,这种作用在块茎形成后表现的尤为明显。
- 丁凡唐道彬吕长文王季春
- 关键词:叶面营养雾培法脱毒种薯
- 不同营养条件对雾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 本文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对雾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文章以三种营养液浓度梯度、三种营养方式和三个品种为处理组合,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在雾化栽培方式下不同营养条件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结薯性能与养分吸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
- 丁凡
- 关键词:马铃薯育种雾化栽培植物营养
- 文献传递
- 小麦免耕直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 2009年
-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面临着劳动力短缺、撂荒现象严重的问题。因此,寻求一条不需要太多劳动力、太高劳动强度的轻简化栽培途径,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突破口。而小麦的免耕直播稻草覆盖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
- 丁凡侯锡学
- 关键词:小麦生产免耕直播覆盖栽培技术稻草栽培途径
- 不同营养方式下雾培马铃薯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及分配规律被引量:24
- 2008年
- 试验以营养液浓度梯度为主区,品种为副区,营养方式为副副区。研究了脱毒马铃薯在雾化栽培中不同营养方式下,植株对N、P、K的吸收、利用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叶面营养与根系营养相结合的处理上,植株对N、P、K吸收量最大,后期在块茎中的含量高,而分配率低,说明还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在叶面营养处理中,绝大多数的N、P、K都分配到块茎中,说明块茎是N、P、K的最终贮存器官.
- 丁凡王季春唐道彬吕长文
- 关键词:营养方式雾培马铃薯氮磷钾
- 我国红薯育种与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被引量:5
- 2010年
- 本文概述了我国红薯即红薯科研、生产、加工的现状,以及下一步的发展动向,表明红薯在我国正在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由食用型向加工型转变,特别是红薯淀粉类产品的加工是当前红薯加工的主流。
- 余金龙丁凡
- 关键词:红薯育种
- 高淀粉甘薯品种绵薯6号被引量:1
- 2008年
- 一、品种来源
绵薯6号是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徐薯18作母本、83-1229作父本,经有性杂交和多代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余金龙毕怀凤丁凡
- 关键词:甘薯农作物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