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莹

作品数:4 被引量:149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城镇化
  • 2篇地城
  • 2篇就地城镇化
  • 1篇动力因素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学理
  • 1篇远距离
  • 1篇人口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特征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学理论
  • 1篇社会运行
  • 1篇农村
  • 1篇本土
  • 1篇本土化
  • 1篇城镇化模式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作者

  • 4篇张莹
  • 3篇陈振华
  • 2篇李强

传媒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被引量:118
2015年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异地城镇化"和人口向特大城市集聚的特点,由此也导致了"农民工"和"留守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应该依托地级市和县级城镇,促进人口集聚,并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和村庄就地改造,探索就近就地城镇化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城镇化的制度障碍和成本,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农业和乡村可持续发展。同时,就近就地城镇化也符合当前农民工的城镇化意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就近就地城镇化符合城镇化人口流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强陈振华张莹
关键词:就地城镇化新型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模式研究被引量:27
2016年
就地城镇化指农村的就地改造和农民在世代居住的乡村完成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城镇化、现代化的转型。有三种典型模式:大城市近郊乡村的城镇化;地方精英带动的村庄城镇化;外部资源注入的乡村城镇化。其动力因素包括产业培育和就业结构的转变、土地的资本化、地方精英的资源整合作用、交通机动化的影响以及农民返乡意愿等。它是在具备诸多动力因素和条件下实现的,如果人为地推动村庄改造、村民上楼、造城运动,这样的城镇化是难以成功的。
李强张莹陈振华
关键词:就地城镇化城镇化模式
就近城镇化模式研究
2017年
中共中央提出的“三个一亿人”战略包括实现中西部大约1亿人就近城镇化。就近城镇化应当作为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形式之一。“就近城镇化”是指原农村人口不是远距离迁徙,而是近距离迁移到家乡附近的城市或城镇。
李强陈振华陈振华
关键词:远距离人口农村
社会运行视角与社会学的本土化被引量:9
2015年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郑杭生先生提出社会运行理论后,中国社会又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本文从社会运行视角考察了这些新交化,分析了政府、市场与社会在这一时期对于中国社会运行的重要影响;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政府主导、整体利益社会、关系社会、等级身份和礼仪社会、家庭伦理本位社会等五大特征,认为应在五大特征的基础上理解中国社会运行,应在认识中国社会特征的基础上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建设。
李强张莹
关键词:社会运行社会学理论本土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