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积才
-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喂入式组合型杆穗分离机构
- 喂入式组合型杆穗分离机构。传统的立式杆穗分离器是用较长的金属管焊接制造而成,它的缺点是重量大,消耗功率大,分离部位承担主要任务,导致辊上的局部容易磨损,而且磨损后更换困难。卧式的分离机构虽不存在上述问题,但是它不能保留整...
- 崔思海王伟全杨雪松黄平夏成涛孔泳力李积才
- 文献传递
- 条纹型表面织构及其提高材料抗磨损性能的方法
- 条纹型表面织构及其提高材料抗磨损性能的方法。一般机械零件应满足的最基本要求为较好的耐磨性和能有效实现既定运动的摩擦系数。减少磨损常采用提高材料表面精度的方法。一种条纹型表面织构,所述的条纹型表面织构的组成单元是宽度为0....
- 赵彦玲向敬忠杨雪松夏成涛李积才黄平王伟全孔泳力
- 文献传递
- 大摩擦低磨损驱动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摩擦低磨损驱动轮。钢球展开过程中球心左右移动,钢球与驱动轮接触面有微小滑移,这导致磨损程度远大于一般滚动接触的摩擦副,大大降低了驱动轮的使用寿命。减少磨损常采用提高材料表面精度及添加润滑的方法,提高材...
- 向敬忠孔泳力赵彦玲李积才夏成涛黄平
- 文献传递
- 钢球表面缺陷检测装置的设计及仿真
- 钢球作为滚动轴承中的关键传动件,对其表面质量进行判断是使用钢球之前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对于钢球的判断主要还是依靠人工目检,这种传统的检测方式精度低、效率慢,而且也很难满足市场上对高精度钢球的要求。因此,研制一种钢球自动检测...
- 李积才
- 关键词:钢球系统设计虚拟样机
- 文献传递
- 喂入式组合型杆穗分离机构
- 喂入式组合型杆穗分离机构。传统的立式杆穗分离器是用较长的金属管焊接制造而成,它的缺点是重量大,消耗功率大,分离部位承担主要任务,导致辊上的局部容易磨损,而且磨损后更换困难。卧式的分离机构虽不存在上述问题,但是它不能保留整...
- 崔思海孙蒙蒙王伟全杨雪松黄平夏成涛孔泳力李积才
- 文献传递
- 钢球展开过程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钢球表面质量检测常用的办法是依靠展开机构中的摩擦力将钢球表面完全展开,摩擦力对钢球表面检测效率和精度有着重要影响。为分析摩擦对钢球展开的影响,根据展开轮与钢球接触的几何约束关系,对钢球与展开轮接触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钢球与展开轮接触点位置的变化规律;由于展开装置构件之间全部依靠干摩擦接触约束,在古典Coulomb摩擦模型基础上,结合展开装置特性,建立修正的Coulomb摩擦模型,建立钢球和展开轮的运动微分方程,得到钢球与展开轮接触点处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接触点处接触力的影响因素;同时根据展开原理构建实体模型进行虚拟仿真并搭建物理样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驱动轮转速直接影响钢球与展开轮接触点法向接触力变化,从而影响接触点处摩擦力变化特性,通过摩擦力变化特性,解释了展开轮能实现钢球表面展开的工作原理。
- 赵彦玲夏成涛王弘博刘献礼崔思海王鹏李积才
- 关键词:钢球动力学
- 钢球展开机构的接触碰撞特性被引量:7
- 2015年
- 为了研究钢球表面缺陷检测设备中钢球在展开机构中的接触碰撞特性,从钢球螺旋线展开机构的原理入手,基于Hertz理论建立钢球与核心零件展开轮的接触碰撞模型,以ADAMS二次开发为平台进行求解,同时与Impact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不同压紧力下侧偏力的变化过程以及钢球与展开轮两侧接触点处侧偏力对比情况,探讨球面展开过程的接触碰撞特性.结果表明:侧偏力以正弦曲线规律进行周期性变化,带动钢球产生方向交替变化的侧偏运动,同时压紧力大于15N时,检测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压紧力对侧偏力的周期、幅值以及钢球进入稳态的时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从接触力角度揭示了球面展开原理,为检测设备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赵彦玲李积才赵志强王弘博
- 一种用于测量滚动摩擦力的装置
- 用于测量滚动摩擦力的装置。目前,测量滚动摩擦力的装置有往复运动摩擦实验装置,多功能摩擦学实验装置等。这些装置只能单一的依靠传感器来放大转换信号,实验结果不够直观。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箱型工作平台(1),箱型工作平台上安...
- 赵彦玲黄平夏成涛李积才王伟全孔泳力
- 文献传递
- 条纹型表面织构及其提高材料抗磨损性能的方法
- <b>条纹型表面织构及其提高材料抗磨损性能的方法。一般机械零件应满足的最基本要求为较好的耐磨性和能有效实现既定运动的摩擦系数。减少磨损常采用提高材料表面精度的方法。一种</b><b>条...
- 赵彦玲赵志强向敬忠夏成涛李积才孙蒙蒙孔泳力于延民
- 文献传递
- 喂入式组合型杆穗分离机构
- 喂入式组合型杆穗分离机构。传统的立式杆穗分离器是用较长的金属管焊接制造而成,它的缺点是重量大,消耗功率大,分离部位承担主要任务,导致辊上的局部容易磨损,而且磨损后更换困难。卧式的分离机构虽不存在上述问题,但是它不能保留整...
- 赵彦玲崔思海王伟全李积才黄平夏成涛孔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