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林
- 作品数:10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 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 2006年
- 中国财政的改革发展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其实质是要求新时期的财政政策和财力投入向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向各类社会阶层和百姓提供公共服务,并支持国家重要产业的发展。鉴于农业的城市化中期阶段的重要性和弱质性,农民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以及农村公共产品的严重缺失,因此,让公共财政阳光逐步覆盖到农村,这与中国财政未来改革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国家财政应该履行的重要职责。
- 苏明王小林
- 关键词:财政公共卫生服务财政金融国家财政收入公共财政体系工业化
- 农村税费改革与基层政府治理的理论探讨被引量:2
- 2006年
- 武桂梅王小林
- 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政府治理模式公共财政制度农村税费制度城乡统一税制
- 农村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及提供机制被引量:35
- 2006年
- 王小林李玉珍
-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结构公共财政
-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的财政政策思考被引量:8
- 2005年
- 本文对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行了分析,为财政对农村卫生服务的支持提供理论依据。文中根据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和卫生部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农民主要选择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就诊,而过去农村卫生资源的配置以县级医疗机构为主。为了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财政资源在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的配置,应以乡村两级卫生机构为主。
- 王小林李宁
- 关键词:财政政策农村卫生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财政政策选择被引量:24
- 2006年
- 本文从结构转换的角度总结了发展经济学家们关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公共财政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一般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分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引致的公共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得出公共财政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公共产品、支持结构转换以及调节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
- 王小林
-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公共财政财政政策选择公共产品需求城市化发展农村公共服务
- 公共财政与WTO框架下的农业支持政策被引量:7
- 2005年
- 本文认为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粮食供求长期偏紧的形势,粮食安全是国家层面的公共产品,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是必要的。在公共财政与WTO农业协议框架下,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逐步形成由固定补贴(直补)、不固定补贴(价格支持)和生产补贴等组成的比较完整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二是加强公共财政对农业的一般服务支持,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与教育、农业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方面的公共支持。
- 王小林
- 关键词:公共财政WTO农业支持
- 农村卫生服务的公共财政政策思考
- 家庭承包制以来,中国农村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下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财政资金供给与农民需求错位,农村卫生服务改革绩效较差.农村医疗服务存在服务同质性差、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必须通过政府干预以降低道德风险和解决...
- 王小林
- 关键词:农村医疗服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政策公共财政
- 文献传递
-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被引量:5
- 2006年
- 一.中国农村卫生投入的现状和矛盾 (一)中国农村三级卫生机构管理体制的变化厦经费来源渠道 体制转型前中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主要由三级医疗网络覆盖.即县一级有三个机构:县医院、妇幼卫生保健站、防疫站;公社一级有一个卫生中心,由其组织预防工作项目并提供门诊服务和部分住院服务;大多数生产队有一个以上的兼职卫生人员(“赤脚医生”)在集体所有制的卫生所或他们的家中工作。他们提供预防服务和对病人的一般性治疗。公社和生产队两级卫生机构为集体所有制.由集体安排公共卫生服务,并负责筹资,由公社卫生中心和生产队“赤脚医生”进行农村卫生服务的生产。并以工分补贴形式建立激励机制,通过信用社的监督机制。保证75—85%的合作医疗基金用于农民。
- 王小林
- 关键词:农村卫生事业财政支持政策经费来源渠道卫生机构医疗基金
- 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启示被引量:18
- 2007年
- 苏明王小林陈冠群
- 关键词: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农业机械
-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财政支持与政策效应
- 2005年
- 为了鼓励农民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通过利益导向机制引导更多农民少生快富。从根本上扭转“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现象。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4]21号)。
- 王小林
- 关键词: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财政支持稳定低生育水平利益导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