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利军

作品数:22 被引量:89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糖尿病足
  • 6篇真皮基质
  • 6篇脱细胞
  • 6篇脱细胞真皮
  • 6篇脱细胞真皮基...
  • 6篇基质
  • 5篇创面
  • 4篇蛋白
  • 4篇真皮
  • 4篇猪脱细胞真皮...
  • 4篇角质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增殖
  • 3篇通路
  • 3篇细胞衍生
  • 3篇细胞增殖

机构

  • 2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启东市人民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江汉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武汉钢铁(集...

作者

  • 21篇邹利军
  • 20篇李炳辉
  • 14篇李恭驰
  • 10篇冯自波
  • 8篇杨鸿
  • 5篇郑洁
  • 4篇潘银根
  • 4篇邹新华
  • 2篇张静
  • 2篇罗颖琪
  • 1篇刘平
  • 1篇李贺伟
  • 1篇高素文
  • 1篇陈智敏
  • 1篇孙奕
  • 1篇张静
  • 1篇任国强
  • 1篇沈谦

传媒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感染、炎症、...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第四届全国糖...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自噬在创面愈合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自噬是一种复杂且严格调控的途径,被认为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第二种类型,能消除受损或有害的细胞内成分来维持营养和能量稳态,这对机体而言是一种保护机制。对哺乳动物来说自噬的主要任务归结于防御、代谢和质量控制。近年来,创面愈合缺陷和慢性创面的出现已成为当今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这可能与老龄化、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难愈合创面的高发病率严重降低受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并给医疗保健系统带来巨大成本压力,临床多采取对症处理,但治疗结果通常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对创面修复的细胞分子机制仍没有充分的了解。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几乎参与创面修复的各个阶段,其具体机制尚在逐步研究中,本文将综述自噬的相关过程及调节,以及在创面愈合研究中的进展与突破。
周子慧李恭驰李炳辉王知刘慧真王卉邹利军
关键词:自噬伤口愈合创面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对不同时间小鼠创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对全层皮肤损伤后不同时间小鼠创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蛋白激酶B(AKT)表达的影响,为研究创面全层皮肤损伤愈合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8只C57BL/6小鼠以脊柱为中线,在其左右两侧各制作一个直径为6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左侧以纱布覆盖(对照组),右侧以微粒状pADM覆盖(pADM组),分别于伤后1、2、3、4、6、8周取创缘处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DF-1及AKT的蛋白表达,病理学观察两种蛋白在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在模型建立后的第1、2、3、4、6、8周各观察时间段,SDF-1及AKT两种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F=45.719,P=0.000;F=94.905,P=0.000)。pADM组及对照组两组间的SDF-1蛋白表达在第3、8周时差异具有显著性(t3=8.559,P=0.001;t8=-7.042,P=0.002),其他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KT则在第2、3、4、6、8周时两组间的蛋白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t2=6.097,P=0.004;t3=8.462,P=0.001;t4=-9.711,P=0.001;t6=-8.296,P=0.001;t8=-6.079;P=0.004),但第1周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KT与SDF-1两种因子在pADM组中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于第2周开始升高,于第3周达高峰,此时两种因子在pADM组和对照组中表达差距最大;从第3周开始下降,到第8周又出现回升。免疫组化观察显示,SDF-1及AKT在创面组织中表达,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毛囊细胞周围。结论:pADM可能是通过促进SDF-1/CXCR4信号通路及下游信号因子AKT的表达而促进创面愈合或者毛囊修复。
胡映月李恭驰邹利军冯自波杜烨王知潘银根李炳辉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基质SDF-1创面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促进毛囊角质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毛囊角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大鼠毛囊角质细胞(购自中国赛百慷生物有限公司)标志物角蛋白14(K14)的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0、5、10、25、50 μg/L浓度SDF-1作用大鼠毛囊角质细胞24 h后,10、25 μg/L浓度SDF-1作用大鼠毛囊角质细胞48 h后,及10、25 μg/L浓度SDF-1加入50 nmol/L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拮抗剂普乐沙福(AMD3100)作用大鼠毛囊角质细胞24 h后毛囊角质细胞增殖;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标记法分别检测对照组(0 μg/L SDF-1),25 μg/L SDF-1组,25 μg/L SDF-1+50 nmol/L AMD3100组作用大鼠毛囊角质细胞24 h后毛囊角质细胞增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显示95%以上细胞K14染色呈阳性。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0 μg/L浓度SDF-1(103.04±0.99)比较5 μg/L浓度SDF-1对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100.67±4.59,t=0.9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5、50 μg/L浓度SDF-1促进毛囊角质细胞增殖(111.44±4.95、124.59±2.08、125.11±0.48,t10=3.221,P10<0.05;t25=8.624,P25<0.01;t50=8.464,P5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浓度为25 μg/L比较,SDF-1浓度为10 μg/L促增殖作用减弱(t=5.0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浓度为50 μg/L促增殖作用无明显变化(t=0.19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25 μg/L浓度的SDF-1作用48 h(98.26±5.24、112.39±2.30)与作用24 h(111.44±4.95、124.59±2.08)比较其促增殖作用减弱(t10=3.167,P10<0.05;t25=6.816,P2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5 μg/L浓度SDF-1加入50 nmol/L AMD3100作用毛囊角质细胞24 h后,毛囊角质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84.20±1.06、98.51±0.92,t10=9.325,P10<0.01;t25=19.900,P2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dU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SDF-1具有促进毛囊角质细胞增殖作用(SDF-1组:38.59±0.33,对照组:22.45±2.59,t=10.700,P<0.01),AMD3100可抑制SDF-1促增殖作用(
张静李炳辉郑洁王知李恭驰冯自波邹利军周云华杜烨杨鸿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细胞增殖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他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轴在糖尿病足病中的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他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轴在糖尿病足(DF)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人及DF患者足创面处组织中MMP-9、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含25mmol/L的葡萄糖)、高糖+抗MMP-9(5μg/ml)组以及高糖+抗血管他丁(5μg/ml)组,分别在12、24、48h取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RT-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EGF的分泌及表达水平。结果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人比较,MMP-9在DF患者足创面处组织中高表达(mRNA水平:P=0.000;蛋白水平:P=0.000);而VEGF在DF患者足创面处组织中呈现显著的低表达(mRNA水平:P=0.003;蛋白水平:P=0.000)。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在12、24、48h分别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细胞中VEGF分泌及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分泌水平:P=0.032、0.006、0.004;mRNA水平:P=0.003、0.000、0.000;蛋白水平:P=0.000、0.000、0.000);与高糖组比较,两个处理组细胞VEGF分泌及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显著升高(抗MMP-9组分泌水平P=0.041、0.003、0.000;mRNA水平:P=0.039、0.006、0.005;蛋白水平:P=0.089、0.042、0.037;抗血管他丁组分泌水平P=0.005、0.001、0.000;mRNA水平:P=0.004、0.001、0.000;蛋白水平:P=0.031、0.001、0.000),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结论DF患者足创面处组织中MMP-9及VEGF表达呈负相关;拈抗MMP-9及血管他丁的表达能显著促进高糖诱导下HUVECs的VEGF分泌及表达水平。
邹利军李恭驰胡映月王知冯自波杨鸿杜烨陈江海邹新华李炳辉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尿病足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影响蛋白激酶B/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小鼠创面的研究
2021年
目的观察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在小鼠创面修复过程中对蛋白激酶B(Akt)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猪皮经脱细胞处理后制成微粒皮,15只C57BL/L小鼠在脊柱左右各制作直径为6 mm的圆形皮肤缺损,左侧以纱布覆盖,常规护理,右侧以pADM覆盖,不作特别处理,按处理方法分为pADM组(实验组)及纱布组(对照组),建模后第1、2、3、4、6周每次取3只小鼠处死,并取创面组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kt及β-catenin在组织中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在模型建立后的第1、2、3、4、6周,实验组各时间点AKT蛋白表达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022.02±652.42、1160.12±225.60、3422.17±675.91、324.15±64.67、27.26±4.49,t1-2=9.458、t2-3=-4.839、t3-4=8.776、t4-6=7.436,P<0.05)。同时对照组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间有统计学意义(1110.98±219.14、337.13±61.37、118.80±18.08、834.98±64.19、395.70±76.79,t1-2=8.802、t2-3=4.951、t3-4=-19.584,t4-6=6.835,P<0.05)。第2、3、4、6周时实验组(1160.12±225.60、3422.17±675.91、324.15±64.67、27.26±4.49)及对照组(337.13±61.37、118.80±18.08、834.98±64.19、395.70±76.79)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74、t3=8.694、t4=-10.183、t6=-7.880,P<0.05),其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22.02±652.42、1160.12±225.60,t1=-0.363,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β-catenin蛋白表达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646.32±687.04、8447.29±1181.79、9488.65±1439.52、6158.74±1083.52,t1-2=-6.626、t3-4=12.101,P<0.05),对照组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间有统计学意义(4364.09±811.29、2187.85±424.84、2752.27±500.01、7522.95±1109.30、2592.14±474.23,t1-2=-4.334、t3-4=-5.594、t4-6=12.154,P<0.05),实验组(8447.29±1181.79、9488.65±1439.52)及对照组(2187.85±424.84、2752.27±500.01)两组间的β-catenin的蛋白表达在第2、3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51、t3=-9.225,P<0.05),其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46.
郑洁夏稳伸李炳辉李恭驰李斌斌邹利军冯自波杜烨王知张晨晨邝莉雯杨鸿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基质蛋白激酶BΒ-连环蛋白创面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对小鼠创面毛囊再生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对小鼠创面毛囊再生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鲜猪皮,经脱细胞处理后制成微粒状,灭菌,密封,常温保存,以备后面实验使用。制作18只C57BL/6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以脊柱为中线,在左右各制作直径为6 mm的缺损,左右侧分别以纱布和猪ADM覆盖,隔天纱布侧换药,猪ADM侧不做处理,于模型建立第7天,按照所用材料不同分为纱布组与猪ADM组,再按所取部位不同分为纱布窗口组、猪ADM窗口组、纱布创面组、猪ADM创面组、纱布创缘组、猪ADM创缘组,其中9只小鼠组织用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另外9只小鼠组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cateni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Wnt3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D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 2、FGF9、AKT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Wnt3a、SDF-1、FGF2、FGF9的表达。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小鼠模型建立第7天创面中,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β-catenin、Wnt3a、SDF-1的蛋白表达量均是猪ADM窗口组(0. 533±0. 058、0. 446±0. 039、0. 972±0. 048)高于纱布窗口组(0. 401±0. 005、0. 132±0. 022、0. 175±0. 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 996、12. 230、23. 130,P值均小于0. 05)。β-catenin、Wnt3a、SDF-1的蛋白表达量均是猪ADM创面组(0. 557±0. 009、0. 626±0. 066、0. 868±0. 102)高于纱布创面组(0. 302±0. 010、0. 109±0. 019、0. 036±0. 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 830、13. 020、14. 130,P值均小于0. 05)。Wnt3a、SDF-1的蛋白表达量均是猪ADM创缘组(0. 419±0. 014、0. 370±0. 069)高于纱布创缘组(0. 115±0. 020、0. 056±0. 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 460、7. 825,P值均小于0. 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Wnt3a、SDF-1、FGF2、FGF9在猪ADM组中的表达高于纱布组,且阳性细胞主要分布�
杜烨冯自波李恭驰邹利军杨鸿王知陈江海潘银根李炳辉
关键词:小鼠脱细胞真皮基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γ分泌酶抑制剂对乏氧环境下骨肉瘤细胞增殖及侵袭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分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乏氧状态下分泌酶抑制剂(γ-secretase inhibitors,DAPT)介导Notch1信号通路对骨肉瘤MG-63细胞系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骨肉瘤细胞株MG-63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NC)、乏氧组(Hypoxia)和含有DAPT的乏氧组作为实验组(Hypoxia+DAPT)。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后的细胞周期,CCK-8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MG-63细胞株中Notch1、HIF-1、Hes-1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来验证其转移能力。同时探讨DAPT在乏氧环境下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方面的影响,分析其介导的Notch1下调情况及其抑制乏氧对MG-63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乏氧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均较正常组有显著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实验组与乏氧组相比较,分泌酶抑制剂(DAPT)能显著降低其增殖及侵袭能力(<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乏氧组和实验组均可上调Notch1、HIF-1、Hes-1相关蛋白的表达;但是与乏氧组对比,实验组可显著下调Notch1、HIF-1、Hes-1蛋白的表达水平(<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乏氧组和实验组均可促进细胞由G1期转向G2期;而与乏氧组对比,实验组可显著抑制细胞由G1期转向G2期,使细胞周期停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增殖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乏氧组和实验组均可促进细胞增殖;而与乏氧组对比,实验组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分泌酶抑制剂可通过下调Notch1通路显著抑制乏氧状态下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增殖与侵袭,阻断Notch1表达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骨肉瘤的机制之一。
王淼袁冰刘平李贺伟刘洋邹利军郭朗
关键词:骨肉瘤细胞增殖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羧甲基纤维素钠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波形蛋白及锌指蛋白的表达作用
2024年
目的 探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pADM)联合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角质形成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体外建立大鼠毛囊角质形成细胞系,实验分组:A组(空白对照)、B 组(2%CMC)、C 组(5%pAD)、D 组(5%pADM+2%CMC).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凝胶对角质形成细胞的活力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能力.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D组角质形成细胞活力最强(A:100.00±8.70、B:124.10±8.10、C:130.40±7.30、D:152.30±5.5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2,P<0.01).Transwell实验中,各组迁移的角质形成细胞数分别为,A组为(95.889±8.638)个、B 组为(149.556±7.091)个、C 组为(172.778±7.710)个、D 组为(236.667±9.695个;与A组比较,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9,P<0.01),其中D组角质形成细胞迁移数最多.PCR结果显示,D组角蛋白10(CK10)、波形蛋白(Vim)及锌指蛋白(Snail)表达量最多,分别为4.69、4.25、4.52(F=125.3、146.8、100.3,P<0.05),而 CK14 表达量最低(0.18,F=96.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estem blot结果显示,D组CK10、Vim及Snail蛋白表达量最多,分别为 0.43、0.54、0.69(F=187.5、168.9、151.3,P<0.05),而 CK14 蛋白表达量最低(0.10,F=16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DM及CMC均可改善角质形成细胞生物学活性,pPADM联合CMC可促进CK10、Vim及Snail的表达,并抑制CK14的表达.
周兆文李恭驰李炳辉邹利军李梅邓海波
关键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羧甲基纤维素钠上皮-间充质转化
采用滤纸片法检测细菌对诊断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意义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价采用滤纸片法检测细菌对诊断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住院治疗且符合人选标准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8例,按德州大学糖尿病溃疡分级系统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进行分级,比较不同分级创面对应患者一般情况。分别取创面渗出液、创面组织,采用滤纸片法和组织活检法进行创面细菌检测。以组织活检法检测结果为对照,滤纸片法为待评价方法,检验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关联性、差异性、一致性。计算滤纸片法检测细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根据18例患者滤纸片法检测细菌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滤纸片法的检测效果。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针对经组织活检法检出细菌的患者,对组织活检法与滤纸片法检出细菌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德州大学糖尿病溃疡分级1、2、3级创面对应患者间年龄、糖尿病病程、创面病程、创面面积、踝肱指数、糖化Hb、空腹血糖、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AST、血肌酐、尿素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0.029-2.916,P值均大于0.05),白细胞计数、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88、6.833,P〈0.05或P〈0.01)。(2)组织活检法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中有6例未检测出细菌;12例检测出细菌,其中10例细菌数大于1×10^5个/g,2例细菌数未达到1×10^5个/g。滤纸片法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中有8例未检测出细菌;10例检测出细菌,其中7例细菌数大于1×10^5个/g,3例细菌数未达到1×10^5个/g。滤纸片法与组织活检法检测细菌同时阳性患者有7例,同时阴性患者有8例,滤纸片法阴性而组织活检法阳性患者有3例,组织活检法阴�
邹新华祝友鹏任国强李恭驰张静邹利军冯自波李炳辉
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细菌检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角质形成细胞中CD34的表达
2021年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否促进角质形成细胞(KCs)中血管内皮细胞因子CD34的表达。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15只C57BL/6小鼠背部制作全皮层缺损创面,给予及时护理,分别取正常组织及第1、3、5、7天创面组织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VEGF表达。细胞实验分为KCs组和KCs+VEGF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CD34信使RNA(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D34、Delta样配体4(DLL4)、肝配蛋白B2 (Ephrin B2)蛋白水平的表达;加入VEGF组和VEGF+VEGF抑制剂L-685458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D34蛋白表达。应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和统计软件GraphPad Prism6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创面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呈动态升高(N=0.344±0.037,d1=0.158±0.019,d3=0.298±0.006,d5=0.509±0.066,d7=1.056±0.172,F=172.8,P<0.01)。加入VEGF后,角质形成细胞CD34 mRNA表达增加(KCs=1.33±0.36,KCs+VEGF=5.04±0.51,t=10.25,P<0.01),CD34、DLL4、Ephrin B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KCs=0.268±0.026,KCs+VEGF=0.693±0.005,tCD34=27.78,PCD34<0.01;KCs=0.172±0.063,KCs+VEGF=0.609±0.171,tDLL4=4.785,PDLL4<0.05;KCs=0.293±0.031,KCs+VEGF=0.835±0.049,tEphrin B2=16.26,PEphrin B2<0.05),而加入VEGF抑制剂L-685458后,角质形成细胞中CD34表达低于VEGF组(VEGF=0.777±0.053,VEGF+L-685458=0.263±0.053,t=11.83,P<0.01)。结论 VEGF促进角质形成细胞中血管内皮细胞相关因子CD34、DLL4、Ephrin B2的表达。
邹利军李炳辉王知陈智敏王晓蓉李恭驰周云华杨鸿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角质形成细胞CD34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