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 作品数:65 被引量:247H指数:9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降低病房噪音发生率
- 目的调查病房噪音的来源,探讨降低病房噪音发生率的方法。方法病房应用对讲机,布置温馨儿童房间,病房粘贴温馨提示,改善病房工作流程。结果病房噪音发生率由原来的40.4%降至22.8%。结论应用上述方法能有效降低病房噪音发生率...
- 李静王云霞王玲阎妍
- 关键词:对讲机儿童房
- 乳腺癌患者保乳治疗后性功能的护理评价
-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治疗后的性功能并分析其与手术方式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Watts性功能问卷(wattssexual function questionnaire,WSFQ)评价我科57例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与...
- 王玲
- 关键词:性生活质量乳腺癌保乳治疗护理评价
- 文献传递
- 三级预防护理模式对中高危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患者术后康复、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究三级预防护理模式对中高危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患者术后康复、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手术室进行血管腔内修复治疗的116例患者,根据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58例,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三级预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且入院时,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水平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显著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5.52%(P<0.05)。结论:对中高危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患者实施三级预防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同时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刘栋利王玲李爽爽孙朋燕曹阳博王璐李丽敏
- 关键词:腔内修复心理状态并发症
- 品管圈在降低鼻部术后疼痛发生中的应用
- 目的通过建立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降低鼻部术后患者疼痛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降低鼻部术后疼痛发生率,按品管圈的十大步骤来进行质量控制,对鼻部术后患者的疼痛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结果运用:冷...
- 王玲王云霞阎妍李静
- 关键词:品管圈鼻部手术疼痛
- 文献传递
- 降低鼻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
- 目的探讨降低鼻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实施降低鼻部术后疼痛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患者术后鼻腔填塞压迫、鼻腔干燥结痂、病房环境、患者心理因素等方面采取冷敷、改变体位、鼻腔冲洗、鼻腔滴药或涂药及心理指导等护...
- 李静王云霞阎妍王玲
- 关键词:疼痛护理干预冷敷
- 文献传递
- Frankel-III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AngleIII类错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Frankel-III型功能矫治器治疗替牙期AngleIII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替牙期安氏III类错患者15例,应用Х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的硬组织分析。结果进过治疗,前牙反覆反覆盖得到纠正,磨牙达到中性关系。SNA角、SNB角、NP-FH角、ANB角、MP-FH角和上下牙倾斜度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rankel-III型功能矫治器对替牙期功能性或轻度骨性的安氏III类错患者疗效显著。
- 弓飞崔广庆王玲
- 关键词:替牙期头影测量分析
- 降低病房噪音发生率
- 目的调查病房噪音的来源,探讨降低病房噪音发生率的方法。方法病房应用对讲机,布置温馨儿童房间,病房粘贴温馨提示,改善病房工作流程。结果病房噪音发生率由原来的40.4%降至22.8%。结论应用上述方法能有效降低病房噪音发生率...
- 李静王云霞王玲阎妍
- 关键词:对讲机儿童房
- 文献传递
- 挽救性介入治疗头颈部难治性出血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头颈部难治性出血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86例头颈部难治性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男62例、女24例,年龄12~79岁,平均(53.7±15.0)岁。患者均因保守治疗效果差而转行介入治疗。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有效止血率、临床成功止血率、住院期间再出血和离院复发原因及并发症。结果 急诊介入治疗有效止血率为96%(83/86),临床成功止血率为91%(79/86),住院期间再出血6例,离院复发12例。术后24 h内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颌面部轻微疼痛、肿胀或皮肤色泽改变等栓塞后综合征。1例术后6 h发生右侧大面积脑梗死。随访(3~24个月)期间,7例因再发大出血而死亡,21例因肿瘤进展死亡。结论 介入治疗头颈部难治性出血疗效确切,技术安全、可行,并发症少,能挽救患者生命。
- 李臻余鹏李鑫李腾飞王若愚周朋利叶书文周纪妹王玲谢炳灿于琦
- 关键词:肿瘤血管畸形介入治疗
- 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病情程度与血清中PAC-1和CD62p的不同表达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程度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latelet activator combined-1,PAC-1)和P选择素(也称CD62p)的表达情况。方法:分析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ACI患者287例,根据脑梗死病灶大小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76例、小面积脑梗死组125例和大面积脑梗死组86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AC-1和CD62p含量。结果:ACI组PAC-1及CD62p水平(46.9 mg/L,28.4 ng/L)与对照组(29.6 mg/L,10.3 ng/L)比较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2,P=0.044;t=2.137,P=0.038)。腔隙性脑梗死组、小面积脑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组在PAC-1及CD62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2,P=0.046;F=5.38,P=0.043)。小面积脑梗死组的PAC-1及CD62p水平(39.9 mg/L,24.5 ng/L)与腔隙脑梗死组(45.9 mg/L,29.1 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q=4.417、4.129;P=0.031、0.037)。大面积脑梗死组(53.9 mg/L,33.8 ng/L)与小面积脑梗死组、腔隙脑梗死组的PAC-1及CD62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q=4.216、4.022;P=0.039、0.042)。结论:PAC-1和CD62p在ACI患者中显著表达且可用于ACI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临床检测对于预防和监控疾病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王玲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P选择素
- CT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部再狭窄的意义及临床护理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双源Flash CT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部再狭窄的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62例(108枚支架)疑似支架内部再狭窄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次给予双源Flash CT动脉造影检查和DS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动脉造影检查的诊断效能。同时根据患者检查期间护理措施的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检查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双源Flash CT动脉造影检查阳性检出率13.89%、阴性86.11%;DSA检查阳性检出率11.11%、阴性88.89%,二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双源Flash CT动脉造影检查在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中的特异性为95.83%、敏感性为91.67%、阳性预测值73.33%、阴性预测值98.92%、准确性95.37%。对比检查期间不同护理方式实施效果发现,研究组检查前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检查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本组检查前评分(P<0.05);研究组检查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源Flash CT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部再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但在检查期间仍需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 海丹丹王玲张焕莉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