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杨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肝细胞
  • 1篇蛋白
  • 1篇毒素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应激
  • 1篇脂质
  • 1篇脂质蓄积
  • 1篇受体
  • 1篇内质网
  • 1篇内质网应激
  • 1篇曲霉毒素
  • 1篇仔代
  • 1篇自噬
  • 1篇黄曲霉
  • 1篇黄曲霉毒素
  • 1篇黄曲霉毒素B...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林忠宁
  • 4篇邱杨
  • 3篇林育纯
  • 3篇何承勇
  • 2篇骆冰
  • 2篇王冬梅
  • 1篇庄群瑛
  • 1篇廖昆
  • 1篇殷花
  • 1篇张玉静
  • 1篇夏斌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DEHP通过激活PXR诱导肝细胞脂质蓄积
外源性环境因素暴露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与肝细胞脂质蓄积或肝脏损伤、心血管疾病等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中,PAEs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乙酯(DEHP)已有肝脏毒性、心脏毒性报道,研究发现大鼠暴露于DEHP可引起...
王冬梅韩佩宇邱杨段军燕刘衡川何承勇林育纯林忠宁
关键词:肝细胞脂质蓄积
苯并(a)芘哺乳期暴露导致母-仔代小鼠焦虑行为的研究
目的:苯并(a)芘(BaP)是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强、研究最广泛的化合物之一.研究表明BaP具有神经发育毒性,可影响人和动物青春期或成年时行为;但小鼠低剂量BaP哺乳期暴露,对母鼠和仔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尚...
何承勇罗海兰骆冰邱杨周腾建覃舒淇石嘉章林育纯林忠宁
关键词:哺乳期暴露焦虑GABA受体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肝细胞内质网应激
2016年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与持续性肝损伤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关系密切.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区,给人群带来的健康威胁和损害是关注的热点问题.HBV感染是HC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之一,但其诱导肿瘤形成潜在的分子机制依然存在争议.其中HBV的X蛋白(HBV X protein,HBx)在HBV致肝细胞损伤、诱导肝细胞恶性转化、与环境因素暴露协同诱导肝致癌作用等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都是研究的焦点.HBx作为多功能调控蛋白调控大量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包括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应激反应,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已有文献报道HBx表达对肝细胞ER应激的诱导作用,但对调控的分子机制的认识还不明确.因此,本文综述了HBx影响肝细胞ER应激的研究进展,为HBV感染诱导肝损伤和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邱杨王冬梅林忠宁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内质网应激
自噬参与促进AFB1致肝细胞DNA损伤的修复进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肝毒性修复进程中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以经50μmol/L AFB1预处理24 h的永生化人正常肝L02细胞建立模型,检测AFB1处理撤除不同时间点的细胞DNA双链损伤指标γH2AX蛋白和自噬标志物LC3-Ⅱ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FB1撤除后细胞中γH2AX蛋白荧光焦点和自噬体形成情况;在AFB1撤除后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干预实验,检测细胞内γH2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L02细胞中γH2AX蛋白的动态表达在AFB1处理撤除12 h后达到最高,并在24 h后逐渐降低;自噬蛋白LC3-Ⅱ和自噬体的形成在AFB1处理撤除后逐渐增强;3-MA可明显减缓AFB1撤处理后细胞内γH2AX蛋白的降低进程。结论细胞自噬参与了AFB1诱导肝细胞毒性损伤的修复进程,与促进DNA损伤的修复有关。
夏斌廖昆张玉静邱杨骆冰庄群瑛殷花何承勇林育纯林忠宁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自噬肝细胞DNA损伤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