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伟刚

作品数:20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转移瘤
  • 14篇脊柱
  • 11篇肿瘤
  • 9篇脊髓
  • 9篇脊髓压迫
  • 9篇脊柱转移
  • 9篇脊柱转移瘤
  • 8篇肿瘤转移
  • 6篇脊髓压迫症
  • 6篇减压术
  • 5篇预后
  • 5篇外科
  • 5篇疗效
  • 4篇生存预后
  • 4篇术后
  • 4篇外科治疗
  • 3篇骨肿瘤
  • 3篇放疗
  • 2篇立体定向放疗
  • 2篇疗效分析

机构

  • 11篇解放军第30...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蒋伟刚
  • 18篇刘蜀彬
  • 18篇刘耀升
  • 4篇周诗国
  • 4篇雷明星
  • 2篇崔秋
  • 2篇范海涛
  • 2篇曹云岑
  • 1篇汤传昊
  • 1篇何其臻
  • 1篇杨绍新
  • 1篇周明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脊柱外科杂志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柱转移瘤术前动脉栓塞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动脉栓塞术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术中出血,还可栓塞肿瘤组织的血管,使肿瘤坏死溶解。目前,术前动脉栓塞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血运脊柱肿瘤的治疗。动脉栓塞术不但可以作为减少手术出血的一种术前辅助措施,增加手术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使手术获得更好的疗效[1-3],而且在某些情况下,
蒋伟刚刘耀升刘蜀彬
关键词:止血技术骨肿瘤脊柱出血
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后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背景: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 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ESCC)是指恶性肿瘤转移到脊柱或硬膜外间隙导致椎管内脊髓偏离正常解剖位置而引起的继发性脊髓受压...
蒋伟刚
关键词:疗效评价预后机制
疼痛和伤害性感受:癌症骨痛的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癌症疼痛,尤其是肿瘤骨转移导致的疼痛是十分剧烈的,如果不消除病因和相关危险因素,将会转为慢性疼痛。随着癌症监测水平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解决疼痛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因为传统疗法往往只是部分有效。直到最近,笔者对肿瘤性疼痛机制的认识仍远远少于对神经性和炎性疼痛的认识。现在认为癌症诱发的骨疼痛作为一个复杂的疼痛状态包含了炎症和神经性疼痛的同时还具有癌症疼痛的独特表现。此外,由于疼痛的发生往往是难以预测的,疼痛强度是高度可变的,这导致了疼痛难以治疗。平行的动物模型开始揭示癌症疼痛的分子机制。在不断探讨和治疗患者的背景下提出了基本的癌症诱发骨痛的药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肿瘤生长部位的神经末梢信号的变化,研究脊髓敏化机制,最后提出核心的治疗方案。为更好地认识和治疗癌症诱发的骨痛提供一个背景机制。
蒋伟刚刘耀升刘蜀彬
关键词:肿瘤疼痛
肺癌转移瘤脊髓压迫症术后行走功能转归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肺癌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MSCC)术后运动功能转归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5月于本院接受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56例肺癌MSCC患者的临床资料。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脊髓功能评估采用Frankel分级,体力状态评估采用卡氏功能状态(KPS)量表。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肺癌组织学类型、术前行走状态(Frankel分级)、责任椎体有无病理性骨折、脊柱转移灶数目、发生运动功能损伤与手术间隔期、压迫节段、手术方式与术后行走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VAS评分由术前(6.4±1.2)分降至术后1周(2.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由术前平均62分上升至术后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术前可行走率(Frankel分级D级及以上)为46%(26/56),术后可行走率为75%(42/56)。术后4周31例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22例Frankel分级维持不变,3例Frankel分级下降。术后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示术后行走状态与术前行走状态和发生运动功能损伤与手术间隔期存在相关性。结论术前行走状态好、发生运动功能损伤与手术间隔期短的肺癌MSCC患者术后行走状态好,有症状的肺癌MSCC患者应当在减少并发症的前提下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蒋伟刚刘耀升崔秋刘蜀彬范海涛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转移统计学
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术后转归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功能转归及影响术后生存期的预后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5月于解放军第307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5例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脊髓压迫(SCC)组(29例)和无脊髓压迫(NSCC)组(36例)。评价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体力状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情况,探讨手术方式、系统内科治疗、患椎辅助放疗、术前内脏转移、术后运动功能状态(Frankel分级)、术前体力状态(ECOG评分)和受累椎体数目对术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SCC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5.7±1.4)分降至术后(2.0±0.9)分,NSCC组患者VAS评分由术前(6.2±1.5)分降至术后(2.1±1.2)分;各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组15例(52%)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获得改善,14例(48%)维持不变;术前无行走能力的18例患者中11例(61%)术后重新获得行走能力。多变量Cox分析显示系统内科治疗、术前内脏转移、术前体力状态对患者术后生存期有显著影响。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以快速有效减轻患椎疼痛,后路减压内固定术可以有效改善或延缓SCC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此外,系统内科治疗、术前内脏转移和术前体力状态是预测乳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重要预后因素。
蒋伟刚刘耀升刘蜀彬周诗国雷明星范海涛曹云岑
关键词:脊柱乳腺肿瘤肿瘤转移
椎体成形术联合术后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术后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对比及影响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骨科和放疗科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选择,将行PVP联合术后放疗的患者纳为A组(60例),行单纯放疗的患者纳为B组(50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SINS)、体能状况评分(KP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脊柱稳定改善度和体能状况进行评价;使用Kaplan-Meier法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原发肿瘤类型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期与内脏转移、系统内科治疗、病变椎体数目和治疗前体能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联合术后放疗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后1、3、6、12个月均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P〈0.05);PVP联合术后放疗的患者的脊柱SINS评分由术前的7.8±1.2分降至术后的(6.3±0.9)分(1个月)、(6.1±0.8)分(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疗的患者的SINS评分由放疗前的(7.6±0.9)分降至(7.4±0.7)分(1个月)、(7.3±0.6)分(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PVP联合术后放疗组患者的6、1年和3年的生存率与单纯放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原发肿瘤对患者的生存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内脏转移、系统内科治疗、病变椎体数目和治疗前体能状况是影响脊柱转移瘤患者生存期的重要预后因素。结论 PVP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脊柱转移瘤比单纯放疗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维持椎体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曹叙勇刘耀升雷明星刘蜀彬周诗国曹云岑蒋伟刚
关键词:脊柱肿瘤肿瘤转移椎体成形术
转移瘤MESCC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生存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的生存预后因素.方法 遴选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解放军307医院骨科接受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的胸椎转移瘤MESCC患者72例.收集每位患者性别...
蒋伟刚刘耀升刘蜀彬
脊柱转移瘤脊柱不稳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脊柱转移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从解剖部位来看,硬膜外转移瘤发病率远远大于硬膜内转移瘤,前者常常导致脊柱机械稳定性的破坏,大大增加了病理性骨折的风险。此外脊柱转移瘤外科手术不断开展,在肿瘤切除、椎管减压的同时也带来了术后椎体不稳等问题。脊柱的不稳意味着在正常载荷下易出现异常活动和位移。脊柱不稳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作者认为这一概念应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生物力学方面:创伤、感染、肿瘤、退行性变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脊柱运动节段的刚度下降、活动度增加,相同负荷下较正常椎体发生更大的位移;临床表现上,不稳脊柱在正常和(或)过度活动时出现疼痛,存在病理性骨折的风险,可能导致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损伤。如果可以早期识别脊柱不稳,预测病理性骨折风险,即时采取固定术,会大大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因此,医生需要对脊柱不稳和将要发生的病理性骨折有着很好的预见性。本文主要对脊柱转移瘤椎体不稳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蒋伟刚刘耀升刘蜀彬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生物力学病理性骨折
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SC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解放军第三。七医院骨科接受胸椎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67例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的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类型、术前卡氏(KPS)评分、手术前后疼痛视觉评分、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影像学特征(受累椎体数、分布、压缩骨折)、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和手术的间隔期、生存期等数据。结果随访(13.3±14.3)(1.2~88.9)个月。截至随访结束,病死57例,存活10例,中位生存期8.1(1.2~91.9)个月。38例(67%)术后1年内病死,50例(88%)术后2年内病死。疼痛视觉评分(VAS)由术前(5.7±1.7)分下降至术后(2.1±1.4)分,P〈0.001;38例(53%)患者Frankel分级至少改善1个等级。34例术前无法行走的患者中15例术后获得行走能力。KPS评分≥80分、术前具有行走能力的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状态较好。结论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治疗MESCC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轻脊髓压迫,改善神经功能状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前步行能力、运动功能障碍发生时间、术前KPS评分与术后运动功能状态相关。
蒋伟刚刘蜀彬刘耀升周诗国
关键词:转移瘤脊柱脊髓压迫外科治疗减压术疗效
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硬膜外脊髓压迫症(metastasesepiduralspinalcordcompression,MESCC)的疗效,分析可能影响术后运动功能的相关因素。
刘耀升蒋伟刚刘蜀彬
关键词:转移瘤脊柱脊髓压迫外科治疗减压术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