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雪蓉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城镇化
  • 2篇城镇化质量
  • 1篇动因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日照时数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与生...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倾向率
  • 1篇倾向率
  • 1篇区域创新环境
  • 1篇驱动因子分析
  • 1篇自主创新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高新技术产业
  • 1篇MALMQU...
  • 1篇产业结构
  • 1篇产业结构效益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3篇教育部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周雪蓉
  • 3篇涂建军
  • 3篇侯锐
  • 1篇凃建军
  • 1篇任小凤

传媒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研究与监...

年份

  • 5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民勤县近50a来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2014年
利用民勤县气象站1960-2009年的逐月、逐季、逐年的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分析法对民勤县近50a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民勤县近50a来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a来民勤县年日照时数总体呈增加趋势,在四季中,春、夏、秋、冬季日照时数均呈增加趋势并以春季和夏季增加幅度最为显著,变化趋势最为明显,对年日照时数的贡献率最大,秋、冬季增加幅度略小。近50a中民勤县年日照时数最多为2006年的3423.5h,最少为1975年的2763h,两者相差达660.5h,说明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较大。
任小凤张主平周雪蓉
关键词: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
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效益的优化——以重庆市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进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测度重庆市产业结构效益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依据响应面法最优响应因子的提取条件,找出最优区域的原始值并借助Design Expert8.0软件进行实验优化.研究表明:重庆市提高产业结构效益亟需做到:1努力提升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2控制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并使之越来越趋近于零,第一产业由正趋向于零,二、三产业由负趋向于零;3降低第一产业产业贡献率,注重提高二、三产业的产业贡献率.
侯锐涂建军贾林瑞杨权伍周雪蓉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产业结构效益响应面法
区域创新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采用2008年-2012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从区域创新体系角度进一步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区域创新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主要依赖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阻碍了创新效率的提高;东、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存在差异,东、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和市场需求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两个显著因素.
周雪蓉涂建军
关键词:创新环境高新技术产业MALMQUIST指数
重庆市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动态演变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和分析了重庆市1997-2012年间的生态足迹动态变化过程,并利用SPSS软件对重庆市2013-2022年的生态足迹做出预测。结果表明,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呈持续增长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逐年递减趋势,从而造成生态赤字逐年扩大。人均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1.795 8 hm2增加到2012年的3.057 5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7年的0.460 6 hm2下降到2012年的0.434 8 hm2,而生态赤字从1997年的1.299 2 hm2扩大到2012年的2.622 7 hm2;万元GDP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3.3501 hm2减少到2012年的0.782 3 hm2。发展预测结果显示,到2022年,重庆市生态赤字将高达4.275 1 hm2,且生态赤字与总人口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耕地、草地、水域、化石燃料呈显著负相关。
杨权伍凃建军贾林瑞侯锐周雪蓉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
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测度及其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从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出发,建立定量评价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贡献率和贡献弹性分析法,测算出1998年-2012年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指数,并分析城镇化质量演变规律和驱动因子.结果显示: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整体有显著提升,且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提升最为稳定、持续的推动力;经济发展质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发展质量是当前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支柱引擎",但未来贡献弹性缺乏;生态环境质量、城乡统筹发展质量当前贡献率小,但贡献弹性显著,是提高未来重庆市城镇化质量的"主导引擎".
贾林瑞涂建军侯锐杨权伍周雪蓉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
长三角地区城市创新能力区际溢出效应研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如何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缩小区域间创新能力差异等问题成为各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创新在区域上的集聚现象越来越被学术界所肯定,对创新在地理空间上...
周雪蓉
关键词:城市创新能力自主创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