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宇 作品数:7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肠壁屏障功能的改变及其与易发感染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肠壁屏障功能的改变及与发生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3例肝硬化患者分为临床症状明显的门静脉高压(CEPH)并感染组(n=74);CEPH组(n=104);非CEPH组(n=85)。其中非感染状态的20例CEPH患者和12例非CEPH患者行乙状结肠黏膜活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肠黏膜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CD68、CD1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分子和大肠杆菌(E.coli)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炎症标志物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与肠壁通透性指标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分别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H检验、Bonferroni法及Spearman相关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感染状态下,CEPH患者血清sTREM-1、I-FABP水平高于非CEPH患者(P<0.05),而血sCD14-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PH患者中,并发感染患者的血清sTREM-1、sCD14-ST、I-FABP水平均高于未并发感染的患者(P<0.05)。血清sCD14-ST水平与血清sTREM-1、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呈正相关、sTREM-1水平与CRP、PCT亦呈正相关(r值均>0.5,P值均<0.001)。CEPH组的肠黏膜CD6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CD14阳性细胞率和E.coli阳性腺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CEPH患者E.coli阳性腺体率与固有层巨噬细胞分子标志物CD68、CD14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肠壁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增多伴随细菌移位,血清sCD14-ST和sTREM-1可作为预测和评估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感染发生的指标。 林晓宇 李琛 张婷 陈靖 江家骥 郑琦关键词:肝硬化 巨噬细胞 微小RNA-21对肝癌患者的HepG2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21(miR-21)在肝癌HepG2细胞中对增殖的作用并探讨相关的机制。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5年本院收治的98例肝癌患者,分离其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3(MAP2K3)的表达情况;肝癌细胞系HepG分为mimic-miR-21组与miR-21抑制药组,分别转染mimic-miR-21与miR-21抑制药。转染48 h后,以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甲酯基)-2-(4-磺苯基)-2H-四唑法检测在24,48,72 h的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检测HepG2细胞中miR-21和MAP2K3 mRNA的表达水平,以免疫印迹法检测MAP2K3的表达水平。结果 MAP2K3在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382±105,5872±289;HepG2细胞转入mimicmiR-21与miR-21抑制药24 h后,mimic-miR-21组与miR-21抑制药组的miR-21 mRNA表达量分别为6.45±1.21,0.43±0.12。mimic-miR-21与miR-21抑制药组的增殖活性在24,48,72 h分别是(100±12)%,(60±18)%;(138±12)%,(45±8)%;(146±9)%,(38±6)%,以上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epG2细胞转入mimic-miR-21与miR-21抑制药24h后,mimic-miR-21组与miR-21抑制药组的MAP2K3在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17±0.03,0.97±0.0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iR-21可通过抑制MAP2K3的表达从而促进肝癌HepG2细胞增殖。 陈薇 游佳 陈靖 林晓宇 赖瑞敏 朱月永 郑琦关键词:微小RNA-21 肝癌 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RNA干扰PPAR-α基因表达对HepG_2细胞部分脂代谢信号及炎症因子IL-6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RNA干扰抑制PPAR-α基因表达对Hep G2部分脂代谢信号及炎症因子IL-6影响。方法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将PPAR-αsi RNA瞬时转入人肝细胞癌Hep G2细胞,用RT-PCR方法检测转染效率及转染后LPL m RNA、IL-6m RNA、CPT-1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转染PPAR-αsi RNA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转染试剂组Hep G2细胞LPL m RNA表达增高(0.002605±0.000213 vs 0.003920±0.000324,P<0.05)、CPT-1m RNA表达稍降低(2.25831±0.06151 vs 2.06625±0.05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m RNA表达显著增高(0.01604±0.00118 vs 0.02458±0.001718,P<0.01)。结论在人肝细胞癌Hep G2细胞中抑制PPAR-α基因表达可促进LPL m RNA、IL-6 m RNA表达,促进脂蛋白酯酶合成而诱发炎症,但对线粒体氧化途径的关键酶CPT-1表达无明显影响。 林晓宇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脂代谢 白介素-6 527例细菌性肝脓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特征及影响常见细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8年我院肝病中心就诊的肝脓肿患者的病原学及临床资料,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细菌性肝脓肿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占84.10%,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59.32%,大肠埃希菌占14.67%,铜绿假单胞菌占4.28%,革兰氏阳性菌占15.9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喹诺酮类、第3代头孢、头孢替坦均有较好的敏感性。31.25%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替坦敏感性均较好,头孢曲松耐药率高达54.17%。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达42.86%。除鹑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外,各类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均敏感。糖尿病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见,胆石症、胃肠道手术史是其他病原学肝脓肿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细菌性肝脓肿病原培养菌种多样化,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最常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应结合患者基础病、病原学和药敏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 林晓宇 朱月永 商红艳 赖瑞敏 张婷 郑琦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 药敏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RNA干扰SIRT1基因表达对HepG2细胞部分能量代谢信号及炎症因子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RNA干扰抑制SIRT1基因表达对HepG2部分能量代谢信号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将SIRT1-siRNA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入人肝癌HepG2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染效率及转染后CPT-1mRNA、ECHS-1 mRNA、UCP-2 mRNA、FAS mRNA、ACC mRNA、IL-6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HepG2细胞成功转染SIRT1-siRNA后,UCP-2 mRNA表达降低(P<0.01)、FAS mRNA表达增高(P<0.01)、ACC mRNA表达增高(P<0.05)、IL-6 mRNA表达增高(P<0.001),而CPT-1 mRNA、ECHS-1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肝癌HepG2细胞中抑制SIRT1基因表达可抑制对UCP-2mRNA表达,促进脂肪酸合成及诱发炎症反应,而对线粒体氧化途径CPT-1、ECHS1表达无明显影响。 林晓宇 朱月永 江家骥关键词:HEPG2 细胞 能量代谢 炎症因子 胆源性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及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胆源性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7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存在胆道系统疾病的肝脓肿患者(胆源性组)264例,无胆道系统疾病的肝脓肿患者(非胆源性组)2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结局。结果胆源性肝脓肿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1.71±13.07)岁;基础疾病以糖尿病为主;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见,其次是大肠埃希菌,以单一病原菌感染为主,13.26%患者为多种病原菌感染(其中56.76%为肠球菌合并其他革兰阴性菌感染)。非胆源性肝脓肿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多见,其他病原学少见。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提示,胃切除术、胆管手术史、胆管结石是发生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胃切除术病史和胆管结石是发生多种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胆源性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有胆管结石及有胃切除术史的患者选择抗生素时需覆盖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 林晓宇 朱月永 赖瑞敏 李琛 张婷 郑琦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 病原学 油酸诱导HepG_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以Hep G2细胞为实验材料,用油酸诱导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油酸培养Hep G2细胞,采用MTT法确定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油酸的最佳浓度,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形成情况,并检测细胞内TG的含量和培养液的ALT、AST的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CPT-1、FAS、IL-6m RNA的表达。结果:用含0.25m M浓度的油酸的培养基培养Hep G2细胞24h,光镜下可见Hep G2细胞内有脂滴形成,模型组中细胞内TG含量及培养液中AST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较对照组CPT-1m RNA表达增高,FASm RNA表达降低,IL-6m RNA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油酸建立的体外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人脂肪肝的主要特征,为脂肪肝的研究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林晓宇 朱月永 江家骥关键词:HEPG2细胞 油酸 脂肪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