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松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揭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重度痔
  • 2篇肠癌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亚甲蓝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镇痛
  • 1篇增强磁共振
  • 1篇增强磁共振成...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机构

  • 6篇揭阳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林晓松
  • 4篇魏文波
  • 2篇谢容明
  • 2篇江树嵩
  • 2篇侯贤琼
  • 2篇陈新桂
  • 1篇罗育青
  • 1篇林嘉瑜
  • 1篇林贵海
  • 1篇袁阳春

传媒

  • 2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影像技术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复方亚甲蓝溶液与持续硬膜外镇痛泵在重度痔术后临床镇痛效果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比较复方亚甲蓝溶液与持续硬膜外镇痛泵在重度痔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纳入揭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3例行PPH术+痔切除术治疗的重度混合痔(Ⅲ~Ⅳ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3,术后予复方亚甲蓝溶液镇痛)和对照组(n=50,术后予留置维持48 h的持续硬膜外镇痛泵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24 h、48 h、72 h、1周及第一次排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追加镇痛药物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术后疼痛管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6 h、24 h、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在术后72 h、术后1周和第一次排便时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术后追加止痛药共8例(24.2%),对照组共10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尿潴留共5例(15.2%),对照组出现头晕2例(4.0%),恶心呕吐3例(6.0%),下肢乏力2例(4.0%)。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肛周不良反应。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2%,对照组为14%,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住院期间疼痛管理的满意度分别为87.9%和84.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亚甲蓝溶液与持续硬膜外镇痛泵在重度痔术后的镇痛效果相近,但前者有长效镇痛效果的优势,且并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有效避免硬膜外镇痛所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下肢乏力等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林晓松魏文波江树嵩侯贤琼卢晓裕陈新桂洪晓哲
关键词:重度痔亚甲蓝硬膜外镇痛痔切除术疼痛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DWI在肛瘘分型诊断、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联合应用,探讨其在肛瘘分型诊断及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肛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增强MRI(TR/TE 3.7/1.3 ms,层厚4.0 mm)及DWI(TR/TE 5800/90 ms,b值800 s/mm^(2))检查。以手术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估动态增强MRI、DWI及其联合应用在肛瘘分型及活动性评估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结果:动态增强MRI联合DWI对瘘管、支管、内口、肛周脓肿的检出率高于单一使用动态增强MRI或DWI(P<0.05)。联合应用诊断肛瘘Parks分型的准确率为95.83%,高于动态增强MRI的86.46%(P<0.05)。活动期肛瘘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显著低于缓解期(P<0.05)。动态增强MRI联合DWI诊断肛瘘活动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值为0.951,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动态增强MRI(0.875)或DWI(0.772)。结论:动态增强MRI联合DWI在肛瘘分型诊断及活动性评估中展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和检出率,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林海韬林晓松刘窕敏郭俊成
关键词:肛瘘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活动性
腹腔镜和开腹Dixon手术根治直肠癌的短期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Dixon手术根治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84例直肠癌患者非随机分为腔镜组44例和开腹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距远端切缘的距离、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淋巴结活检数目分别为分别为12.91±3.58枚和14.33±3.38枚,肿瘤距远端切缘的距离分别为3.15±0.61cm和3.28±0.74 cm,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1.75±23.06 min和154.80±12.99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2.63±35.73 m L和181.02±75.79 m L,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93±1.33天和4.70±1.39天,住院时间分别为11.38±2.00天和16.82±1.85天,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69±0.30万元和3.03±0.37万元,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和开腹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1%和1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Dixon手术根治直肠癌的短期疗效优于开腹Dixon手术。
罗育青林晓松林贵海袁阳春林嘉瑜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DIXON术
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法在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胃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6.8%,其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三位,我国是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1]。对于早、中期胃癌,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以手术为主,外加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而少部分晚期胃癌出现并发症者,也需要行手术解决相关问题。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视,胃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得以控制,但胃上部癌在胃癌中所占比例却有所上升[2]。近端胃癌的手术方式有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两种手术方式涉及到多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各有优缺点,目前对消化道重建方式尚没有统一的金标准[3]。由于手术破坏了消化道解剖结构的连续性,同时也影响了生理功能,因此,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反酸、腹胀、烧灼感等,严重者可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寻找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法,对减少患者的症状和增加营养状况有重要意义。笔者对部分近端胃切除的胃癌患者在术中采用了双通道吻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卢晓裕谢容明林晓松魏文波
关键词:腹腔镜胃恶性肿瘤近端胃切除术临床疗效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性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性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共30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30例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肿瘤标志物变化等。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肿瘤根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较高,肿瘤根治性较好,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陈新桂谢容明魏文波林晓松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剖腹术可行性
PPH治疗重度痔并发症分析及处理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重度痔行PPH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予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处理效果。结果 210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5例(2.4%),1例保守治疗成功,4例需再次手术处理。术后急性肛门疼痛35例(16.7%),予追加镇痛药物处理后缓解;慢性肛门疼痛5例(2.4%),经肛门指检可扪及吻合钉残留,未予特殊处理。术后急便感26例(12.4%),4例予以复方甲硝唑溶液保留灌肠症状缓解,余22例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0.5%),经门诊定期扩肛后好转。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结论 PPH术治疗重度痔存在出血、疼痛、急便感、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但发生率在合理范围,正确有效的处理可获得良好效果。
林晓松魏文波江树嵩侯贤琼
关键词:重度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