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艳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宫颈
  • 6篇宫颈癌
  • 5篇新辅助化疗
  • 5篇晚期
  • 5篇局部晚期
  • 5篇化疗
  • 5篇辅助化疗
  • 4篇晚期宫颈癌
  • 4篇疗效
  • 4篇局部晚期宫颈...
  • 3篇紫杉
  • 3篇紫杉醇
  • 3篇子宫
  • 2篇新辅助化疗治...
  • 2篇增生
  • 2篇生育
  • 2篇生育功能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子宫内膜非典...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吴玉梅
  • 8篇邢艳
  • 3篇赵辉
  • 3篇耿宇宁
  • 3篇何玥
  • 3篇赵群
  • 3篇杨淑丽
  • 1篇苗劲蔚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4年
宫颈癌发病率位居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第2位,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第5位。超过35%的宫颈癌诊断时已达局部晚期,即Ⅰb2~Ⅱb期,5年总生存率约为60%。在欧洲、亚洲及拉丁美洲一些国家,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案。新辅助化疗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其具体治疗方案、适应证及疗效评价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将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目的、方案、适应证、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
邢艳吴玉梅
关键词:宫颈肿瘤新辅助化疗介入化疗疗效评价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总结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为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ⅠB2和ⅡA2期132例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研究组(完成TP方案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的患者)62例,对照组(直接手术的患者)70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年龄、F[GO分期、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分化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浸润肌层≥1/2研究组50.0%,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脉管癌栓率研究组11.1%,对照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淋巴结转移率研究组5.6%,对照组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Ki67阳性率≥70%研究组占27.8%,对照组占68.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2)。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短期、局部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肌层浸润、脉管癌栓率、淋巴转移率和Ki67阳性率。其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赵群邢艳耿宇宁赵辉杨淑丽苗劲蔚吴玉梅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动脉介入化疗临床病理
紫杉醇联合铂类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研究紫杉醇联合铂类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评价紫杉醇联合铂类新辅助化疗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就诊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74)和研究组(n=70)。其中对照组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铂类新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病理特征、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情况,观察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术前评估局部瘤灶变化,研究组患者完全缓解率达18.6%,部分缓解率达81.4%,术后病理完全反应率达10.0%。研究组术后深层间质浸润发生率(51.4%)明显少于对照组(74.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旁浸润率(2.9%)、脉管间隙癌栓率(38.6%)及术后淋巴囊肿发生率(15.7%)均低于对照组(12.2%、44.6%、1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近期复发率(2.9%比5.4%)及病死率(1.4%比2.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新辅助化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仅1例患者出现Ⅲ度骨髓抑制。结论 紫杉醇联合铂类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联合手术较直接手术有更好的近期疗效,其安全性是肯定的。
邢艳吴玉梅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
子宫颈胃型腺癌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1年4月18例G-EAC的临床、病理、治疗及生存资料。平均发病年龄51.5岁(35~65岁)。首发症状为阴道排液8例,接触性出血或异常阴道出血5例,腹痛1例,无症状4例。11例行TCT检查,提示腺癌1例,非典型腺细胞(AGC)4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例,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3例,正常2例。10例行HPV检测,均为阴性。17例行肿瘤标记物检查,CA19-9升高10例(其中6例CA19-9>10倍正常值),CA125升高5例,癌胚抗原(CEA)升高3例,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升高1例。结果Ⅰ期3例,Ⅱ期4例,Ⅲ期8例,Ⅳ期3例。行根治性手术10例(其中4例联合新辅助化疗),筋膜外全子宫切除1例,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1例,分期手术1例,根治性同步放化疗5例。12例术后全身化疗和(或)同步放化疗。13例手术患者的术后病理,卵巢转移6例,盆腔淋巴结转移6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例,大网膜转移2例,腹膜转移1例。在初始治疗中,8例肿瘤未控,其中1例在治疗结束时发现腹壁转移,定义为肿瘤未控,化疗加用贝伐珠单抗,疾病完全缓解。随访至2021年7月,1例失访,5例肿瘤相关死亡。结论G-EAC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大多患者诊断即为晚期,常合并卵巢、盆腔淋巴结及腹腔转移,CA19-9可能是G-EAC的肿瘤标记物,传统治疗效果欠佳。
邢艳邹运吴玉梅
关键词:宫颈癌预后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2年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平均生育年龄的推迟,诸多女性在育龄期被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目前临床上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效果值得肯定,但本病完全缓解后仅有约50%的患者成功妊娠并分娩。临床研究发现年龄、肥胖及超重、合并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子宫内膜损伤及受孕方式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总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上述因素进行探讨并综述,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提供依据。
邢艳何玥吴玉梅
关键词: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分析与病理结局
何玥吴玉梅耿宇宁邢艳赵群杨淑丽赵辉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紫杉醇联合铂类新辅助化疗
何玥吴玉梅邢艳赵群耿宇宁赵辉杨淑丽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IA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疗效及妊娠结局的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AEH)及IA期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119例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AEH及IA期E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EH组(92例)与EC组(27例),分析疾病的客观缓解率及治疗后妊娠、复发情况。结果:AEH组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为93.5%(86/92),EC组为77.8%(21/27),AEH组的疗效明显好于EC组(P=0.017)。疾病达CR后有生育要求患者为64例,妊娠率39.1%(25/64),分娩率31.3%(20/64),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与自然受孕相比可获得更高的妊娠率(P=0.007)及分娩率(P=0.009)。进一步分析年龄、病理类型、是否伴合并症、超重、受孕方式、治疗时间及宫腔黏连对妊娠成功与否的影响,发现受孕方式是独立因素(P=0.013)。选择ART患者的成功受孕率是自然受孕的5.237倍。至随访结束,复发率为24.3%(26/107),中位复发时间为34(9~96)个月,5年无复发率为78.5%(23/107)。结论:AEH及IA期EC患者经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可获得较高的客观缓解率、妊娠率及分娩率,疾病达CR后建议积极采用ART,以提高妊娠及分娩成功率。但因有一定的复发率,需严密监测随访。
邢艳吴玉梅
关键词: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