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荣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婴幼儿血管瘤患儿60例,年龄均小于1岁,均处于增生期。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病人行博来霉素局部血管瘤瘤体注射+普萘洛尔长期口服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聚桂醇局部瘤体注射。观察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及注射期间不良反应。结果⑴观察组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治愈率(P<0.05)。⑵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聚桂醇、博来霉素、普萘洛尔等综合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可靠,同时又安全,不良反应少。
- 傅荣华袁华邹筠金平亮
- 关键词:聚桂醇博来霉素普萘洛尔婴幼儿血管瘤
- 59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 2022年
- 目的探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84例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组、外敷组和联合组,各28例。激光组行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外敷组外敷2%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联合组行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2%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治愈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激光组、联合组激光治疗次数。结果联合组治愈率高于激光组、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激光组、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激光治疗(2.35±0.60)次,少于激光组的(3.72±1.4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愈所需时间短于激光组、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外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能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激光治疗次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 傅荣华袁华邹筠金平亮黄梦宇程俊
- 关键词:婴幼儿
- 法瓦病的诊疗现状
- 2023年
- 法瓦病(fibro-adipose vascular anomaly,FAVA)是一种复杂的良性脉管类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肢体的持续性疼痛和痉挛。由于既往对FAVA的认识不足,造成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存在较多困惑。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FAVA的认识,本文对FAV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FAVA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吴志平邹筠傅荣华金平亮程俊白汉祥袁华
- 关键词:脉管畸形
- 康复新液湿敷增生期血管瘤破溃感染创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纱布湿敷增生期血管瘤破溃感染创面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科室就诊的增生期血管瘤患儿60例,都有无法自愈的破溃感染创面。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行伤口创面常规换药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康复新液纱布湿敷创面治疗。通过最终的临床效果、创面愈合时间进行两组比较。结果(1)观察组创面愈合率方面,其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由于P<0.05,故两组间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显效率比较,观察组高达63.33%,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3%,P<0.05,两组间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创面换药发现肉芽组织时间(d)上,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偏少,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在最终创面愈合时间(d)方面,同样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新液纱布湿敷可以明显促进破溃感染创面愈合,并有效缩短了创面愈合所需治疗时间。
- 傅荣华闵亮袁华邹筠金平亮黄梦宇程俊吴志平白汉祥
- 关键词:康复新液婴幼儿血管瘤湿敷
- 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对颌面部血管瘤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对颌面部血管瘤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颌面部血管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地塞米松和博来霉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聚桂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面部血管瘤患儿行聚桂醇联合博来霉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安全性较高,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提高免疫功能,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 傅荣华袁华邹筠金平亮黄梦宇程俊
- 关键词:颌面部血管瘤聚桂醇博来霉素免疫功能
- 婴幼儿血管瘤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 目的:初步探讨HCMV感染与IH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病理染色(HE染色方法)分别筛选出30例婴幼儿血管瘤(IH)为实验组和30例瘤旁组织为对照组;并分别行人巨细胞病毒pp65蛋白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以及RT—PCR检测。...
- 傅荣华邹筠谭梅军祝顺武金平亮袁华
- 关键词:免疫荧光RT-PCR血管瘤人巨细胞病毒
- 文献传递
- 儿童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ICH)患儿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NICH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结果22例NICH患儿男14例,女8例,就诊平均年龄4.2岁。发病部位:头面部5例、颈部3例、躯体6例、上肢5例、下肢3例。组织学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或小叶状结构,血管内皮细胞核突出血管腔内,呈现“钉突样”,结节中央通常可见1条或多条管壁厚薄不一的引流血管;小叶间为纤维组织间隔和纤维脂肪间隔,纤维组织中通常可见异常的动脉和静脉结构,小叶边缘可见淋巴管样的结构;3例可见血栓。免疫组织化学均表达CD34(22/22)、CD31(22/22)、平滑肌肌动蛋白(22/22)、波形蛋白(22/22),D2-40表达位于结节边缘,所有病例不表达Glutl。结论NICH属于良性病变,预后较好,病理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杨文萍徐红艳曾松涛傅荣华曾华谭梅军吴艳熊枫黄慧钟梅慧张守华周俊霖
- 关键词:血管瘤儿童
-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辅助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辅助卡替洛儿滴眼液治疗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我科室100例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两组各50例,即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采取外敷2%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外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每组总体有效率结果与各组外敷疗程长短之间呈正相关,即疗程越长,最终临床效果越好,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体有效率相差无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糜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联合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⑴卡替洛尔滴眼液湿敷血管瘤,治疗时间越长,最终疗效越好;⑵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辅助卡替洛尔滴眼液,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湿疹、糜烂等不良反应发生。
- 傅荣华邹筠金平亮黄梦宇程俊袁华
- 关键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 婴幼儿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的治疗策略
- 2022年
- 目的 通过分析历年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最终转归等,归纳该疾病的治疗策略,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年01 月至 2021年 10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的18例经病理确诊为KHE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就诊年龄、临床表现,肿瘤特点、实验室检查 、治疗方法及转归。分析对不同临床表现形式的KHE患儿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普萘洛尔、激素联合西罗莫司)的瘤体消退程度、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等治疗效果。结果 18例KHE其中5例合并卡梅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KMP)。无KMP13例中,手术切除者9例(I期手术切除6例,3例I期行硬化剂瘤体注射,II期手术切除),随访均未见复发,有效率100%,无并发症;其余4例中2例单纯行硬化剂瘤体注射瘤体均部分消退);2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1例失访1例的患儿瘤体变化不明显)。5例合并KMP患儿病情较重,入院均先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后期联合使用西罗莫司(1例联合网状缝扎治疗);5例患儿最终血小板、纤维蛋原恢复正常,瘤体逐渐缩小,有效率为100%,其中合并网状缝合者只服用西罗莫司2月,瘤体完全消退。并发症:1例服用西罗莫司8周后感染卡氏肺孢子肺炎,予停药,1例常呼吸道感染。结论 手术切除及口服西罗莫司均是治疗KHE疗效确切的手段。对于病变局限、边界尚清优先选择手术切除。对合并KMP患儿(先激素冲击治疗)及特殊部位不适合手术的KHE,鼓励尽早使用西罗莫司,网状缝扎、硬化剂注射可作为辅助治疗,后者似乎可减少西罗莫司的口服时间。
- 白汉祥袁华邹筠傅荣华金平亮程俊黄梦宇吴志平黄向群
- 关键词:西罗莫司
- 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14年
-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约在5%-10%左右,被称为是“天使之吻”。血管瘤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多于男,比例约为3:1,国外研究表明白种人发病率高于黄种人。在体重低于1000g的早产儿中,血管瘤发病率可高达22-30%。血管瘤不仅是儿童发病率高的肿瘤,也是一种异常独特的肿瘤一它可以在无任何治疗干预下自行消退。它一般在生后2周-1个月间被患儿家长发现,1个月-1年内快速生长,80%的血管瘤于5月龄前停止生长,1年后开始消退,最终消退率可达70-80%[1,2]。血管瘤自然病程分成4个时期:发生期、生长期、静止期、消退期。血管瘤基于血管瘤浸润深度不同可分成3类:浅表斑块型(65%)、混合型(20%)、深在皮下型(15%)。根据血管瘤的形态学不同,可以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多发型。局限型血管瘤是界限清楚,局限于一个部位单发性血管瘤。节段型是血管瘤分布于一个解剖区域,常为斑块样、线状或地图状,而多发型是多发的局限型血管瘤。血管瘤好发于头颈部(60%),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外阴也是好发部位之一。大部分(80%)的血管瘤为单发。血管瘤初起多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斑、淡白色斑、红斑,周围可以绕以白晕。生长期时表现各异,多为丘疹、结节、红斑。消退期时病变中央首先出现颜色转浅,硬度下降,然后整个血管瘤逐渐变淡、变平。80%的血管瘤可以恢复正常皮肤。溃疡、出血、感染、心力衰竭、视力受损、气道阻塞、喂养困难、外耳道阻塞是血管瘤的常见并发症。血管瘤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血管瘤的大小、位置、数量、功能影响、并发症、对患儿的心理影响等。
- 傅荣华袁华吴欣乐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发病机制病毒巨细胞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