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
- 作品数:21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髓损伤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2023年
- 脊髓损伤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其治疗一直是世界难题。随着医疗救治手段的进步,脊髓损伤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仍不理想。中国在脊髓损伤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如解析脊髓损伤修复机制、研发多种细胞疗法和生物支架等治疗脊髓损伤。然而,部分基础研究对脊髓损伤微环境和动物模型认识不足或缺乏临床问题支撑,导致研究结论过于浅显甚至互相矛盾,迫切需要重新审视研究方法,开展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的研究。为此,笔者探讨脊髓损伤基础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困难,并提出改进建议,为正确开展基础研究和加速临床创新转化提供新思路。
- 赵书杰赵书杰陈建
- 关键词:脊髓损伤
- Jack椎体扩张器与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后伤椎高度丢失与邻近椎间盘退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Jack椎体扩张器后凸成形术(DKP)与Kyphon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B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伤椎高度丢失与邻近椎间盘退变的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5月至2016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94例OVCF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DKP组(采用DKP治疗)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72.4±9.2)岁,骨密度值(-3.99±0.88)SD,病程(0.7±0.4)个月。BKP组(采用DKP治疗)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71.6±14.3)岁,骨密度值(-4.08±0.63)SD,病程(0.6±0.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 d及术后36个月伤椎高度变化、邻近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比(DHIP)和椎间盘退变的Pfirrmann分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伤椎前缘、中间高度及DHIP均低于术后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P组、BKP组术后36个月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比(79.86%±4.48%、80.24%±6.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7,P=0.782)。DKP组、BKP组分别有36、84例患者Pfirmman分级发生退变,两组椎间盘退变发生率(60.0%vs.6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0,P=0.454)。结论DKP和BKP治疗OVCF远期均可能出现伤椎高度丢失和相邻椎间盘退变,但两组椎间盘退变无明显差异。
- 吴旋吴旋陈建余利鹏
- 关键词: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椎间盘退变
- 椎间孔镜靶向穿刺定位装置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椎间孔镜靶向穿刺定位装置。;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椎间孔镜靶向穿刺定位。;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周炜陈建张家佳
- 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锁定接骨板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锁定接骨板,包括与胫骨平台后外侧固定的头部、与胫骨近端后外侧骨干固定的干部以及用于连接头部和干部的颈部,所述头部和干部均设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干部的固定孔的进钉方向...
- 方加虎宋李军陈建唐鹏宇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医用钛棒塑形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医用钛棒塑形装置,包括圆台、左半剪、右半剪和折弯装置,在圆台一面的边缘位置沿水平方向对称设有第一转轴,在第一转轴上分别套设有左半剪和右半剪,左半剪和右半剪分别在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转轴上做...
- 周炜张家佳陈建张宁
- 文献传递
- 手术中应用Zero-p系统与传统椎间钢板融合器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新型Zero-p系统和传统椎间钢板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传统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56例(传统手术组),Zero-p系统治疗47例(Zero-p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吸烟史、手术节段、随访时间、植骨融合率、吞咽困难发生率、邻近节段异位骨化形成(adjacent-level ossification development,ALOD),观察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结果:传统手术组只有单节段手术时间显著超过Zero-p组(P<0.05),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双节段或者多节段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椎间融合率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各时间点VAS评分、颈部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内,传统手术组吞咽不适发生率显著高于Zero-p组(P<0.05)。末次随访时,传统手术组ALOD的发生率(25.00%)显著高于Zero-p组(3.19%,P<0.05)。结论:Zero-p系统与传统钢板固定均能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症状,但Zero-p系统术后吞咽困难和ALOD发生率更低,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 许超陈建刘蔚凡进余利鹏蔡卫华殷国勇
- 关键词:融合器吞咽困难钢板固定颈椎病
- JNK介导的Bcl-2磷酸化调控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所致的自噬性细胞死亡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自噬在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损伤过程中的机制。方法:通过改良Takei和Endo的方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并鉴定。培养至7 d后,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均培养细胞至0.5、2.0、6.0及12.0 h:(1)空白对照组;(2)实验组:即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组;(3)JNK抑制剂处理对照组: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处理神经细胞0.5 h;(4)JNK抑制剂预处理预处理+实验组:应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0.5 h后进行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结果:噻唑蓝(MTT)结果示神经细胞的活性在实验组中随复氧复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在12 h才出现明显降低(P<0.05)。电镜结果表明:实验组在0.5 h及2.0 h时,神经细胞内可见大量自噬泡及自噬溶酶体形成,6 h时自噬泡数量短暂降低后,在12 h又可见新"自噬潮"和大量已排空的自噬泡;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中,自噬泡在0.5 h和2.0 h时大量形成,随后随着复氧复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实验组和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LC3Ⅱ蛋白表达在6 h前无差异,均表现为先增高再降低;而实验组LC3Ⅱ蛋白表达量在12 h却再次增加,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则持续降低。实验组JNK、Bcl-2的磷酸化水平及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均随着复氧复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而在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仅在12 h时才增加(P<0.05)。同时,Bcl-2/Beclin-1复合物在实验组呈逐渐分离的趋势,JNK抑制剂则明显抑制了这种分离。结论:JNK/Bcl-2/Beclin-1信号的调节可能是缺氧缺糖后复氧复糖诱导神经细胞自噬性细胞死亡的机制之一。
- 殷建殷照阳江涛陈建凡进顾军
- 关键词:神经细胞自噬JNKBCL2BECLIN1
- 一种尖端导引套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导引套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尖端导引套管,一种尖端导引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套管组件;所述导引套管组件设有多个,各所述导引套管组件均包括:连接杆,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机器人操作臂上;套管,连接于连接...
- 李青青陈建赵书杰殷国勇
- 三维(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三维(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手术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9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和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3D打印技术辅助下,通过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Infix)治疗,部分患者后环不稳定,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收集手术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时间、失血量、重要组织损伤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术后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在随访过程中,对骨折复位情况和肢体功能进行评估。结果40例患者的伤口在第一阶段就已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0±1.5)d;骨盆骨折固定术的手术时间为30~95 min,平均(60.8±5.9)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30.6±11.5)mL;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6)周。根据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优33例(82.5%),良7例(17.5%);基于Majeed标准的肢体功能评估结果:30例为优秀(75.0%),10例为良好(25.0%)。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微创手术内固定可以在术前较好地评估患者骨盆骨折情况,有利于建模,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提高定位精度,最终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 刘杰张文玺秦晓东陈建蒋正宇
- MRI扩散张量成像确定退行性脊柱侧凸责任节段的价值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MRI-DTI)在确定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责任节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9月本院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36例纳入研究,均行常规MRI及MRI-DTI检查,比较有症状神经根及无症状神经根FA值的差异,采用ODI、JOA、VAS评分及影像学参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ADS患者症状神经根与无症状神经根FA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MRI-DTI神经根定位与患者症状或神经阻滞定位基本相符.随时间推移,患者的ODI、VAS-BP、VAS-LP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不同时间的JOA、ODI、VAS-BP、VAS-L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测量方面,术后Cobb角、LL角、SS角、PT角、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面积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MRI-DTI可作为判定症状神经根节段的依据,并与临床症状高度一致.根据MRI-DTI结果定位责任节段,进行精准神经根减压,临床疗效良好.
- 王前高鹏陈建唐鹏宇凡进殷国勇
- 关键词:退行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