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朝阳
- 作品数:32 被引量:115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市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万州区2008—2014年手足口病病原特征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万州区手足口病病原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08年5月至2014年部分临床诊断病例标本检测病毒核酸,结合病例基本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采样369例,阳性率81.3%;EV71占38.2%、CoxA16占33.2%、其它肠道病毒占28.6%。病例男女比1.4∶1;散居儿童占60.9%、托幼儿童占37.0%、小学生占2.2%;EV71、CoxA16感染在≤5岁比例较高,其它肠道病毒感染在0~2岁较高;优势病原2008—2010和2014年为EV71,2011—2012年为CoxA16,2013年为其它肠道病毒;重症病例EV71占80.0%;暴发疫情EV71、CoxA16各占50%。结论手足口病以≤5岁儿童为主,重症病例主要为EV71;EV71∶CoxA16∶其它肠道病毒流行时间约为3∶2∶1;不同病原在夏、冬发病高峰呈交替变化。
- 颜朝阳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肠道病毒
- 1997-2007年三峡库区监测点蚊类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蚊类种群构成及密度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消长规律。方法在固定的地点和时间,利用直流电动捕蚊器捕捉蚊虫,然后分种统计捕获的蚊虫数。结果三峡库区的优势蚊种为骚扰阿蚊、致倦库蚊、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人房成蚊密度均低于畜圈。优势蚊种的季节分布呈单峰型,总体上最高峰在6-7月出现。结论1997-2007年三峡库区成蚊密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
- 李培龙汪诚信毛德强贺园园颜朝阳江斌张静
- 关键词:三峡库区蚊类
- 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Roux-en-Y胃转流术治疗早期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收治的1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第11天出院,出院后30 d门诊随访,一般情况尚可,停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空腹血糖6.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9%。结论:早期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Roux-enY胃转流术可实现肿瘤与代谢疾病的同时治疗。
- 孟化颜朝阳张秋月张忠涛
- 关键词:肥胖
- 一起食源性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暴发疫情调查及其扑疫措施
- 2009年
- 目的分析某镇一起食源性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暴发疫情发生的原因、流行病学特征及扑疫措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进一步采取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方法对此起疫情的所有就餐者开展调查。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体检测和临床表现证实,此起疫情系宴席聚餐中鲜活甲鱼所携带的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食品所致,通过启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迅速采取控制措施,此起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无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格餐饮许可制度,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农村居民自我防病防疫意识,对防止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再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陈建中罗华冉华丁建武郎中凯颜朝阳罗超孟言甫
- 关键词:食源性O139群霍乱弧菌暴发疫情
- 三峡库区监测点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三峡水库二期蓄水4年后库区人群健康状况及潜在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收集三峡库区人群死亡资料、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情况以及媒介生物监测资料等信息,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是引起三峡库区人群死亡的主要病因,五种死因占总死亡例数的90.94%。与水库蓄水有关的介水传染病(甲型肝炎、痢疾和伤寒等)及与虫媒变化有关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均处于较低发病水平。2007年室内、户外鼠密度(3.11%和3.16%)均高于2006年,低于二期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黑线姬鼠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的宿主动物,其构成比自2006年(8.16%)起持续增加。畜圈和人房蚊密度高于2006年,但低于二期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结论三峡库区蓄水后生态环境的改变尚未对人群健康产生明显影响,应加强媒介生物的监测。
- 常昭瑞张静李培龙汪诚信毛德强贺圆圆颜朝阳江斌王子军杨维中
- 关键词:三峡库区监测点影响因素
- 三峡库区二期蓄水生态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为掌握长江三峡库区二期蓄水运行后,自然生态发生变化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干预性措施。[方法]在库区设立监测点,对生态变化及人群传染病(特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情况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01~2005年的研究证实,库区平均鼠密度为0.99%,鼠带菌(钩端螺旋体)带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率低,平均蚊密度为135.53只/人工小时,监测点法定传染病平均发病率502.16/10万,高于非监测点发病率,自然疫源性疾病处于非流行期,人群血清抗体较低,未发现鼠疫抗体。[结论]库区生态发生了变化,对人群健康不会有较大影响,但仍需继续对库区生态及疾病进行监测,落实各项干预性措施,确保库区人群健康。
- 孟言浦秦正积段渝波罗超颜朝阳
- 关键词:生态变化
- 2004-2007年万州区全人群死亡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2004-2007年万州全人群死亡状况。方法通过全国统一回顾性调查及全国疾病监测点全人群常规死因报告系统收集死亡个案,并按ICD-10编码;利用本区及全国2000年人口构成分别推算各年龄组人口和计算粗死亡率与标准化死亡率。结果万州区全人群年均死亡率608.55/10万、标化死亡率454.69/10万;男性死亡率700.35/10万,女性死亡率512.08/10万;城市人群死亡率536.71/10万,农村人群死亡率635.27/10万,农村肿瘤死亡率(158.13/10万)明显低于城市的(172.24/10万),农村内分泌代谢病(2.85/10万)明显低于城市的(11.90/10万);男、女性及城乡前5位死因与总的死因顺位一致,依次为循环疾病、肿瘤、呼吸疾病、损伤中毒、消化疾病,传染病死亡在全区及农村均位居第6位;4年中呈上升趋势的主要有肿瘤、内分泌代谢病,呈下降趋势的有呼吸系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0岁死亡以新生儿婴儿死亡为主,1~39岁以损伤中毒死亡最高,40~69岁以肿瘤死亡最高,70岁以后以循环系统病死亡最高。结论目前万州区面临肿瘤、内分泌代谢病等慢性病逐年上升,传染病死亡高居的双重压力,相关部门应与予高度关注,采取相应对策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 颜朝阳李佳
- 关键词:死亡率
- 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三峡库区居民出生和死亡水平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评价出生死亡监测质量,校正三峡库区报告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7061户居民逐户调查人口出生和死亡情况,再与同期监测系统所报告的出生、死亡资料进行核对,计算漏报率以及总体出生率和死亡率95%可信区间(CI)。结果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出生漏报率为13.91%,死亡漏报率为15.60%,婴儿死亡漏报率为33.33%。校正报告出生率为8.92‰,估计总体出生率95% CI:8.38‰~9.45‰,校正报告死亡率为6.88‰,估计总体死亡率95%CI:6.37‰~7.38‰。结论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出生和死亡报告质量符合国家疾病监测点质量要求。2002—2004年三峡库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在10.00‰以下。
- 张静毛德强贺园园颜朝阳江斌宁桂军黄玉英汪新丽罗超石国生陈斌杨维中
- 关键词:漏报
- 重庆市万州区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的传播链分析
- 2011年
- 目的通过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传播链分析,指导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预防控制。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PCR病毒核酸检测对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病19例(死亡1例)。从病人肛拭子、咽拭子中检出肠道EV 71病毒。从传播链分析,19例患者经历了5代传播。结论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幼儿园同班接触、医源性感染是本起暴发疫情的主要传播因素;基层医生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转院正规治疗,防止医院内及社区、幼儿园内交叉感染,是预防控制暴发疫情、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最关键因素。
- 颜朝阳冉华郎中凯
-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暴发疾病控制
- 三峡库区蓄水后一年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初步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库区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三峡库区监测点卫生资源变化情况、出生和死亡资料、传染病和地方病发病资料、媒介生物鼠、蚊监测资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资料等,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三峡水库蓄水后一年, 库区监测点年人口出生率上升7.16%,死亡率下降4.45%。传染病发病以散发为主。各监测点均未报告鼠疫、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疟疾和急性血吸虫病例,仅丰都、奉节报告3例乙脑病例。2004年室内鼠密度(1.61%)略高于2003年(1.21%),但明显低于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 (3.94%)。户外鼠密度(2.69%)则低于2003年(3.55%)和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4.22%)。畜圈和户内成蚊总密度均低于2003年和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主要病媒生物的密度和病原阳性检出率均较低。结论三峡水库蓄水后一年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未发生明显变化。
- 张静毛德强贺圆圆汪诚信苏崇鳌颜朝阳黄玉英江斌杨维中白呼群
- 关键词:三峡水库疾病监测